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0章 梅香浸墨韵,药露润书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百章 梅香浸墨韵,药露润书声

归仁堂的红梅开得正盛,晨露顺着花瓣滚落,“嗒”地砸在窗下的砚池里,漾开一圈圈墨色涟漪。萧云刚把《本草纲目》摊在案上,就听见院门外传来阿妹的笑声,混着竹篮晃动的“咯吱”声——不用看也知道,是阿妹挎着她娘做的玉米饼来了。

“萧先生!小夏姐!”阿妹的辫子上还沾着晨雾,手里举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我娘今天做了玉米红豆饼,说比黄豆饼还甜!还给狗蛋哥带了他爱吃的炒花生,小宝的酸豆角也装了满满一陶碗!”她刚进门,身后的小宝、大牛、小花就涌了进来,小宝怀里抱着个新捡的蜂巢,大牛肩上扛着根缠着红绳的木剑,小花的布包里鼓鼓囊囊的,是她连夜绣好的梅花纹香包。

洛小夏从灶间探出头,围裙上还沾着面粉:“快进屋暖和暖和,灶上炖着野枣莲子羹,等会儿就好。狗蛋呢?昨天说要早早来给薄荷苗浇水,怎么还没见人影?”话音刚落,就见狗蛋背着个竹筐从院外跑进来,筐里装着刚采的蒲公英和艾草:“小夏姐,我去后山采草药了!李老说今天要教我们做驱蚊包,我多采了点,够给每个人做一个!”他跑得太急,筐里的艾草掉了几根,阿妹赶紧蹲下身帮他捡,辫子上的红绳扫过地面的霜花,留下一道浅浅的印子。

李默言这时从药房出来,手里拿着个晒干的莲蓬:“狗蛋来得正好,把蒲公英和艾草摊在窗台上阴干,等会儿教你们把草药磨成粉。这个莲蓬是昨天从镇上集市买的,你们看,莲子剥出来能煮粥,莲蓬壳晒干了能当书签,上面的纹路像不像我们写的‘田’字?”孩子们立刻围过去,小宝伸手摸了摸莲蓬壳:“真像!李老,我能把它带回家给我娘看吗?她肯定不知道莲蓬壳还能当书签。”

墨天行扛着个新做的竹书架走进学堂,竹架上还留着淡淡的竹香:“昨天去镇上买的竹篾够结实,这个书架能放不少书。萧先生,你把孩子们的练字本和启蒙册子都摆上去,以后找书就方便了。”他说着,就见阿妹盯着竹架上的红梅枝发呆——那是前几天插在砚池边的梅枝,有几朵花己经谢了,花瓣落在竹架上,像撒了层碎红。

“阿妹怎么了?”萧云走过去,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梅枝,“是不是想把梅花画下来?”阿妹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她的练字本,上面除了歪歪扭扭的字,还有几朵用朱砂画的小梅花:“萧先生,我想画一朵最大的梅花,贴在书架上,这样看书的时候就能闻到梅香了。”洛小夏笑着说:“正好我灶间有胭脂,你可以用胭脂调点水,画出来的梅花更红更好看。”

早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石案旁,野枣莲子羹的甜香混着玉米红豆饼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归仁堂。狗蛋咬了一口饼,红豆的甜浆流出来,沾了他一嘴角:“阿妹娘的手艺真好,比镇上卖的糕点还好吃!等我学会了做竹器,就给阿妹娘编个最大的竹篮,让她装面粉。”阿妹赶紧把自己碗里的莲子羹推给狗蛋:“狗蛋哥,你多喝点羹,这个莲子是我娘特意挑的,又大又甜。”

饭后,李默言带着孩子们去药房做驱蚊包。他先把阴干的艾草和蒲公英磨成粉,再加入晒干的金银花和薄荷,用纱布包起来,外面套上洛小夏缝的布套。狗蛋学得很认真,手里的石磨转得飞快:“李老,这个驱蚊包真的能驱蚊吗?去年夏天我被蚊子咬了好多包,要是早有这个就好了。”李默言笑着说:“不仅能驱蚊,还能提神醒脑,你们把它挂在床头,夏天就能睡个好觉了。”

阿妹则在布套上画梅花,她用胭脂调了点水,在布套上轻轻一点,一朵小小的梅花就出来了:“我要给每个驱蚊包都画一朵梅花,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我做的。”小花也拿出自己绣的香包:“我把香包和驱蚊包串在一起,又好看又实用。萧先生,你看我绣的梅花,是不是和窗下的一样?”萧云拿起香包,上面的梅枝绣得栩栩如生,花瓣上还沾着点金线:“小花的手真巧,以后可以教大家绣更多的花纹,比如菊花、荷花,让我们的香包更漂亮。”

