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七年腊月十六,辰时初鼓。
御膳堂正门落钥,铜锁重逾十斤,钥上缠五色丝——红为火,黄为土,青为木,白为金,黑为水。
苏婉立于阶下,素衣乌氅,腰间佩“五味监正”铜印,指尖托一盏青釉小灯。
灯焰寸许,照得她眸色深不见底。
“自今日起,御膳堂闭户七日。
除我之外,任何人不得入厨。
违者,斩。”
声音不高,却如冰刃划过雪面,百官噤声。
众目睽睽之下,她亲手阖门,铁锁落下,一声闷响,震得檐角积雪簌簌而落。
闭门后第一日,寅时三刻。
御膳堂内只燃一炉,炉上铜釜清水三升,水纹如镜。
苏婉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枚小小雀卵,蛋壳莹白,微透青纹。
她以银刀划破指尖,血珠滚落,滴入釜中,清水顿时晕开一圈淡红。
“天地初开,混沌未分,以血为引,以清为界。”
她低声念诀,声音在空旷厨堂内回荡,似与千年前的先皇后重叠。
血晕渐散,水色澄澈如初。
她取雀卵,轻敲顶端,剥出一隙,蛋清如月,蛋黄似日,缓缓滑入水中。
蛋清遇热,凝成一轮白月;蛋黄浮动,悬于月心,如旭日初升。
釜中汤面,顿现“日月同辉”之景。
窗外,百姓闻香而来,围御膳堂三重。
香气清冽,似雪后松林,又似春夜梨花。
有人低声惊呼:“神宴将临!”
苏婉静坐釜前,指尖微颤。
她想起七日前,铜印血契初成,祁修隔着千年传来的声音——
“千秋宴补味,需七日七夜,味味归真。
第一味,须返混沌,方可再开天地。”
返混沌,即返本心。
她闭上眼,七年来血与火、病与饥、权与谋,如潮水涌来——
冷宫产女的雪夜,
江南疫地的哭嚎,
边关黄沙里的铁骨刀声……
诸般景象,皆化为一缕清气,沉入釜底。
再睁眼,她眼底己是一片澄明。
“天地初开,人心亦开。”
御膳堂外,百姓越聚越多。
有人捧钵,有人持香,有人跪地叩首。
香气飘出三里,连守城兵卒也忍不住探头张望。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昔年先皇后千秋宴,也不过如此!”
“苏监正闭户七日,莫非真要重演千年神宴?”
议论声中,一老妪忽地跪地,双手合十:
“只求神宴之后,再无饥疫!”
香气虽清,却惊动了暗处。
西狄残党潜伏京中,闻香色变——
“千秋宴若成,味域再稳,我辈永无翻身之日!”
当夜,黑衣人翻上御膳堂屋脊,刀尖挑落瓦片。
瓦片未落,己被一道银光击落——
银蝉破空,钉入黑衣人脚踝。
苏婉立于廊下,声音轻如雪落:
“七日之内,敢近厨堂者,杀无赦。”
次日卯时,苏婉换釜。
新釜中置黑麦、白盐,以文火慢炒。
麦香渐起,盐粒微融,黑白交融,似阴阳初判。
她割第二指血,血落釜中,麦香顿敛,化作一缕幽兰。
窗外百姓再聚,香风更远。
有人低声道:“第一日清如雪,第二日幽如兰,不知第三日,又是何香?”
七日之期尚远,香气己飘遍京师。
御膳堂紧闭的门扉后,苏婉静坐如禅。
铜印横陈,玉符微温,雀卵、黑麦、幽兰……
一味接一味,皆是她七年血路的缩影。
她闭上眼,轻声道:
“七日之后,味成,人归。”
雪落无声,香气不散。
百姓跪地,百官屏息——
只待七日,只待千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味起千年(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