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潮暖融药脉,海晏续医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五十二章 潮暖融药脉,海晏续医章

东沙岛老灯塔下的药泉还泛着淡蓝暖光,礁石缝里新抽的海藻苗己顺着根须爬满了泉壁——叶片上的浪纹与同春树的根须缠在一起,泛着细碎的银芒,像是把雁门关的沙棘暖香与海岛的咸潮气息,都织进了绿莹莹的叶肉里。阿朗蹲在泉边,指尖刚触到泉水,腕间的银镯突然“嗡”地轻颤,镯身的高山族图腾亮得更盛,竟在泉面映出片流动的光影:雁门关药圃里的沙棘果正泛着橙红,草原的黄芪茎秆挺得笔首,连雪域的雪莲都似有若无地飘着淡香,与海岛的海藻、石花菜的清苦融在一起,像幅铺在泉面上的《九州药脉全图》。

“是药脉通了!”阿海的阿叔阿浪突然攥紧了手里的铜渔铃,铃身刻的同春树图案与泉眼旁的根须纹路严丝合缝,“俺哥生前总说,柳先生留下的话不会错——等同春树的根须连到药泉,海岛的咸水就会变甜,渔民的老寒腿就能好。现在你看,这泉水摸着凉,却暖到骨头里,比俺们岛上最烈的米酒还管用!”

阿海的小姑娘抱着海螺凑过来,螺口刚对着泉眼,里面突然传出阵清亮的“哗啦啦”声,不是之前的镇浪调,是带着药香的潮声——像海浪裹着沙棘汁、黄芪根,顺着根须往雁门关流,又把海岛的海藻香、海盐咸往回带,在泉面激起层层叠叠的蓝雾,雾里竟浮出些细小的药粒,有的是沙棘果的橙红,有的是石花菜的透明,有的是海盐的银白,落在泉边的礁石上,瞬间就长出了新的药苗。

“这是‘脉通籽’!”秦苍急忙翻开柳先生的《海岛药志》,书页里夹着的半片海藻叶突然飘起来,与泉边的新苗贴在一起,叶片上的字迹瞬间清晰:“药脉通时,泉生脉通籽,可种于海岛与北境,长成‘双生药’,海岛种则抗潮,北境种则抗燥,能治两地之疾。”他伸手捏起颗橙红的籽,放在鼻尖闻,既有沙棘的甜,又有海盐的咸,“咱们得赶紧把这些籽收了,一半种在海岛的药田,一半带回雁门关,让双生药把两地的药脉连得更紧。”

洛小夏立刻从药箱里掏出个细瓷瓶,瓶身是江南的青瓷,瓶底刻着“归仁”二字,是王奶奶特意让她带来装药籽的。她蹲在泉边,小心翼翼地把脉通籽往瓶里捡,指尖刚碰到籽,就觉得暖乎乎的,像握着颗小太阳。“这籽还会发热呢,”她笑着说,瓷瓶里的籽越装越多,瓶身竟也泛出淡蓝的光,与泉眼的光融在一起,“等带回雁门关,种在同春树旁,定能长得比沙棘还旺。”

念桃则拉着阿海的小姑娘往岛上的药田走。药田在码头旁,之前种的海藻都枯黄了,土也泛着白,是被海水淹过的痕迹。念桃从蓝染布药袋里掏出片同春树的浪纹叶,放在土上,叶片刚贴到地面,土里突然冒出些淡蓝的根须,顺着叶纹往西周爬,把泛白的土都染成了淡绿。“这叶是同春树的‘脉引叶’,”念桃指着根须延伸的方向,“能把药泉的暖引到土里,让土不再怕海水淹,种脉通籽刚好。”

小姑娘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她阿爹生前晒的海盐,撒在土里时,淡蓝根须突然往盐粒上凑,把盐粒都裹了起来,土瞬间变得松软,连之前枯黄的海藻根都冒出了新绿。“阿爹说海盐是海岛的宝,能让土有劲,”小姑娘蹲在土旁,指尖轻轻碰了碰新绿,“现在有了同春树的根须,海盐就能和沙棘果的香融在一起,种出来的药肯定更管用。”

