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被彻底隔绝在尚书府的高墙之外后,刘氏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毒蛇,暂时蛰伏了起来。
沈若薇也因上次的闹剧,被父亲厌弃,整日待在锦绣阁里,不敢出门。
但这压抑的平静,很快就被一场从天而降的灾祸打破了。
初冬,京城里毫无征兆地爆发了时疫。
起初只是城南的贫民区有几人病倒,发热,咳嗽,浑身无力。
但短短几天之内,病情就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蔓延开来。
病倒的人越来越多,城中药铺的药材被抢购一空,街上行人稀少,
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恐慌和死亡的气息。
这股恐慌,也传进了高墙深院的尚书府。
府里负责采买的下人,回来时个个脸色惨白,描述着外面的惨状,
说城门口己经有兵士把守,有些人家,甚至被官府用木板钉死了大门。
府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这天晚膳后,沈清言正在房中看书,刘氏却派人来请,说是老爷有事商议。
沈清言走进正厅时,父亲沈尚书,继母刘氏,还有沈若薇都在。
厅里的气氛,异常凝重。
“父亲,母亲。”沈清言行了一礼。
沈尚书看着她,眉头紧锁,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清言,你来了。坐吧。”
沈清言依言坐下。
刘氏率先开了口,她的脸上带着无比真切的担忧,看着沈清言,柔声说:
“清言,你也知道,如今外面时疫闹得厉害。我和老爷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十分担心你。”
她顿了顿,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继续说道:“你的身子,向来比薇儿弱一些,大病初愈,底子薄,
最是受不得这种污秽之气的侵扰。所以,老爷的意思是,想送你去城郊的别庄住上一阵子。”
她转向沈尚书,寻求支持:“老爷,您说是不是?
别庄在山上,空气清新,人也少。让清言去那里避一避,我们也能安心。”
沈若薇也跟着附和:“是啊,姐姐。城里太危险了,你去别庄休养,对身体也好。”
她们母女一唱一和,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的是在为沈清言的安危着想。
送她去别庄“避祸”。
沈清言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冰冷。
前世,也是这样一场时疫。
刘氏也是用同样的借口,将她送去了别庄。
结果,在去别庄的路上,她乘坐的马车“意外”坠下了山崖。
她虽然没死,却也摔断了腿,从此成了个跛子,彻底失去了与沈若薇相争的资格。
那不是意外。
是刘氏早就安排好的一场谋杀。
如今,她想故技重施。
沈清言心中冷笑。
她知道,刘氏这是被逼急了。
娘家外援被斩断,在府里又接连失势,她己经没有耐心再玩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
而是想用最首接、最狠毒的方式,将自己这个眼中钉,彻底除去。
“去别庄?”沈清言抬起头,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惊慌和柔弱,“可是……女儿一个人去,心里害怕。”
“有什么好怕的?”刘氏立刻说,“母亲会派府里最得力的管事和婆子护送你,
一路舒舒服服的,到了别庄,也有人伺候。总比待在这危险的京城里强。”
“可是……”沈清言咬着嘴唇,看向了主位上的父亲,眼神里充满了依赖和不舍,“父亲,女儿不想离开您和祖母。”
沈尚书看着她这副可怜的样子,心里也有些不忍。
但他一想到外面时疫的凶险,又觉得刘氏的提议不无道理。
“清言,听话。”他放缓了声音,“为父也是为了你好。等你到了别庄,安顿下来,为父会抽空去看你。”
眼看事情就要这么定下来。
沈清言知道,自己不能再示弱了。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对着沈尚书,郑重地跪了下去。
“父亲!”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女儿不去别庄。
女儿要留在府里,和父亲、和祖母、和大家在一起!”
所有人都愣住了。
刘氏皱起了眉,斥责道:“清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老爷这是为你好!”
“正是因为想为父亲好,为整个沈家好,所以女儿才不能走!”沈清言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沈尚书,
“父亲,您想。如今时疫凶猛,我们尚书府虽然关着门,但就真的安全吗?”
她不等父亲回答,便继续说道:“府里每日的采买不能断,外面的人,依然有可能将病气带进来。
我们府里上下一百多口人,一旦有一个人染病,后果不堪设想!
到那时,就算女儿远在别庄,又能真的安心吗?”
她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沈尚书头上。
是啊,尚书府不是与世隔绝的。
只要有一个下人出事,整个府邸都可能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沈尚书的语气,不自觉地认真了起来。
沈清言挺首了脊背,声音清晰而冷静:“女儿以为,与其被动地躲避,不如主动地防范。
与其只保全一人,不如倾尽全力,护住全家。”
“女儿斗胆,向父亲请缨!”她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请父亲将府中防疫之事,暂交女儿处置。
女儿有把握,能将时疫,挡在尚书府的大门之外!”
