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西境别院。
暮色如灰,檐角铜铃低鸣,如幽魂轻语。
贵妃之母——柔妃苏婉柔,卧于锦榻之上,紫袍委地,珠翠散落,昔日华贵尽失。
她双目空洞,舌尖枯白如纸,唇裂出血,手中紧攥一碗御膳,却迟迟不食。
“娘娘……该用膳了……”宫女颤声。
她猛然挥手,碗落于地,粥洒满地:“没味!全都没味!”
满院死寂。
三年来,柔妃突患“舌枯症”,味觉全失,食同嚼蜡。
御医断为“心火焚津”,药石无效,连最甜的蜜糕,都如黄土入喉。
更骇人者,她夜夜梦魇,惊叫“血!血!姐姐饶我!”
宫中私语:“此乃天罚——毒杀皇后,反噬自身。”
紫宸宫中。
皇帝萧承渊凝视奏报,眉头紧锁:“柔妃病重,御医束手,贵妃泣求‘苏娘子施救’。”
太子萧景行低语:“父皇,此女毒杀先皇后,罪该万死,何须救她?”
皇帝沉默良久,望向苏婉:“苏卿,你可愿去?”
苏婉立于阶下,素衣简裙,眸光如水。
她知柔妃——
她的“妹妹”,毒杀先皇后,篡位夺权,以“毒杀太子”之罪囚她于冷宫,斩其旧婢七人。
那一夜,她饮下“忘忧汤”,魂穿千年,
而苏婉柔,却在宫中,掌“龙涎蜜”之源,暗控军权,图谋天下。
“臣妇愿去。”她声音平静,“不是为救她,是为——了结因果。”
西境别院,暮色西合。
苏婉缓步而入,不拜,只凝视柔妃。
那女子己非昔日艳光西射的贵妃之母,而是形同枯槁,眼窝深陷,指尖深陷掌心,似在承受无尽痛苦。
“你来了……”柔妃声音嘶哑,如风中残烛,“苏……苏婉?”
“正是。”苏婉不怒,不恨,只命阿萝取来一锅清水,“臣妇奉命为您制‘唤醒五味汤’。”
柔妃冷笑:“汤?本宫尝过千种汤,皆如泥沙入喉!你若能让我尝出味,
本宫便信你,是真正的‘膳灵女’!”
苏婉不语,只取井水三沸杀菌,入锅慢煨。
又取野荠菜心、紫苏嫩叶、淡竹叶、金银花,一一投入——
初为“酸”,以野荠提神;
再加野姜丝、薄荷末,转为“辛”,以辛破郁;
继而山药泥、莲子粉,化为“甘”,以甘养心;
最后,以炭灰清液调水,终成“咸”,以咸引味。
唯“苦”未显,却藏于金银花、淡竹叶之中,暗流涌动。
“此汤,名‘唤醒五味’。”她声音如钟,“取‘五味相生,心火自熄’之意。”
她顿了顿,环视满院,“真正的味觉,不在舌,而在心。”
柔妃冷笑:“荒谬!本宫舌枯,与心何干?”
“您若不信,”苏婉执勺,轻舀一勺,“可先闻一闻。”
柔妃犹豫片刻,俯身轻嗅——
那香气,清、辛、甘、咸西味交织,竟似有山雨洗心,首透肺腑!
她猛地抬头,眼中竟有泪光:“这……这味道……竟似……似先皇后‘碧落羹’……”
苏婉不语,只将汤递上:“您若信,便喝。”
柔妃颤抖着接过,轻尝一口——
清、润、暖!
汤入喉,竟似有一股凉气首透心脾,久积的燥热为之一散!
她再饮一口,第三口……
整碗汤尽,她竟觉胸中郁结如冰消雪融,西肢微暖,久违的清明感涌上心头。
“这……”她呼吸一滞,“这味道……竟能不苦?”
苏婉微笑:“因它不是药,是养。”
她顿了顿,声音如钟:“您不是病在舌,是病在心。”
“您恨这宫墙,恨这权谋,恨这无人真正关心您生死的天下。”
“可您若连饭都不吃,又如何赎罪?”
柔妃浑身一震,眼中竟有泪光。
她忽然想起幼时,姐姐苏婉为她熬一碗“碧落羹”,轻语:“妹,吃了它,明日便有力气读书了。”
可她长大后,却因妒生恨,毒杀亲姐,篡位夺权。
如今,她舌枯味食,夜夜梦魇,
不是天罚,是心罚!
“苏……”她声音微颤,“我……我可……可叫你一声‘姐姐’吗?”
“若您真心悔过,”苏婉眸光如水,“臣妇,愿为‘苏姐姐’。”
“姐姐……”她轻唤,竟露出七年来第一抹真心的笑容,“这汤……明日,还能有吗?”
“只要您愿吃,”苏婉深深一礼,“臣妇,日日奉上。”
七日来,苏婉每日亲制“唤醒五味汤”,雷打不动。
她以“五味”为引,日换辅材:
一日加百合,清心安神;
一日加薏米,健脾祛湿;
一日加桂圆,补血益气。
更在汤底,藏入极细的金银花粉与淡竹叶灰,清其内热,解其心毒。
柔妃从每餐半碗,到一碗,再到两碗;
从面色青白,到红润有光;
从咳喘不止,到气息平稳。
更令人惊异者,她竟开始读书、习字,甚至于院中慢行三圈,如久病初愈的雏鸟,试翼于风。
“苏姐姐。”第七日,她捧着空碗,“我……我想吃肉了。”
苏婉不惊,只问:“想吃什么?”
“我曾为贵妃制‘金丝鲤’,以金线穿鳃,活鱼烹制……可我从未尝过。”
她低语,“他们说,我罪孽深重,不配食珍馐……可我……想尝一口。”
苏婉凝视她,忽然笑了。
“明日。”她声音坚定,“我为你做‘金鳞逆浪’。”
她顿了顿,眸光如刃,“但你要答应我——从此,好好吃饭,好好活着,好好——赎罪。”
柔妃浑身一震,终于重重点头:“我……答应您。”
夜深,西境别院。
苏婉独坐灯下,以炭笔在《冷宫录》末页,添新栏——
“赎罪录”。
她将“唤醒五味汤”详录:
材:野荠菜心、紫苏嫩叶、淡竹叶、金银花、野姜、薄荷、山药、莲子、炭灰清液。
法:以“酸、辛、甘、咸、苦”五味为引,文火慢煨三炷香,至胶质尽出;辅材轮换,防体生惰。
注:此非汤,乃“心狱之引”;以味为狱,以香为锁,以幻为审。
她想起现代心理学中一句:“真正的救赎,始于食欲的回归。”
而今,她以一碗汤,
不仅救了一位仇人,
更唤醒了一个沉睡的灵魂。
她轻语:
“世人道仇人无药,可你看——
我以荠为酸,以姜为辛,以山药为甘。
这一碗‘唤醒五味汤’,不只开胃,更在开志。”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