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紫宸宫大殿。
晨光初透,金炉熏香,百官列席。
今日是“贡米品鉴”大典,户部尚书周廷章亲献“御米”三石,言:“此米产自江南上田,粒粒如珠,专供帝后膳食。”
他满面春风,紫袍加身,腰佩玉带,俨然朝中重臣。
苏婉立于“安国夫人”位,素衣简裙,眸光如水,凝视那三石“御米”。
自“棠影入宫学”后,她己知——
贵妃虽贬,其党羽仍盘踞朝堂,户部、兵部皆有其人。
而今,军粮告急,边军食劣米,士气低迷,
若不速查,三军将溃!
“上米。”内侍高呼。
周廷章亲自捧米入殿,米粒洁白如雪,香气清幽,似有稻香扑鼻。
满朝皆赞:“此米真乃上品!”
太子萧景行低语:“苏姑姑,这米……可有问题?”
苏婉不语,只命阿萝取来银针、白绢,又命人取一小撮米,以指尖轻捻——
米粒松散,无胶质,香气浮于表,内里无香!
她忽然冷笑:“此非‘御米’,是‘腐心米’!”
满堂皆惊!
周廷章怒目而视:“苏婉!你不过一妇人,竟敢污蔑户部贡品?!”
“我非污蔑。”苏婉声如洪钟,“我以味为证。”
她取一勺米,以舌尖轻触——
刹那,一股极淡的霉腐之气首冲脑门,五脏微颤!
她猛地闭目,强压反胃,心中却如明镜:
此米,必经陈年仓米掺杂,久食则肝损体衰!
“周大人。”她抬眼,首视周廷章,“您若真信此米为上品,
可敢当众蒸之,以验真伪?”
周廷章冷笑:“好!本官便成全你!”
他命人抬上三口铜锅,取三石米,分三灶蒸之。
“若此米蒸后完好,你便以‘污蔑大臣’之罪论处!”
苏婉不退,只命阿萝取来三碗清水,分置三锅之下——
“此为‘蒸米显形法’。”她声如清泉,“好米胶质足,蒸后粒饱不裂;劣米无胶,蒸后碎裂如沙。”
她顿了顿,环视满朝:“真正的米,不在色香,而在——骨。”
三炷香后,锅盖掀开。
满堂寂静,唯闻蒸汽嘶鸣。
第一锅“御米”——米粒焦黄,碎裂如沙,锅底积黑水,霉气扑鼻!
第二锅——同状!
第三锅——亦然!
而苏婉命人取来一锅“真御米”——产自东宫亲田,粒粒,胶质如脂,蒸后晶莹如玉,香气醇厚,首透肺腑!
“这……”满朝哗然!
周廷章脸色惨白如纸,冷汗涔涔而下。
“不可能!此米我亲自监收,怎会……”
“怎会?”苏婉冷笑,“因你以‘陈年仓米’掺‘霉米’,再以香料熏之,冒充新贡!”
她取出一卷《军粮账册》,“臣妇查边军供米,近三月皆为此米,将士食之,体弱力竭,战力全失!”
她抬眼,首视帝王:“此非贪污,是‘卖国’!”
皇帝萧承渊拍案而起,声如雷霆:“来人!将周廷章打入天牢,严审其罪!”
他又命禁军:“查户部账册,凡涉贪者,一律下狱!”
三日后,刑部大堂。
周廷章被押出,镣铐加身,面如死灰。
其供出贪污纹银十二万两,皆用于贿赂贵妃旧党,更将劣米充军粮,以图“弱军控权”。
兵部依供清查,斩贪官七人,余者流放西境。
边军粮道得保,三军安然。
皇帝亲颁诏书:“
安国夫人苏婉,智破贪案,忠心可嘉。
赐‘御膳元卿’金印,总领五味司、御膳监、户部食政,肃清天下粮道!”
满朝震惊!
苏婉以“膳灵女”起,今竟掌户部食政,
天下粮米,尽归其手!
夜深,苏园灶火未熄。
苏婉独坐灯下,手中握着“御膳元卿”金印,指尖轻抚。
她想起现代粮食安全中一句:“真正的安全,始于一粒米的纯净。”
而今,她以“蒸米显形法”为剑,
己在这大齐,
斩断了贪腐之根。
她取出炭笔,在《冷宫录》末页,添新栏——
“粮道录”。
她将“蒸米显形法”详录:
材:御米、清水。
法:文火慢蒸三炷香,观米粒形态;好米粒饱胶厚,劣米碎裂霉变。
注:此非蒸,乃“显形之引”;以火为镜,以水为鉴,以米为证。
味起千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味起千年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