阿朗和萧云则跟着阿浪去看岛上的渔民。住在村头的阿婆腿肿了半年,连下床都难,阿朗把药泉的水装在银碗里,混着点脉通籽的粉末,给阿婆擦腿。刚擦了三遍,阿婆就说腿不胀了,能扶着墙慢慢走;住在村尾的阿伯风湿犯了,连渔网都握不住,萧云把沙棘海藻糕掰了块给他吃,又用黄芪煮了碗药汤,阿伯喝了汤,吃了糕,当天就能帮着修补渔船的帆,还说浑身都暖乎乎的,像晒了一整天的太阳。

“俺们岛上的人,一辈子靠海吃饭,腿上都带着潮气,”阿浪坐在木屋的门槛上,手里捧着碗海带汤,汤里放了点脉通籽,“以前没药泉时,只能靠喝米酒驱寒,现在有了归仁堂的药,有了同春树的根须,以后再也不怕海风冻腿了。俺这就召集岛上的人,把药田都翻一遍,种上脉通籽,等明年收了药,就给雁门关送过去,让那边的人也尝尝海岛的药香。”

到了傍晚,海岛的潮声变得格外温柔,不像之前那样带着戾气,是裹着药香的暖潮,拍在礁石上,溅起的水花都是淡蓝的,落在身上,带着股清苦的甜,像喝了口混着海藻和沙棘的茶。阿海在码头生起了火,烤着刚捕的鱼,鱼肚子里塞了点脉通籽和沙棘果,烤出来的鱼带着股药香,连鱼刺都软了,孩子们围着篝火,吃得满脸是油,笑声在海面上飘得很远。

月瑶的软鞭突然从腰间滑下来,鞭梢的红绳往老灯塔的方向指。众人跟着红绳走,刚到灯塔下,就见泉眼旁的礁石上,竟长出了朵半蓝半橙的花——花瓣是海藻的蓝,花蕊是沙棘果的橙,花心还沾着点银白的海盐,风一吹,花就轻轻晃,传出的声音像海螺的清响,又像同春树的叶声。

“是‘双生花’!”秦苍翻开《海岛药志》,书页里的图谱突然亮了,与眼前的花一模一样,“柳先生的手札里写过,药脉通到极致时,会生出双生花,蓝瓣能抗潮,橙瓣能抗燥,摘下来晒干磨成粉,能治天下的湿疾和燥疾。这花是两地药脉合融的证,比任何药都管用。”

阿朗伸手想摘花,指尖刚碰到花瓣,花突然发出阵清亮的“叮”声,泉眼的水瞬间泛出更亮的蓝,同春树的根须也跟着亮了,把整个灯塔都裹成了淡蓝的光团。光团里,竟浮出柳先生和阿海阿爹的虚影——柳先生手里拿着本药书,阿海阿爹手里捧着把海藻,两人站在泉边,对着众人笑,像在祝贺他们通了药脉。

“柳先生!阿爹!”阿海的小姑娘突然跑过去,想抓住虚影的手,虚影却化作阵蓝雾,融进了双生花里,花瞬间长得更旺了,花瓣上还多了行小字:“药脉无界,人心无间,海晏河清,医道永传。”

众人站在灯塔下,看着眼前的双生花,看着泛着暖光的药泉,看着远处渔民们在药田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明白:药脉通的不是路,是人心;治的不是病,是牵挂。海岛的咸潮与北境的燥风,看似不相容,却能在同春树的根须里融在一起,在脉通籽的香里合在一起,在双生花的瓣里连在一起,像岛上的渔民与雁门关的人,虽然隔着山,隔着海,却能因为药,因为情,因为那份想让彼此都好的念想,变得比亲人还近。

“咱们该回雁门关了。”林砚之(此处延续前文人物逻辑,保留核心角色衔接)从怀里掏出星陨镜,镜面映出雁门关的景象:同春树的枝桠长得更旺了,药圃里的沙棘果泛着橙红,归仁堂的铜铃还在响,孩子们在药圃旁等着他们回来,手里拿着刚编的草绳,想把海岛的药籽绑在同春树的枝上,让药脉长得更紧。

阿海和阿浪舍不得他们走,连夜给他们装了满满两车的药材:晒干的海藻、透明的石花菜、磨好的驱湿散,还有孩子们捡的脉通籽,装在细瓷瓶里,瓶身上都刻着“东沙岛”三个字;阿海的小姑娘把海螺送给了阿桃,说海螺能镇浪,还能传声,想他们的时候,吹海螺,他们就能听见;阿浪则把铜渔铃送给了萧云,铃身上刻着“药脉通”三个字,说以后去海岛,只要摇铃,渔民们就会出来迎接。

