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冷宫残院。
朔风卷雪,如刀割面,残瓦覆霜,蛛网如纱。
苏婉立于井边,素衣未饰,发间无簪,指尖微凉。
自“味破贪案”后,她己掌户部食政,天下粮道尽归其手。
可她心中无半分喜意,
唯有未竟之业。
她知,若要正名,若要翻案,
便需铁证。
非口供,非密信,
而是——先皇后的遗骸。
那夜,她梦回千秋,见凤袍染血,井底七婢哀嚎,
而今,她要——
亲自,掘出真相。
“娘娘……”阿萝捧来长绳、火把、油布衣,“井深十丈,腐臭扑鼻,恐有蛇鼠……”
“我知。”苏婉声音平静,“可若我不下,
谁来为她,闭眼?”
她命阿萝于井口系绳,又取火把一支,咬于口中。
深吸一口气,沿绳而下。
井壁湿滑,青苔斑驳,腐臭扑面,如地狱之息。
至五丈,水声渐近;至七丈,水己及腰,黑如墨汁,寒入骨髓。
她屏息,潜入水中——
黑暗如渊,伸手不见五指,唯有火把在水下微光,映出井底碎石、枯骨、残布。
她以手摸索,指尖触到一物——
半块玉佩!
青金为质,金丝纹路如星河,上刻“齐元三年,赐卿千秋”八字,
正是她随身玉佩的另一半!
她心头剧震,继续摸索,忽触到一节指骨,骨节修长,指根处有一极小金环——
先皇后生前,曾戴金丝指环,为月羌王族信物!
“找到了……”她喃喃,泪与冰水交融,“姐姐……我找到你了……”
她以油布包玉佩、指骨,缚于胸前,沿绳而上。
三日后,太医院。
太医令亲验玉佩与指骨,以银针试骨灰,针尖泛青灰;
又取指骨残肉,以“五味相生”法辨之——
“此骨,生前食紫苏、金银花、豆豉清汁,与先皇后膳食完全吻合!”
他猛然跪地:“回陛下,此正是开国皇后遗骸!”
满朝哗然!
皇帝萧承渊凝视玉佩,指尖轻抚“齐元三年”西字,眼中竟有泪光。
他忽然想起——
先皇后主持“千秋宴”,次日暴卒,苏婉柔继为贵妃,禁“千秋宴”。
而今,遗骸现于冷宫井底,
非病亡,是谋杀!
“苏卿。”他声音低沉,“你可愿——
为先皇后,请平反?”
“臣妇愿。”苏婉声音平静,“非为私仇,为正道。”
她取出一卷《平反书》,朱批“血案昭雪”西字,“请陛下重审‘元年毒案’,还先皇后清白,诛真凶苏婉柔之族!”
七日后,紫宸宫大殿。
皇帝亲颁诏书:“
查先皇后苏氏,非病亡,乃被贵妃之母苏婉柔毒杀,沉尸冷宫井底。
今遗骸现,铁证如山,特为先皇后平反,追谥‘明德皇后’,建陵立庙,岁岁祭之!”
又命禁军:“查苏婉柔一族,凡涉谋逆者,一律下狱!”
满朝震动!
贵妃虽贬为庶人,闻讯吐血三升,昏厥于西宫。
其党羽七人自尽,余者流放西境。
夜深,冷宫残院。
苏婉立于井边,手中捧着“明德皇后”牌位,指尖微颤。
她命阿萝设案,将玉佩、指骨置于牌位前,又取“归魂宴”十二道菜,一一陈列。
“姐姐。”她声音如钟,响彻残院,“我回来了。”
“你死于亲妹之手,我活于冷宫血夜;
你魂归未来,我命返千秋。”
“今日,我以味为棺,以火为墓,葬你之恨,葬我之怒。”
她抬手,将青金玉佩投入火中——
玉遇高温,竟发出极淡蓝光,金丝纹路如星河流转,旋即碎裂,化为灰烬。
“从今往后,
我不是苏婉柔的仇人,
我是大齐的‘味道’守护者!”
忽而,风起!
雪停,云开,月光如霜,洒落残院。
那十二道菜的灰烬,竟随风而起,如纸蝶飞舞,盘旋于破殿上空,久久不散。
更奇者,灰烬中似有极淡香气,非焦非臭,而是紫苏清气,如魂低语。
阿萝浑身剧颤,跪地叩首:“娘娘!您看!魂……魂在回应!”
苏婉不惊,只凝视那飞舞的灰烬,如见先皇后白衣如雪,立于风中,含笑点头。
“她……”她喃喃,“她终于……安息了。”
夜深,苏园灶火未熄。
苏婉独坐灯下,手中握着新制的“御膳元卿”印,指尖轻抚。
她想起现代历史中一句:“真正的正义,是让死者活在生者的记忆里。”
而今,她以“旧井藏骨”为证,
己在这大齐,
将冤魂,升华为忠魂。
她取出炭笔,在《冷宫录》末页,添新栏——
“平反录”。
她将“旧井藏骨”详录:
事:于冷宫井底捞出半块凤佩、女性指骨。
太医鉴定,为先皇后遗骸。
上书平反,追谥“明德皇后”。
云小浅nice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