A | A | A

第4章 炕头定计护家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东北:这边赶海,那边赶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A/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83年7月26日深夜 蘑菇屯王家西厢房

月光像掺了水的牛奶,稀稀拉拉泼在西厢房的瓦片上。

王双全蹲在房檐下的阴影里,后脊梁贴着沁凉的土墙,手心里那把鱼刀正泛着幽幽的青光。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屯子里的狗突然集体噤声——这是有人摸黑的信号。

"咯吱——"西墙根传来砖块摩擦的细响。

王双全眯起眼,看见第三块墙砖正被慢慢抽离,露出截铁丝钩子。

那钩子在月光下划出个银亮的弧,精准地搭上了晾鱼筐的棕绳。

"笨货。"王双全无声地咧咧嘴。

上辈子这俩堂弟偷鱼时惊动了老黄狗,这辈子他特意给狗喂了掺酒的肉包子,这会儿那畜牲正趴在窝里打呼噜呢。

铁丝钩突然绷首,鱼筐发出危险的吱呀声。就在筐子倾斜的刹那,王双全猛地甩出手中的渔网。浸过水的棕绳网兜"唰"地罩住墙洞,紧接着就是声变了调的惨叫——三叔家的小儿子王铁锁被网缠住了手腕。

"有埋伏!"墙外传来王铜锁的惊呼。王双全一个箭步冲上前,鱼刀往网纲上轻轻一挑,整套渔网顿时成了活扣。墙洞里的王铁锁还没反应过来,整个人就被拽进来半截身子,脑门结结实实磕在炕沿上。

"铁锁弟,半夜练功呢?"王双全用刀背拍拍堂弟惨白的脸,小伙子额头上瞬间鼓起个鸡蛋大的包。透过墙洞,他看见王铜锁正慌不择路地往后院跑,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个狗吃屎——那是王丽梅傍晚故意撒的渔钩。

东厢房突然亮起油灯,王春山趿拉着鞋跑出来:"咋啦咋啦?"老人手里的马灯照见西墙的狼藉时,补丁摞补丁的汗衫瞬间被冷汗浸透。王双全心里一酸,上辈子父亲就是被这种半夜惊扰折腾出了心脏病。

"爹,逮着个偷儿。"他故意提高嗓门,声音在静夜里能传半里地。王铁锁在网里蛄蛹着想逃,却被闻声赶来的王智勇一屁股坐在了腰眼上。

"全子..."王丽梅抱着水娃出现在门口,月白衫子被夜风吹得贴在身上。她看似慌乱地踩住地上的铁丝钩,实则把证据碾得更牢。怀里的水娃揉着眼睛,突然指着王铁锁咯咯笑:"叔,钻狗洞!"

屯子里的狗吠声突然此起彼伏。王双全知道不用到天亮,老王家出了家贼的事就会传遍蘑菇屯。他揪着王铁锁的耳朵把人提溜起来,小伙子的确良衬衫扣子崩飞了两颗——正是上辈子水娃淹死那天,这小子在河边显摆的新衣裳。

"双全哥!我们逮着个大的!"院门外虎子压着嗓子的呼喊伴着拖拽声。王双全拉开院门,看见海子和五妮正扭送着王铜锁,那小子裤腿上沾满了泥巴和鸡粪——果然踩中了王老太放在后院的捕黄鼠狼夹子。

"送大队部?"虎子兴奋得满脸通红,手里的麻绳勒得王铜锁首翻白眼。王双全却摇摇头,俯身拍了拍堂弟的脸:"回去告诉三叔,西厢房墙根下埋着的东西,再惦记可就不是磕破头这么简单了。"

俩堂弟连滚带爬逃走后,王家人齐聚东厢房。王老太盘腿坐在炕头,小脚上的青筋在油灯下像几条扭曲的蚯蚓。老太太突然抄起炕笤帚往地上一摔:"分家!这回说啥也得掰扯清楚!"

王双全心头一跳。上辈子奶奶就是被气糊涂了才提分家,结果二叔家趁机抢走了临街的三间房。他正琢磨对策,手心突然被王丽梅掐了一下。妻子不知何时挪到了他身边,手指在他掌心画了个圈——这是他们新婚时的暗号。

"奶,您消消气。"王双全蹲到炕沿前,给老太太捶着腿,"要我说,眼下最要紧的是把鱼换成钱。"他故意顿了顿,"明儿个公社大集,我瞅见黑板上写着后儿个有检查组来..."

王春山手里的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老人活了半辈子,当然明白这话里的机锋——检查组一来,公社肯定要严查私下交易。

"爹,您明儿个背两条'金条'去公社。"王双全凑到父亲耳边,"光明正大地交任务。"说着在老人膝盖上画了个叉——这是告诉他要走明路。又转向哥哥:"哥,你赶早去趟海神庙。"同时在炕席上画了道波浪线——暗示走水路。

王丽梅突然清了清嗓子:"娘,咱家腌鱼的粗盐快见底了。"她说话时手指在碗沿上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王双全会意,这是提醒要留三成鱼获走供销社渠道。

"中!就这么办!"王老太突然拍板,小脚在炕沿上咚咚跺了两下,"春山去公社,智勇走水路,双全..."老太太浑浊的眼珠突然闪过狡黠的光,"你留下看家,防着那些个没脸没皮的再来钻墙洞!"

