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紫宸宫大殿。
朔风卷雪,如刀割面,殿前铜炉青烟袅袅,却压不住满堂肃杀之气。
苏婉立于阶下,素衣未饰,发间无簪,怀中无物,唯指尖微凉。
三日前,太子萧景行于晨膳后突感心悸,御医断为“心毒”,而其食盘中,竟有半块“山药小米糊”——正是苏婉所制。
贵妃立于凤位,紫袍华贵,唇角微扬:“苏氏,你以‘膳安三军’之功入主中枢,陛下亲赐‘五味监正’印,
可你竟恩将仇报,谋害皇嗣?!”
她抬手,指向殿角铁笼——
一名婢女跪于其中,面容惨白,正是苏婉近侍翠儿,己被屈打成招,供称:“奉苏娘子之命,于小米糊中下‘断肠草霜’。”
满朝哗然!
“苏婉竟敢毒害太子?!”
“她以膳结党,以味控权,如今连太子都不放过!”
“该诛九族!”
苏婉不惊,不惧,只凝视贵妃:“贵妃娘娘,若臣妇真要毒杀太子,
何必用自己日日所制之羹?”
她顿了顿,环视满朝:“真正的凶手,从不用自己的刀。”
皇帝萧承渊端坐龙椅,眉头紧锁。
他知苏婉以“云霞粥”救太子,以“安和宴”定边关,以“清露三叠”清帝心,
可如今,铁证如山,人证俱在。
“苏卿。”他声音低沉,“你若无罪,
可敢当庭自证?”
“臣妇敢。”苏婉声音平静,“请赐百物,臣妇以舌为证。”
满堂皆惊!
以舌试百物——此乃“味鉴极刑”,稍有不慎,便中毒而亡。
贵妃冷笑:“好!本宫便成全你!”
她命内侍抬上十盘奇物:
一盘“龙涎蜜”、一碟“断肠草粉”、一碗“腐心草汤”、一坛“曼陀罗酒”……皆剧毒之物,闻之头晕。
苏婉不退,执银针先试,再以舌尖轻触——
蜜甜中带腥,是“龙涎蜜”;草粉极苦,是“断肠草”;汤有腐臭,是“腐心草”;酒香如兰,是“曼陀罗”……
她一一辨出,毫无差错,舌尖微红,却无中毒之兆!
满堂寂静,唯闻呼吸如潮。
赵砚老泪纵横:“此非人力,是神技!”
苏婉抬眼,首视贵妃:“娘娘,真凶不在臣妇,而在您身边。”
她指向铁笼中婢女:“翠儿乃臣妇近侍,若真下毒,必经臣妇之手,
可臣妇所制之羹,皆亲自尝过,从无异样。”
她顿了顿,声音如钟:“请赐‘明心羹’,让真凶食后吐真言。”
贵妃冷笑:“荒谬!一碗羹,也敢审人?!”
皇帝却抬手:“准。”
苏婉命阿萝取来一锅“明心羹”——
以蜜蚁浆为基,取其天然微麻之感,扰人神志;
加金银花粉、淡竹叶灰,清热安神,使人放松戒备;
更在羹心,藏入极细的曼陀罗花粉——此物微量可致幻,令人吐露真言。
她将羹盛入素瓷碗,亲自捧至铁笼前,递与翠儿。
翠儿颤抖着接过,轻尝一口——
刹那,她如坠云雾,神志恍惚,竟喃喃自语:“……不是我……是贵妃命我……替她认罪……她说……若我不招……便杀我全家……”
满堂哗然!
苏婉不惊,只将羹转向贵妃贴身婢女红袖:“红袖,你也尝一口。”
红袖脸色骤变,欲逃,却被禁军按住。
她被迫食羹,三息之后,眼神涣散,竟嘶声:“……是……是贵妃命我……于太子羹中下毒……她……她怕太子登基……要立己子……”
她猛然抬头,指向贵妃,“是她!是她要杀太子!”
满殿死寂!
贵妃浑身剧颤,厉喝:“住口!你疯了!”
可红袖己失控,继续嘶喊:“她说……苏婉是先皇后转世……必须除之……所以……所以……”
“够了!”皇帝拍案而起,声如雷霆,“来人!将红袖押入天牢,严审其罪!”
他猛地盯向贵妃,“你,为何不辩?”
贵妃脸色惨白如纸,终于跪地:“陛下……臣妾……臣妾只是……”
“只是什么?!”皇帝怒极,“你欲杀皇嗣,诬陷忠臣,你还有脸称‘臣妾’?!”
他朱笔批下:“贵妃苏氏,谋害皇嗣,构陷忠良,
贬为庶人,禁足西宫,非诏不得出!”
满朝震惊!
贵妃掌宫三十年,权倾六宫,今日竟被贬为庶人!
而苏婉,立于阶下,素衣如雪,眸光如水,
以舌为证,以羹为审,洗清冤屈!
夜深,苏园灶火未熄。
苏婉独坐灯下,手中握着新制的“五味监正”印,指尖轻抚。
她想起现代法医学中一句:“真正的正义,不是复仇,而是让真相重见天日。”
而今,她以“明心羹”为剑,
己在这大齐,
斩断了贵妃的最后权柄。
她取出炭笔,在《冷宫录》末页,添新栏——
“清白录”。
她将“明心羹”详录:
材:蜜蚁浆、金银花粉、淡竹叶灰、曼陀罗花粉、蜂蜜、豆粉。
法:蜜蚁浆提神扰志;金银花、淡竹叶清热安神;曼陀罗花粉微量致幻,引人吐真言;蜂蜜调和,豆粉成形。
注:此非羹,乃“心狱之引”;以味为狱,以香为锁,以幻为审。
她轻语:
“世人道冤为刀,可你看——
我以蜜为引,以药为锁,以幻为审。
这一碗‘明心羹’,不只证清白,更在诛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