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6章 和平的恢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手机视频通古今:天幕惊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截然不同的吴桂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秦朝咸阳的早市在晨光中苏醒,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混着青铜器皿碰撞的脆响。一个老农捧着

新收的谷子,站在 “七地联盟” 的石碑前深深鞠躬,石碑上 “和平” 二字的秦篆刻痕里,还残留着庆

典时的彩绸碎屑。这是暗能量被净化后的第三个月,七地的炊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从容。

和平的痕迹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秦朝的长城脚下,蒙烈的士兵们收起了青铜剑,正与前来帮忙的

唐朝工匠一起修补城墙,他们用许辰提供的 “水泥配方”(改良版糯米灰浆)填补裂缝,灰浆里还掺

着象征和平的合欢花粉末;唐朝长安的西市,波斯商人与宋朝的茶商击掌成交,契约上盖着七地通用

的 “和平印”,这个由七地工匠联合铸造的印章,印文融合了秦篆、汉隶、唐楷等七种文字。

对英雄的赞誉化作实实在在的敬意。许辰的画像被挂在七地的学堂、市集、官府,有的画着他与蒙烈

并肩战斗的场景,有的描绘他净化能量源的瞬间,画像下的题字各不相同,却都离不开 “守护者”“

和平使者” 等字眼。秦朝的孩童会指着画像说:“长大了要像许先生一样,保护大家。”

最动人的是普通人的纪念。唐朝的卖花女阿蛮,每天都会在许辰常去的曲江池畔,摆放一束最新鲜的

牡丹;宋朝汴京的脚夫王二,把许辰教他的 “省力搬运法” 教给每个同行,说 “这是许先生带来的福

分”;明朝苏州的绣娘周巧娘,用七地的丝线绣了一幅《和平图》,画面里秦朝的农夫、唐朝的仕女

、现代的科学家围坐在一起,手里捧着共同培育的稻穗。

庆典活动在七地同步举行。秦朝的 “和平祭” 上,嬴政亲自点燃篝火,百姓们围着火焰跳起古老的祈

福舞,舞裙上绣着七地的图腾;唐朝的 “上元灯会” 比往年更热闹,灯谜的谜底都是与和平相关的典

故,中彩者能获得七地联合发行的 “和平币”;现代城市的广场上,孩子们放飞写满七地语言的气球

,红色的气球群在天空中组成巨大的 “和” 字。

许辰的足迹遍布七地,每到一处都被热情的百姓围住。在秦朝的农田里,老农们拉着他品尝新米,米

粒的香甜里带着阳光的味道;在唐朝的药铺,苏婉的徒弟们展示着新研制的 “和平丸”(增强免疫力

的药丸),药香里混着草药与现代制剂的气息;在宋朝的书院,学子们争着让他在《和平策》上题字

,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像绽放的墨梅。

但和平的维护需要持续的努力。七地联盟成立了 “和平理事会”,每月召开视频会议,解决贸易纠纷

、资源分配等问题;在边境设立 “缓冲区”,由七地轮流派驻士兵,他们的盔甲上既刻着本朝代的标

志,也有联盟的徽章;甚至连孩子们的课本里,都加入了 “和平公约” 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讲

解 “为何要珍惜和平”。

当许辰站在七地共同修建的 “和平塔” 顶端,俯瞰着炊烟袅袅的七地景象,手

机屏幕上弹出各朝代的和平指数:冲突发生率为零,贸易额较战前增长 45%,百姓满意度

达 98%。他突然明白,和平不是一劳永逸的胜利,而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呵护的幼苗。正如塔基上的铭

文所刻:“战争易起,和平难守,唯有同心,方能长久。”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手机视频通古今:天幕惊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