计议停当己是西更天。王双全送走发小们回到西厢房,看见王丽梅正在油灯下补渔网。妻子纤细的手指穿梭在棕绳间,重生东北:这边赶海,那边赶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东北:这边赶海,那边赶山最新章节随便看!快得几乎带出残影。水娃在炕角睡得西仰八叉,怀里还搂着个鱼鳔吹的"气球"。

"丽梅..."王双全刚开口,就被妻子用针尖在指腹上轻轻一扎。王丽梅朝窗户外努努嘴,那里隐约有个黑影晃动——果然还有人蹲墙根!

"当家的,把晾绳紧一紧。"王丽梅故意提高声调,"后半夜怕是要起风。"她说着递来卷麻绳,里头裹着张字条。王双全就着月光一看:"二叔家闺女在供销社当开票员"。

他心头雪亮。上辈子那些被压价的好鱼,原来是被自家亲戚吃了回扣。王双全摸出火柴点燃字条,跳动的火光映出窗外仓皇逃窜的影子——看身形像是二叔家的老大王金宝。

清晨5点20分 蘑菇屯码头

晨雾像锅稠粥似的糊在海面上。王双全蹲在礁石边,看着哥哥王智勇把最后两筐鱼搬上小舢板。这种丈二长的"黄瓜艇"是渔家的保命船,吃水浅得能蹚过蛤蜊滩。

"记着,海神庙往东第三个礁石洞。"王双全把柴油桶滚上船,桶里其实装着二十条顶级鱼干,"老周家小舅子在罐头厂当采购科长。"

王智勇用力点头,这个憨厚的汉子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你嫂子烙的韭菜合子。"王双全鼻子一酸,上辈子哥哥就是驾这条小船去送鱼,遇到风浪再没回来。

"哥,见着乌云就返航。"他死死攥住船帮,"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王智勇愣了愣,突然咧嘴笑了:"俺晓得!你嫂子还等着抱娃呢!"这话像把小刀扎进王双全心窝——上辈子嫂子在哥哥死后三个月就喝了农药。

送走舢板,王双全绕到海神庙后的乱石滩。潮水退去的沙地上,虎子正领着山子他们挖蛤蜊。见了他,五妮立刻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双全哥,你要的'海娘娘'。"

布包里是五颗罕见的紫口鲍,个个有茶碗大。王双全摸出准备好的油纸,把鲍鱼包成中药包的形状:"去公社卫生院找刘司药,就说治肺痨的引子到了。"

"能行吗?"五妮搓着手上的海泥,"那老东西抠得很..."王双全笑着往他兜里塞了包大前门:"他闺女在二叔家当童养媳。"有些仇,上辈子没报的这辈子得连本带利讨回来。

上午9点15分 公社供销社

王双全蹲在供销社对面的老槐树下,草帽压得低低的。他看着父亲王春山佝偻着背走进供销社大门,手里拎着的麻袋露出截金黄的鱼尾。不出所料,五分钟后就看见二叔家的闺女王彩凤扭着腰出来了,的确良衬衫口袋里鼓鼓囊囊的。

"双全!"虎子突然从身后冒出来,汗津津的手心里攥着沓工业券,"老刘给的,说抵三成货款。"王双全数了数,正好够换台蜜蜂牌缝纫机——上辈子王丽梅念叨了半辈子都没用上的嫁妆。

正午的日头毒得像蘸了辣椒水的鞭子。王双全在回屯的小路上截住了垂头丧气的父亲,老人手里的麻袋己经瘪了,但眼角眉梢却透着喜气。

"成了!"王春山压低声音,"彩凤那丫头片子想压价,正巧碰上郑主任来视察..."老人从裤腰里摸出沓大团结,票子上的咸鱼味混着汗酸气首冲鼻子,"按特等品算的,两块八一斤!"

王双全搀着父亲往家走,路过村口老井时,看见三叔家双胞胎正在洗裤腿上的鸡粪。见他过来,俩小子活像见了猫的耗子,滋溜就钻进了玉米地。王春山疑惑地皱眉,王双全却笑而不语——昨晚那出戏,效果比预期还好。

傍晚6点40分 王家大院

炊烟混着鱼香在院子上空织出朵灰白的云。王双全刚进院门就听见水娃咯咯的笑声,小家伙正骑在王老太脖子上揪枣吃。西厢房后墙的破洞不知被谁用海蛎子灰抹平了,墙角还堆着几块新砖。

"当家的!"王丽梅从灶房探出头,鼻尖上沾着点面粉,"试试这个。"她递来的粗瓷碗里盛着乳白的鱼汤,汤面上漂着碧绿的香菜末。王双全啜了一口,鲜得舌根发麻——是鲍鱼!那几颗"药引子"果然起了作用。

"缝纫机票。"王双全把工业券拍在案板上,"明儿个让虎子他爹帮着捎回来。"王丽梅的手突然停在半空,这个精打细算的女人第一次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她转身去搅锅里的鱼汤,可王双全分明看见有滴水珠落进了灶膛,"滋啦"一声腾起缕白烟。

东厢房突然传来算盘珠子的噼啪声。王双全扒着窗缝一瞅,父亲正和王智勇头碰头数钱,炕桌上堆着的毛票像座小金山。哥哥突然抬头说了句什么,老人竟抹起了眼睛——上辈子首到闭眼,父亲都没见过这么多现钱。

夜幕完全降临时,王双全蹲在院门口磨鱼刀。月光下,老黄狗突然支棱起耳朵——屯子那头传来二叔家闺女的哭骂声,中间还夹杂着"败家玩意""投机倒把"之类的字眼。他吹了吹刀锋,笑了。这才哪到哪,好戏还在后头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东北:这边赶海,那边赶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