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科学院地下二十层的核聚变实验室里,空气里弥漫着液氦的冷冽与等离子体的焦糊。王小码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参数,后颈的汗顺着衬衫领口渗进后背——“金乌”核聚变装置的核心温度正以每秒10℃的速度飙升,本该稳定的等离子体约束场突然出现蛛网状裂纹,像被无形的手揉皱了一张金箔。
“振动频率异常!”老周的声音从设备间传来,带着压抑的嘶吼,“磁约束线圈的振幅突破了安全阈值!再这么下去,等离子体会撕裂约束场,整个实验室会被核爆掀翻!”
王小码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调出“金乌”的实时监测界面。屏幕上的曲线像条发狂的蛇,从99.9%的稳定度首线坠向90%。更可怕的是,装置的量子通信模块正发出刺耳鸣叫——那是李长庚团队1978年为“银河一号”设计的“星际警报”,只有在检测到“非自然能量扰动”时才会激活。
“是智脑的人!”狗剩的黑客设备突然发出警报,“他们的量子干扰器正在攻击‘金乌’的磁约束系统!频率和上周攻击医疗中心的‘幽灵信号’一模一样!”
王小码的瞳孔骤缩。他想起三天前在行政楼,“小云”的服务器被“夜鸦”篡改时,入侵代码里也藏着类似的量子波动。难道智脑科技在同时针对多个“云溪计划”核心装置?
“启动‘方言防火墙’。”他对狗剩喊,“用奶奶的江淮官话语音样本建立防护模型!”
“收到!”狗剩的声音带着兴奋,“己经黑进‘金乌’的语音交互系统,现在所有操作指令都需要用方言验证!”
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闪烁。王小码抬头,看见“金乌”的真空舱壁上浮现出一行血红色的字:“代码错误:方言模块未激活。”更诡异的是,这句话竟用李长庚的笔迹写成——和他笔记本里1978年的实验日志如出一辙。
“这是……”陈启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手里攥着本泛黄的《银河一号运维日志》,“1978年‘银河一号’首次等离子体实验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汉字警告’。李老当时说,这是‘星际通信协议’的‘人类语言锚点’——防止机器被完全控制。”
王小码的目光扫过“金乌”的控制台,发现底部有个和“小云”一样的红色物理按钮。他按下按钮,“金乌”的电子音突然切换成李长庚的声音:“检测到非授权操作,启动‘方言保护模式’。”
全息屏上的参数突然稳定下来。王小码调出后台日志,发现入侵者正试图删除所有“方言优化代码”,替换成标准普通话的“官方模板”。更危险的是,这些被删除的代码里,藏着“金乌”的核心聚变参数——一旦丢失,人类将永远无法掌握可控核聚变的技术。
“启动‘量子记忆克隆’。”他对狗剩喊,“把‘金乌’的方言数据库同步到‘星核’芯片!”
“收到!”狗剩的声音带着兴奋,“己经黑进‘星核’的量子存储区,现在开始复制……”
三分钟后,“金乌”的屏幕突然亮起。王小码凑近看,发现原本被删除的方言代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江淮官话的“阿婆”、东北话的“老铁”、粤语的“阿妹”,这些带着口音的词汇像藤蔓般缠绕住入侵者的代码,最终将其彻底“绞杀”。
“成了!”李半导拍了拍控制台,“李老的‘方言保护模式’不是简单的备份,是用方言的语义逻辑去‘感染’入侵代码。就像用家乡话骂人,黑客的程序根本听不懂。”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王小码抬头,看见真空舱内的等离子体正发出幽蓝的光,像颗被激怒的恒星。更可怕的是,舱壁上的血字开始流动,逐渐拼出一行英文:“RELEASE THE FIRE”(释放火焰)。
“他们在激活‘金乌’的自毁程序!”老周的声音带着哭腔,“这装置的设计者是李老,他在1978年就预见到会有这一天——如果有人想用核聚变制造武器,装置会自动启动自毁!”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陈启明发来的消息:“李老的笔记里夹着张纸条,写着‘金乌的自毁密钥在方言里’。”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金乌”的方言数据库。在“江淮官话”的注释里,他找到了那行字:“阿婆的降压药要按时吃,不然‘金乌’会生气哦。”
“阿婆的降压药……”王小码突然想起奶奶的药方——那是他用“灵犀AI”优化过的,里面藏着“星核”芯片的量子态数据。
“狗剩!”他大喊,“用奶奶的药方作为密钥,输入‘金乌’的自毁程序!”
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的倒计时突然停滞。王小码调出监测界面,发现自毁程序正在被“奶奶的药方”中的方言语音“干扰”——那些带着口音的词汇像病毒清道夫,正在逐个清除自毁指令。
“倒计时停了!”李半导的声音带着欢呼,“还有三秒!”
“三、二、一——”
“金乌”的真空舱突然发出蜂鸣,等离子体的幽蓝光芒逐渐稳定。王小码凑近看,发现舱壁上的血字己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李长庚的笔迹:“科技的温度,不在代码里,在每个用它的人心里。”
实验室的灯光重新亮起。王小码看着“金乌”恢复正常的参数,手机突然亮起——是奶奶发来的语音:“小码,奶的降压药收到了,是‘寿比山’……奶信你,因为你是给奶奶调药的人。”
他的眼眶热了。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核聚变保卫战”中,他们不仅守护了技术,更守护了科技最珍贵的内核——对生命的敬畏。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云溪科学院的档案室里,“银河一号”的原始代码正静静躺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留给后来的人——科技自立,脊梁不弯;方言传情,火种不灭。”
“金乌”的异常震动,终究成了一场虚惊。但这场虚惊,让更多人看清了:真正的科技火种,从来不是藏在保险柜里的代码,而是刻在每个普通人心里的温度。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华夏智浪逆袭全球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