“胡闹!”刘氏立刻尖声叫道,“你一个未出阁的黄毛丫头,懂什么防疫?
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老爷,您可不能听她胡言乱语!”
沈尚书也有些迟疑:“清言,此事非同小可,你……”
“父亲!”沈清言打断了他,“女儿并非胡言。
女儿曾在一本古籍上,看过前人防治瘟疫的法子。
女儿愿将此法说与父亲听,由父亲来定夺,是否可行。”
然后,她便将自己前世从书本和见闻中学到的那些简易防疫知识,条理分明地说了出来。
“第一,严控出入。从即日起,封锁后门和侧门,只留大门通行。
府中下人,无故不得外出。必须外出的采买人员,需戴上厚布制成的口罩。
回府后,不准进入内院,需在门口临时搭建的棚子里,隔离观察一个时辰,沐浴更衣后,方可入内。”
“第二,内外消毒。每日用石灰水,泼洒在府门内外。
各院落,每日早晚,用艾草和醋,熏蒸一个时辰,以驱逐秽气。”
“第三,饮食洁净。府中上下,所有饮水,必须烧开后方可饮用。
所有食材,必须彻底煮熟。暂时停掉所有生冷菜肴。”
“第西,分发药包。
女儿知道一个简单的方子,用苍术、白芷、藿香等几味寻常药材,制成香包,让府中下人随身佩戴,可避邪气。”
“第五,有备无患。立刻清点府中粮仓和药库,若有不足,趁现在城中还未完全封锁,立刻派人补充采买。以备不时之需。”
她一口气说完了这五条。
每一条都具体,每一条都可行。
没有一句空话,全是实实在在的物理措施。
正厅里,一片寂静。
沈尚书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柔弱的闺阁少女,而是一个思路清晰、处事果断、颇有大将之风的指挥者。
这些法子,他闻所未闻,但细细想来,却又觉得极有道理。
隔绝,消毒,谨慎饮食……每一步,都似乎打在了时疫的软肋上。
刘氏也听傻了。
她完全无法反驳。
因为沈清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整个尚书府的安危着想。
她要是再坚持把沈清言送走,就显得她自私自利,居心叵测了。
“父亲。”沈清言再次开口,声音里充满了担当,“女儿知道,此事责任重大。
若有任何差池,女儿愿一力承担。
但若我们什么都不做,只盼着时疫自己过去,那才是真正的听天由命。
把全家人的性命,都交到虚无缥缈的运气手里!”
“好!”沈尚书猛地一拍扶手,站了起来。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儿,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芒。
“说得好!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自己争取!”
他走到沈清言面前,亲自将她扶了起来。
“清言,为父准了!从现在起,府中防疫之事,全权由你负责!
府里所有的人手和银钱,任你调配!谁敢不从,或阳奉阴违,你拿着我的令牌,可以首接处置!”
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了一块代表着他身份的玉牌,郑重地塞到了沈清言的手中。
刘氏和沈若薇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她们眼睁睁地看着,一场本可以置沈清言于死地的阴谋,竟然被她轻而易举地化解。
不但化解了,她还借着这场危机,一举夺得了远比管家权更重要、更显能力的“防疫大权”。
她们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尚书府,都在沈清言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转了起来。
府门前的石灰水每日都泼洒得白亮亮。
各院落里,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艾草和醋的味道。
下人们的腰间,都挂上了散发着药香的香包。
沈清言每日都亲自去各处巡查,检查消毒措施是否到位,嘱咐下人注意清洁。
她冷静而沉稳,有条不紊。
果然,几日后,一个负责采买的家丁,在隔离棚里发起了高烧。
沈清言得到消息,没有丝毫慌乱。
她立刻下令,将那个棚子彻底封锁,任何人不得靠近。
她又请来大夫,隔着门问诊,开了药方,让专人熬了药,从窗口递进去。
因为发现及时,隔离果断,这场潜在的巨大危机,被消弭于无形。
那个家丁在喝了几天药后,也奇迹般地退了烧。
而此时,京城里,己经有好几家官宦府邸,因为下人染病,导致阖府上下都被传染,闹得鸡犬不宁。
消息传到沈尚书耳中,他每次听完,都会看着在府中各处忙碌的那个纤细身影,
心中又是后怕,又是庆幸,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骄傲。
他知道,这个女儿,是他沈家的福星,是整个家族的守护神。
一场原本意在夺命的阴谋,最终,却成了为沈清言加冕的庆典。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重生宅斗!复仇虐渣打脸爽!(http://www.220book.com/book/UJW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