墨天行则带着大牛在院子里做木剑的剑鞘。他用竹篾编了个长长的剑鞘,外面缠上红绳,再在上面刻上梅花纹。大牛拿着剑鞘,把自己的木剑进去,高兴得在院子里跑了一圈:“墨大哥,这个剑鞘真好看!以后我的木剑就有新家了,再也不怕弄丢了。”墨天行摸了摸他的头:“等你再长大点,我给你做一把真的铁剑,比这个木剑还厉害。”

中午的时候,洛小夏做了红薯焖饭和炒青菜,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玉米饼干。大家围坐在石案旁,吃得津津有味。小宝突然说:“萧先生,昨天你讲的故事里,那个小男孩后来成了先生,教了很多孩子。我们以后也能像他一样吗?”萧云放下筷子,摸了摸小宝的头:“当然能,只要你们好好读书,认更多的字,学更多的知识,以后就能教山里的孩子,让他们也能读书写字。”

阿妹也抬起头:“萧先生,我以后要教孩子们画梅花,还要教他们做驱蚊包和香包,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不仅好看,还很有用。”狗蛋则说:“我要教孩子们做竹器和木活,给学堂编更多的书架和桌子,让每个孩子都有地方写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李默言和墨天行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欣慰。

下午的时候,萧云教孩子们写“梅”字。她在黑板上写下“梅”字,说:“‘梅’字左边是‘木’字旁,代表它是一种树;右边是‘每’字,就像每一朵梅花都有自己的样子。你们看窗下的红梅,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苞,每一朵都不一样,就像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看着黑板,阿妹举起手:“萧先生,我能在‘梅’字旁边画一朵梅花吗?这样我就能记住这个字了。”萧云点点头,给她递了支粉笔。阿妹踮着脚,在“梅”字旁边画了一朵大大的梅花,虽然画得有些歪,但看得出来很认真。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在黑板上画起了梅花,不一会儿,黑板就变成了一片“梅花园”。

李默言则带着孩子们去药圃观察草药。药圃里的薄荷己经长出了很多新叶,艾草也长得很茂盛,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动。李默言蹲在薄荷苗旁:“你们看,薄荷的叶子是对生的,摸起来凉凉的,还会散发出香味。如果你们不小心被蚊子咬了,摘一片薄荷叶揉碎了涂在被咬的地方,就能止痒。”

大牛赶紧摘了一片薄荷叶,揉碎了涂在自己的胳膊上:“真的不疼了!李老,这个薄荷真神奇,以后我要多摘点放在兜里,这样蚊子就不敢咬我了。”小花则蹲在艾草旁,闻了闻:“艾草的味道有点苦,但是做成驱蚊包就很好闻了。我要多采点艾草,给我娘做个大的驱蚊包,让她夏天也能睡个好觉。”

傍晚的时候,孩子们的驱蚊包和香包都做好了。每个驱蚊包上都画着或绣着梅花,有的还串着小铃铛,摇一摇就发出“叮铃铃”的声音。大家把做好的驱蚊包和香包挂在学堂的竹书架上,整个学堂都充满了草药香和梅花香。

洛小夏在灶间准备晚饭,做了野枣糕和玉米粥。她把野枣糕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上面还撒了点桂花:“今天的野枣糕加了桂花,比以前的更香。等会儿大家吃完晚饭,我们就把驱蚊包和香包分给村里的人,让他们也能用上我们做的东西。”

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地说:“我们也要去送!我要把我做的驱蚊包送给王奶奶,她去年夏天被蚊子咬得睡不着觉。”“我要送给李教书先生,他每天教我们读书,很辛苦。”“我要送给邻村的小石头,他上次教我编麦秆小篮子。”

吃过晚饭,大家分成几队,带着驱蚊包和香包去村里送。萧云和阿妹去王奶奶家,王奶奶看到驱蚊包上的梅花,高兴得合不拢嘴:“阿妹的手真巧,这个驱蚊包真好看,还这么香。等夏天来了,我就把它挂在床头,肯定能睡个好觉。”阿妹还教王奶奶怎么用薄荷叶止痒,王奶奶摸着她的头说:“我们阿妹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

墨天行和大牛去李教书先生家,李教书先生拿着驱蚊包,闻了闻:“这个驱蚊包做得真精致,草药的味道很浓,肯定很管用。大牛,你以后要好好跟着墨大哥学做木活,跟着李老学认草药,做个有本事的人。”大牛用力点头:“我会的!李教书先生,等我学会了做木剑,就给你做一把,让你也能像侠客一样。”

