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西年腊月初八,离千秋宴正日仅剩七日。
京城连日阴霾,暮色未合,风己如刀。御膳堂后殿灯火通明,铜漏三声,苏婉披氅立于案前,指间把玩着最后一页宴谱——第七味“九转黄鱼”。
纸上墨迹犹湿:东海寒礁,三年一尾,九蒸九曝,回甘九转。
此鱼若失,宴谱即崩,时空锚点亦将动摇。
忽有急蹄踏雪而来。
“报——!”
传令校尉滚鞍下马,半身血污,声音嘶哑,“九转黄鱼船队于淮安段被劫,护船三十八人阵亡十二,鱼失其一!”
雪片落在校尉肩头,瞬间化红。
苏婉指尖一紧,宴谱边角碎出一道裂痕。
她抬眼,眸色深如子夜——劫鱼者,意在毁宴,更在毁锚。
赵砚连夜入宫。
鬓发霜白的老人,步履却比寒风更急。
“东海黄鱼,今岁只得九尾,失一尾,宴缺一味,味域不稳。”
他摊开舆图,指节敲在淮安渡口,“西狄残刃、盐商旧党,皆有可能。前者欲乱民心,后者欲挟物以令诸侯。”
苏婉却未接图,只问:“江鲈几何?”
赵砚一愣:“太湖夜捕,可得百尾,然味淡,难替黄鱼。”
苏婉轻抚铜印,声音冷而稳:“味不欺人,人自欺。黄鱼以九转回甘,江鲈以鲜制胜。甘鲜同源,何分贵贱?”
子正,御膳堂炉火重燃。
三口铜釜排作“品”字,一釜煮水,一釜蒸鱼,一釜熬蜜。
苏婉立于正中,玄衣窄袖,腰间银蝉微颤。
她先取江鲈百尾,活杀现烹。
刀起鳞落,背脊剖开,以雪水浸血,去土腥。
再以陈年龙涎蜜三滴,温水化开,蜜香蒸腾,如雾裹龙鳞。
云小浅nice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赵砚在旁,眉心紧蹙:“龙涎蜜价逾黄金,且味烈,恐掩鱼鲜。”
苏婉不语,只以铜勺轻点蜜汁,落于鱼腹。
蜜触鱼肉,竟凝成极薄一层金衣,封其汁,锁其鲜。
她又取紫苏叶、雪莲子、微火熏炙,使江鲈骨肉生香。
火候既到,揭釜,香气透窗,首飘三里。
赵砚尝一口,先甘后鲜,尾韵回甘,竟与九转黄鱼七分神似,不由长叹:“化险为味,唯你一人。”
卯初,试味官十人至。
白玉碗排作雁行,江鲈羹盛其中,汤清如镜,鱼色金黄。
第一口,甘;第二口,鲜;第三口,回甘如潮。
十人齐跪,高呼:“神味!”
御史中丞刘靖,昔年曾以“鹿胎羹”媚上,此刻面色如土。
苏婉却未看他,只抬手,以铜印压纸,朱批八字:
“味在人在,味失人亡。”
未成,却未安。
夜半,御膳堂屋脊黑影闪动。
西狄细作携火油、毒粉,欲毁釜。
苏婉早设伏,银蝉破空,钉入细作脚踝。
细作跪地,牙间毒囊己破,黑血涌出。
苏婉以“清心茶”灌之,逼出真言:
“西狄王欲以‘缺味’乱民心,再犯边关。九转黄鱼,不过第一子。”
苏婉以铜印击案,声如晨钟:
“味不欺人,人亦不负味。敢犯味域者,杀无赦。”
第七日黎明,江鲈入宴,香气透城。
百姓跪地,呼“活命汤”。
苏婉立于御膳堂前,轻声道:
“味不欺人,人亦不负味。”
雪落无声,香气不散。
千秋宴,终得圆满。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