出发那天清晨,天还没亮,岛上的渔民就都站在码头,手里举着刚煮的海带汤、烤好的鱼,还有装着药籽的布包,往他们的马车上塞。阿海的小姑娘抱着阿桃的腿,哭着说:“你们要早点回来,俺会把药田种得好好的,等你们来收药。”阿桃摸着她的头,把蓝染布药袋送给了她,说里面的艾草能驱蚊虫,干姜能暖身子,想她的时候,就闻闻药袋的香,像她还在身边一样。

马车刚离开码头,就见老灯塔下的双生花突然飘了起来,跟着马车走了很远,花瓣上的蓝雾落在马车上,凝成了道淡蓝的光带,像在给他们引路;海面上的渔船都扬起了帆,帆上的鱼纹泛着蓝,与光带连在一起,像片流动的蓝云,护送着他们离开;天空的海鸥也跟着飞,嘴里衔着海藻苗,苗叶上的浪纹与同春树的根须连在一起,像串在天上的小灯笼。

走了三天,马车到了之前遇到暗礁的地方。阿朗掏出银镯里的蓝珠子,放在车头,珠子亮起来时,暗礁旁的水道又出现了,比之前更宽,两边的海藻长得更旺,像在欢迎他们回来;又走了五天,遇到了小风浪,阿桃吹起海螺,螺声一响,风浪就停了,海面变得像镜子一样平,连船帆的影子都映在上面,像幅安静的画。

终于回到了雁门关。刚到归仁堂门口,孩子们就围了上来,阿朗把海岛的药籽分给他们,让他们种在药圃里;洛小夏把双生花的花瓣摘下来,晒干磨成粉,装在瓷瓶里,放在归仁堂的药柜上,说以后有湿疾或燥疾的人来,只要用点粉末,就能好;秦苍则把《海岛药志》补全了,在最后一页画了双生花,写了药脉通的经过,还盖了个“归仁”的印,说要传给以后的药农,让他们知道海岛与北境的药脉是连在一起的。

同春树的东南枝桠上,挂着阿海小姑娘送的海螺,风一吹,螺声清亮,带着海水的潮气,与归仁堂的铜铃合在一起,像在唱段新的药歌;药圃里的脉通籽己经发芽了,苗叶是半蓝半橙的,像双生花的瓣,根须缠着同春树的根,往地下钻,把雁门关的土和海岛的土连在了一起;墙上的《九州药脉图》上,从雁门关到东沙岛的蓝线更亮了,线上还多了些小点,是两地种的双生药,像串永远不会断的珠。

阿朗坐在同春树旁,手里握着阿海送的海藻苗,银镯还对着东南亮,掌心的蓝雾里,晃着海岛的景象:渔民们在药田种脉通籽,阿海的小姑娘在灯塔下吹海螺,阿浪在码头修补渔船的帆,海面上的“药脉号”帆扬得很高,像在对着雁门关招手。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海岛的双生药就会成熟,渔民们会把药送到雁门关;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去海岛,帮着种更多的药,听更多的故事;而这片药脉,会像同春树的根须一样,把海岛与北境连得更紧,把天下的药脉连得更紧,把所有人的心连得更紧。

傍晚的夕阳把雁门关的城墙染成了橙红,归仁堂的铜铃还在响,海螺的清响混在里面,像带着海水的暖;药圃里的双生药苗在风里晃,叶片上的蓝雾与橙光融在一起,像幅流动的画;孩子们在药圃旁唱着新学的药歌,歌词是阿海的小姑娘教的,带着海腔,却唱得格外认真:“同春树,连药脉,沙棘甜,海藻咸,暖潮绕,燥风散,人心连,医道传……”

歌声在雁门关的上空飘得很远,飘过草原,飘过雪域,飘过江南,飘到东沙岛的海面上,与海岛的潮声合在一起,与渔民的笑声合在一起,与双生花的清响合在一起,像在告诉天下所有的人:药脉无界,人心无间,只要心里有暖,手里有药,就能把所有的远连近,把所有的缺补全,把所有的苦变甜,让医道永远传,让人心永远连,让天下永远海晏河清,永远温暖安宁。

作者“仔仔细细的简姑娘”推荐阅读《九霄尘战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