李默言和小宝去邻村的小石头家,小石头看到驱蚊包上的小铃铛,高兴得跳起来:“这个铃铛真好听!小宝,谢谢你。我明天要教你编麦秆小灯笼,比上次的小篮子还好看。”小宝也把自己做的香包送给小石头:“这个香包是我和小花一起做的,上面的梅花是小花绣的,你要好好保管。”

狗蛋和小花去村里的李大婶家,李大婶看到香包上的梅枝,笑着说:“小花的绣花手艺越来越好了,这个香包比我买的还好看。狗蛋,你做的驱蚊包也很好,以后要多帮你娘做些家务,做个孝顺的孩子。”狗蛋点点头:“我会的!李大婶,等我学会了做竹器,就给你编个竹篮,让你装蔬菜。”

等大家都回到归仁堂的时候,天己经黑了。月亮挂在天上,像一个大大的银盘,照亮了整个归仁堂。孩子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手里拿着剩下的驱蚊包和香包。阿妹说:“今天送驱蚊包和香包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我觉得很开心。以后我们要做更多的东西送给大家,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归仁堂的温暖。”

萧云坐在孩子们身边,摸了摸他们的头:“是啊,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归仁堂不仅要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要教他们做有用的东西,让他们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就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以后我们还要做更多的手工,比如竹器、布垫、香包,不仅送给村里的人,还要拿到镇上卖,换些钱给孩子们买更多的书和文具。”

墨天行也说:“我明天再去砍些竹枝,编更多的竹篮和竹筐,让孩子们学着编。等春天的时候,我们就带孩子们去山里采草药,既能教他们认草药,又能换钱,一举两得。”李默言点点头:“我也会教孩子们更多的草药知识,让他们知道哪些草药能治病,哪些草药能做驱蚊包和香包。”

洛小夏端来刚温好的野枣羹,分给大家:“快喝点羹暖暖身子,今天跑了一天,都累坏了。以后我们每个月都做一次手工,送给村里的人,让归仁堂和村里的人更亲近。”孩子们接过羹碗,喝着甜丝丝的野枣羹,心里暖暖的。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熟了,梦里还在说着今天送驱蚊包和香包的趣事。萧云和李默言坐在学堂里,整理着孩子们的练字本,墨天行在院子里劈柴,洛小夏在灶间缝布垫。归仁堂的灯光亮到很晚,里面充满了墨香、药香、梅花香,还有孩子们甜甜的梦。

窗外的红梅还在绽放,花瓣上的晨露己经变成了夜露,顺着花瓣滚落,砸在砚池里,发出“嗒嗒”的声音,像在为这温暖的夜晚伴奏。檐角的冰棱己经融化得差不多了,露出了褐色的屋檐,上面还挂着几串风干的野枣,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起床了。他们帮洛小夏打扫院子、喂鸡、浇药圃,还把剩下的驱蚊包和香包整理好,放在学堂的竹书架上。萧云则在学堂里教他们读《弟子规》,书声朗朗,飘出窗外,和院子里的鸡叫声、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

阿妹拿着小水壶,给薄荷苗浇水:“薄荷苗,你要快快长,等夏天来了,我们就能用你的叶子做很多东西了。”小宝则蹲在蒲公英旁,看着随风飘动的种子:“这些种子要飞到哪里去呢?会不会飞到山外,让那里的孩子也知道我们归仁堂?”小花坐在学堂的门槛上,缝着新的布垫:“我要缝一个最大的布垫,送给萧先生,她每天教我们读书,很辛苦。”

狗蛋则在院子里练习劈柴,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了:“等我劈够了柴,就给灶间烧火,让小夏姐做更多好吃的。以后我还要学做竹器,给学堂编更多的书架和桌子,让每个孩子都有地方写字。”大牛则拿着自己的木剑,在院子里练习劈剑的动作:“等我学会了真功夫,就保护归仁堂,保护萧先生、李老、墨大哥、小夏姐,还有所有的小朋友。”

洛小夏在灶间做着早饭,玉米饼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归仁堂。她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归仁堂因为这些孩子而变得更加热闹,更加温暖。而这些孩子,也因为归仁堂,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可以成长、可以感受到爱的家。

萧云站在学堂的窗前,看着窗外绽放的红梅和忙碌的孩子们,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归仁堂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的梦想也在慢慢实现。在这个充满墨香、药香、梅花香的小天地里,每一个孩子都在茁壮成长,每一个梦想都在慢慢绽放,像窗外的红梅一样,在寒风中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仔仔细细的简姑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