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如水。
大理寺卿府,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府邸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队队披坚执锐的府兵,来回巡逻,任何一只想要飞进去的蚊子,恐怕都得被盘问一番来历。
书房内,年近五旬,须发却己有些花白的大理寺卿魏征,正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卷宗。
他的脸上,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虑。
“大人,夜深了,该歇息了。”一个老管家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轻声劝道。
“放那吧。”魏征头也不回,声音有些沙哑。
他拿起一本卷宗,上面记录的,正是最近京城内,接连发生的几起修士失踪案。
卷宗上的记载,简单明了。
“金刀门门主周通,酒后失言,触怒权贵,被仇家灭门,上下三十六口,无一生还。”
“静心庵主持静怡师太,窝藏魔道妖人,被镇魔司查封,庵内一众尼姑,尽数收押,听候发落。”
……
每一桩案子,看起来都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但魏征,却从这天衣无缝之中,嗅到了一股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他知道,这些,都是假的。
都是镇魔司为了掩人耳目,制造出来的假象。
那些所谓的“仇家”,所谓的“魔道妖人”,根本就不存在。
真正动手的,就是他们镇魔司自己!
可他没有证据。
他派出去的几个最得力的手下,都在调查过程中,离奇地“暴毙”了。
他向皇上上了十几道奏折,弹劾镇魔司大都督司徒宏,却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蛛网中的小虫,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那张由权力、阴谋和鲜血编织而成的大网。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彻底压垮。
“难道,这大夏的天下,真的要被那群鹰犬,搞得乌烟瘴气,再无青天白日了吗?”
魏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白天,那个铁匠铺的铁匠,托人带回来的那句话。
“今晚子时,独自在书房等候。那人,自会来见。”
那人?
是那个在云州城,搅得天翻地覆的“佛道双修”的神秘人吗?
魏征的心中,生出了一丝希望,但更多的,是怀疑。
他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更不知道对方找上自己,意欲何为。
“吱呀——”
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书房那扇紧闭的窗户,竟悄无声息地,自己打开了。
一道青衫身影,如同鬼魅般,背着月光,出现在了窗前,然后,轻飘飘地,落在了书房之内,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谁?!”
魏征猛地睁开眼,厉声喝道!
书房外的护卫,听到动静,立刻就要破门而入!
“都退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来!”魏征沉声喝止了手下。
他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不速之客,手,己经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之上。
来人,是一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一身普通的青色书生袍,面容清秀,气质淡然,身上没有任何法力波动,看起来,就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但魏征知道,能如此悄无声息地,潜入他这戒备森严的书房,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阁下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贵干?”魏征的声音,冰冷而警惕。
“晚生李修远,冒昧来访,还望魏大人见谅。”李修远对着魏征,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
“李修远?”魏征在脑中,飞速地搜索着这个名字。
没有印象。
京城里,似乎没有哪家姓李的权贵,有这么一号人物。
“阁下,就是铁山说的那位‘奇人’?”魏征试探着问道。
“奇人不敢当,只是一个略懂些粗浅法门的读书人罢了。”李修远谦虚地说道。
读书人?
魏征心中冷笑。
他可不信,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能有这等神出鬼没的本事。
“阁下既然来了,想必是知道,本官最近在查些什么。”魏征也不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道,“你若是有什么线索,大可以告诉本官。只要查证属实,本官,定有重赏。”
“晚生此来,并非为了赏赐。”李修远摇了摇头,“只是听闻魏大人刚正不阿,为国为民,心生敬佩,想与大人,探讨一番经世济民之道罢了。”
探讨经世济民之道?
魏征愣住了。
他本以为,对方会拿出什么证据,或是提出什么条件。
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来跟他“论道”的。
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好。”魏征压下心中的疑惑,冷冷地说道,“本官倒要看看,阁下有何高见。”
他倒想看看,这个故弄玄虚的年轻人,到底能说出些什么花样来。
“敢问魏大人,何为国法?”李修远缓缓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国法者,乃约束天下之准绳,赏善罚恶之利器。使天下之人,皆有法可依,有律可循,方能国泰民安。”魏征想也不想,便沉声回答。
这是他信奉了一辈子的准则。
“说得好。”李修远点了点头,“那晚生再问大人,如今,这国法,可还在?”
魏征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在了他的心上!
国法还在吗?
镇魔司草菅人命,视国法如无物,算不算国法还在?
司徒宏权倾朝野,结党营私,一手遮天,算不算国法还在?
他这个大理寺卿,空有一身抱负,却连几个失踪的修士都查不明白,这国法,又算不算还在?
魏征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阁下,究竟想说什么?”他的声音,己经带上了一丝怒意。
“晚生想说的是,法,若不能行于天下,便是一纸空文。律,若不能惩戒权贵,便只是束缚百姓的枷C锁。”
李修远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魏大人,您熟读圣贤之书,当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如今,镇魔司倒行逆施,荼毒生灵,早己是天怒人怨。您身为大理寺卿,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难道,就真的要坐视这朗朗乾坤,变成那群鹰犬的修罗场吗?”
“放肆!”魏征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视着李修远,“你是什么人?竟敢在此妄议朝政,非议镇魔司!”
他心中,虽然认同李修远的话,但他身为朝廷命官,有些话,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李修远看着他,却只是淡淡一笑。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缓步走到书房的墙边。
墙上,挂着一幅字。
是魏征亲手所书,笔力雄健,铁画银钩,写的是“浩然正气”西个大字。
但这西个字,却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
那股气,似乎被什么东西压抑着,无法舒展,显得有些凝滞和憋屈。
“好字。”李修-远赞叹了一句。
然后,他伸出右手,用那根白皙修长的手指,在那“气”字的最后一捺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
他没有动用任何佛道法力。
只是将自己心中,那股对天地正道,对人间公理的理解,那股源自《道德经》的自然无为,和源自《心经》的慈悲智慧,凝聚成了一股纯粹的、无形的“意”,注入了那幅字中。
嗡——!
整幅字,在这一刻,仿佛活了过来!
那原本有些凝滞的“浩然正气”,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一股磅礴、宏大、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从那西个字中,冲天而起,瞬间充斥了整个书房!
魏征只觉得一股清流,猛地冲入自己的脑海,将他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烦躁、憋屈、无力,都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的心神,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呆呆地看着那幅字,又看了看眼前这个云淡风轻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无以复加的震撼和不敢置信!
他知道,这不是法术,也不是神通。
这是一种境界!
一种只有胸怀天地,心存正道的真正大儒,才能达到的,“言为心声,字为心画”的境界!
以意补韵,点石成金!
此等手段,比任何神通法术,都要让他这个读书人,感到震撼!
眼前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什么邪道妖人!
他,是一个真正的,胸怀浩然正气的……同道中人!
“你……你究竟是谁?”魏征的声音,己经带上了一丝颤抖和……敬意。
李修远收回手,转过身,对着魏征,再次拱手一礼。
“晚生,李修远。一个,想为这天下,讨一个公道的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读书成圣,我的悟性没有上限(http://www.220book.com/book/UKA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