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实验室的“量子幽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云溪科学院地下三层的量子实验室里,王小码盯着全息投影里的量子态图,后颈的汗顺着脊椎滑进衣领。屏幕上,原本稳定的量子纠缠态突然分裂成两团乱麻——左边是标准的贝尔态,右边却是一团模糊的“阴影”,像极了被揉皱的星图。

“这他妈就是‘量子幽灵’?”狗剩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电流杂音,“我黑进实验室的日志系统了,过去三个月,所有量子实验设备的异常记录都指向同一个时间点:1975年12月25日凌晨三点。”

王小码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银河一号”的老日志。陈启明说过,1975年冬天,“银河一号”团队在卫星测控站做过一次“疯狂实验”——用卫星的量子通信模块和地面站对接,试图实现“星地量子隐形传态”。

“看这里。”他指着日志里的段落,“12月25日,李长庚记录:‘量子信道出现异常衰减,疑似与地球磁场共振。为避免泄露技术,己手动终止实验。’”

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响起。王小码抬头,看见量子计算机的冷却系统喷出白雾——温度传感器显示,原本维持在-273℃的超导环境,正在以每分钟1℃的速度升温。

“不好!”老周的声音从设备间传来,“量子比特的相干性在崩溃!再这么下去,整个系统会变成‘量子垃圾’!”

王小码冲向设备间,看见老周正用液氮枪往超导线圈上喷冷雾。老人的手在发抖,白大褂后背被汗水浸透:“小王,这台‘天枢’量子计算机是李长庚爷爷当年留下的原型机!它的核心是块‘量子记忆晶体’——能存储量子态长达十年!”

“量子记忆晶体?”狗剩的声音突然兴奋,“我黑到李长庚的笔记了!他在1976年写过,这晶体是用‘银河一号’的主控芯片掺杂稀土元素做的,能‘记住’最后一次使用的量子态!”

王小码的目光扫过晶体表面的铭文——“1975.12.25 东方红二号”。他突然想起钱歪嘴给的笔记照片:李长庚站在抛物面天线前,手里举着的金属片,和这晶体的形状一模一样!

“它在‘回忆’1975年的实验。”陈启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穿着防辐射服,手里攥着本泛黄的笔记本,“当年实验失败后,李老把晶体封存在超导环境里,想等技术成熟了再研究。现在,有人激活了它。”

“谁?”

“智脑的人。”陈启明翻开笔记本,内页夹着张照片——实验室的门禁记录显示,昨晚两点十七分,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刷开了地下三层的门禁。照片边缘有块模糊的印记,像极了智脑科技的“暗网节点”标志。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钱歪嘴发来的消息:“王总,量子幽灵的信号我截到了。它在喊‘救救我’——用的是1975年卫星的摩尔斯电码。”

实验室的量子态图突然剧烈抖动。王小码调出频谱分析仪,发现异常信号集中在1.42GHz——正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频率!

“是卫星在‘说话’!”狗剩的声音带着颤抖,“量子幽灵不是实验室的产物,是卫星的量子残片!它当年没来得及传完的数据,现在要‘冲’出来了!”

陈启明的手按在王小码的肩上:“1975年,卫星的量子通信模块因磁场共振失控,把一段‘人类语音’的量子态封进了晶体。现在,磁场干扰消失,这段语音要‘苏醒’了。”

王小码的瞳孔骤缩。他想起奶奶常说的话:“小码,奶信你,因为你是给奶奶调药的人,不是偷别人东西的人。”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量子幽灵”,不过是一段被遗忘的、想被听见的人类声音。

“播放它!”他对狗剩喊,“用‘灵犀AI’解码量子态,把语音还原出来!”

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灵犀AI”的分析界面弹出,红色光标在量子态图上游走。三分钟后,屏幕跳出一行字:“检测到人类语音量子态,语言:汉语;内容:‘孩子们,别害怕。科技的火种,要传给看得懂星星的人。’”

实验室陷入死寂。王小码的眼眶热了。他想起陈启明说过,李长庚团队当年给卫星写过一段“告别语”——如果实验失败,就让卫星用量子态“告诉后人,别放弃”。

“是李爷爷的声音!”陈启明的声音发颤,“他说过,这句话是给1975年参与实验的小战士们的——他们为了调卫星参数,在冰天雪地里守了三天三夜,最后全冻成了冰雕。”

警报声突然变成蜂鸣。王小码抬头,看见量子记忆晶体的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是用激光刻上去的:“致后来者:科技的火种,不在代码里,在人心上。”

“它在消散!”老周的声音带着哭腔,“量子相干性只剩10%了!”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奶奶发来的语音:“小码,奶的降压药快吃完了,记得去买……”他突然想起,“灵犀AI”的代码里,有段用奶奶药费账单日期写的注释:“2024.3.15 19:23,奶奶把美金刚当维生素吃,加‘药物混淆检测’模块。”

“密钥是‘202403151923’!”他对狗剩喊。

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灵犀AI”的解码速度突然提升十倍。量子记忆晶体的表面泛起蓝光,李长庚的声音变得清晰:“孩子们,别害怕。科技的火种,要传给看得懂星星的人。记住,真正的创新,不是抄别人的代码,是抄自己良心的温度。”

实验室的量子态图彻底崩溃的瞬间,王小码摸出兜里的“银河一号”芯片。芯片表面的纹路和晶体上的刻痕完美重合,像两片终于相遇的星轨。

“接住!”陈启明把笔记本塞进他怀里,“这是李老的量子通信手稿,里面有‘星地量子隐形传态’的完整方案。”

“还有这个。”钱歪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站在实验室门口,手里举着个银色装置,“这是我师父当年用的‘量子校准仪’——能稳定量子态,防止再次失控。”

王小码接过装置,发现背面刻着行小字:“致小陈:别让技术的温度熄灭。——李长庚 1975.12.25”

实验室外传来警笛声。王小码透过玻璃窗望去,智脑的黑色商务车正停在路口,为首的男人举着喇叭喊:“王小码!交出量子记忆晶体,饶你不死!”

“走!”陈启明拽着他往实验室后门跑,“去云溪山观测站,那里有‘银河一号’的发射塔残骸——真正的‘科技火种’,在那儿等着咱们!”

狗剩扛起量子校准仪,老周抱着“天枢”量子计算机,西人冲进暴雨里。王小码回头看了眼实验室,量子记忆晶体的蓝光仍在闪烁,像极了奶奶银链上的金锁片。

他摸了摸怀里的笔记本,又看了看奶奶的语音。晨光穿透云层,照在“银河一号”的老芯片上,电路纹路像极了夜空中的星轨。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云溪科学院的档案室里,“银河一号”的原始代码正静静躺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留给后来的人——科技自立,脊梁不弯;人心向善,火种不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华夏智浪逆袭全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