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辰的靴底踩在唐朝长安的青石板路上,发出 “笃笃” 的轻响。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唐装,是苏婉特
意请长安最好的裁缝缝制的,袖口的暗纹里藏着微型的能量感应器。不远处的酒肆传来琵琶声,一个
穿绿袍的书生正高声吟诵 “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得满堂喝彩 —— 那是李白的《将进酒》,比许辰在
课本里读到的更有气势。
第一次时空穿越的细节在许辰的记忆里闪闪发光。他按捺住激动,跟着人流走进西市,眼前的景象比
《长安十二时辰》的描写更鲜活:波斯的商人在摊位上展示着香料,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却能
与买主讨价还价;卖胡饼的老汉用铁板敲击出节奏,吆喝声像唱歌;最有趣的是 “算卦摊”,摊主竟
能用《周易》结合许辰播放过的 “概率学”,算出 “今日宜西行,忌涉水”,准确率惊人。
与李白的相遇充满戏剧性。许辰在曲江池畔的酒肆歇脚,刚要了一壶新丰酒,就听到邻桌的白衣诗人
拍着桌子大喊:“再拿酒来!” 那诗人的胡须飘逸,眼神狂放,正是李白。当许辰鼓起勇气上前说 “
晚辈很喜欢先生的‘飞流首下三千尺’”,李白突然眼睛一亮:“你也懂诗?那你说说,这天幕上的
‘现代诗’,为何不用格律却更动人?”
这场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许辰向李白解释 “自由诗的灵魂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用手机调出北
岛、海子的诗,虽然没有格律,却让李白拍案:“好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首白的温暖
,胜过千言万语!” 李白则当场写下一首 “自由诗” 回赠:“手机载明月,跨越两千年。与君论诗酒
,何必拘平仄?” 许辰小心地将诗稿折好,藏在唐装的内袋里,这将是他最珍贵的收藏。
与杜甫的交流则更显沉重。在长安的贫民窟,许辰见到了这位 “诗圣”,他正为生病的儿子发愁,茅
屋漏雨,家徒西壁。当许辰拿出随身携带的退烧药(经七地医学联盟认证,不会对古人产生副作用)
,杜甫的眼睛红了:“多谢公子,只是这世间疾苦,非一味药能解啊。” 许辰没有多说,而是在离开
后,让天幕播放了 “廉租房建设” 的视频,特意标注了 “唐长安适用方案”。
时空穿越中的意外让体验更真实。许辰在参观大慈恩寺时,不小心被门槛绊倒,怀里的平板电脑掉了
出来,幸好屏幕朝下,没被人发现;在买胡饼时,他想用现代的能量货币支付,被老板笑着拒绝:“
公子莫开玩笑,这‘亮晶晶的东西’不能当钱用。” 他才想起兑换的唐朝铜钱忘在客栈;最惊险的是
遇到金吾卫巡查,盘问他的来历,他按事先准备的说辞:“晚辈是西域来的学子,仰慕大唐文化”,
对方看他的唐装地道,才放行。
当许辰捏碎玉佩,在熟悉的紫色能量雾中返回现代,背包里装满了穿越的收获:李白的诗稿、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手稿(他请求杜甫写的)、长安西市的物价单、甚至还有一小包唐朝的花椒(
比现代的更香)。手机自动生成的 “穿越报告” 详细记录了每个细节,最后写道:“亲身经历让历史
从文字变成鲜活的记忆,这种连接比屏幕更深刻。”
许辰坐在出租屋的窗前,看着月光下的唐朝花椒发呆。第一次时空穿越的意义远超预期 —— 他不仅看
到了唐朝的繁华,也感受到了底层百姓的疾苦;不仅与诗仙对诗,也体会到了古人的无奈;最重要的
是,他明白了历史不是冰冷的事件集合,而是无数活生生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让他更坚定了 “连接古今,造福百姓” 的信念。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