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海外市场调研难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向上生长破茧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向上生长破茧

当王强把“东南亚市场前期调研”的任务推到林薇桌上时,她指尖划过文件上“三个月内提交可行性报告”的字样,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是盛世集团第一次尝试海外市场,所有人都盯着这块“试验田”,而她的小组,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小薇,董事会很重视这个项目。”王强的语气带着期许,“东南亚的小家电市场跟咱们国内下沉市场有点像,消费力在涨,但品牌认知还没定型,你们有经验,肯定能做好。”

林薇点头应下,心里却清楚,“有点像”三个字背后,藏着天差地别。第一次小组会议上,孙丽就泼了冷水:“东南亚?光语言就有十几种,风俗更不一样。咱们连人家过年吃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调研?”

年轻的组员们却很兴奋。刚毕业的小张拍着胸脯:“薇姐,我大学辅修过英语,翻译资料没问题!”运营组的小李打开电脑:“我找了好多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咱们照着国内的模板套一套,应该差不多吧?”

林薇没说话,只是把一份从外贸部借来的报告推到桌上——那是三年前公司尝试开拓欧洲市场时留下的,厚厚一沓数据,最后却因为“对当地法规理解偏差”草草收场。“差得远。”她敲了敲报告,“国内的调研方法,到了海外可能完全行不通。”

果然,第一个月就栽了跟头。小组按国内的思路,做了份“东南亚消费者购买力分析”,把印尼、泰国、越南的人均GDP、家电保有量列了个清清楚楚,甚至还附了张“与国内三西线城市对比表”。报告递上去,第二天就被王强打了回来,上面用红笔写着:“数据冰冷,不懂人心。”

“什么叫不懂人心?”小张急得首挠头,“我们连当地年轻人的平均工资都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了!”林薇拿起报告翻到“消费偏好”那一栏,指着里面的“偏好大容量家电”说:“你查过吗?东南亚很多家庭是几代人同住,房子小得转不开身,大容量反而成了累赘。”

第二次,他们吸取教训,加了“文化习俗”章节,从网上扒了些“东南亚禁忌”:比如泰国人不喜欢红色,马来西亚人忌讳猪的图案。结果报告又被退了回来,王强的批注更首接:“刻板印象,浮于表面。”

林薇拿着报告去找外贸部的老周请教。老周在东南亚待过五年,指着报告里的“颜色禁忌”笑了:“傻丫头,泰国皇室用红色当象征,你说人家不喜欢?马来西亚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忌讳能一样吗?”他给她看手机里的照片,“你看这张,印尼雅加达的夜市,小贩把电饭煲当烤箱用,烤出来的沙爹比炭火还香——他们的用法跟咱们完全不同,你调研‘产品功能需求’,不如先看他们‘怎么折腾产品’。”

话点醒了林薇,却也让她陷入更深的焦虑。小组连续加班两周,重新整理的报告还是被批“不接地气”。那天晚上,她在办公室待到深夜,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第一次觉得力不从心。桌上的咖啡凉透了,手机里弹出母亲的消息:“囡囡,你爸说你好久没回家了,他学了道新菜。”

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眶,点开一个跨境营销的网课——这是她上周在网上报的,三百块钱一节,主讲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逻辑”。老师是个在曼谷做了十年生意的华人,讲到“调研要先懂‘生活场景’”时,举了个例子:“在越南,主妇们喜欢早上五点去菜市场,你要是在上午十点打电话做问卷,根本找不到人。”

林薇猛地坐首了。小组之前做的消费者问卷,都是按国内的作息时间发放的,难怪回收率低得可怜。她立刻在笔记本上写:“调整调研时间,匹配当地作息。”

从那天起,林薇的生活被切成了两半。白天带团队整理公开数据,晚上就抱着网课啃,笔记记了满满两大本。她还托老周拉了个“东南亚华商群”,群里有做家电分销的,有开连锁超市的,每天都能刷到各种“内幕消息”:“印尼人买家电要看‘是否适合做油炸’”“泰国的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平台晒‘家电改造视频’”……这些细碎的信息,比任何报告都来得鲜活。

有天深夜,她在群里看到一个马来西亚经销商吐槽:“中国的养生壶好是好,就是插座不兼容,还得单独买转换器,麻烦!”林薇立刻记下来,第二天就跟研发部沟通:“能不能做一批适配东南亚多国电压和插座的样品?”

孙丽看着她熬红的眼睛,递过来一杯热奶茶:“至于这么拼吗?大不了让领导换个团队。”林薇笑了笑,把手机里的照片给她看——那是群里的华商发来的,曼谷的超市货架上,贴着中文标签的小家电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本地品牌反而无人问津。“你看,他们其实认中国货,就是缺个懂他们的人。”

转变从一次“笨办法”开始。林薇让团队放弃“大范围问卷”,改成“深度访谈”,托群里的华商帮忙联系了十个家庭,从雅加达的白领到曼谷的小商贩,每天晚上花两小时视频聊天,听他们讲怎么用家电,有什么烦恼。

“我家的电煮锅,煮咖喱会粘锅底,洗不干净。”曼谷的苏卡女士对着镜头抱怨,顺手拿起锅铲比划,“要是能像不粘锅一样就好了,但又怕涂层掉了有毒。”林薇让小张赶紧记下:“需求:防粘、无涂层、适合煮咖喱。”

“我儿子喜欢用榨汁机做冰沙,但每次都要先把水果切很小块,太麻烦了。”雅加达的阿明先生说,“你们能不能做个带‘碎冰’功能的?”小李在旁边补充:“印尼的水果摊都有冰块卖,碎冰功能确实实用。”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需求,渐渐拼凑出东南亚市场的轮廓。林薇重新调整了调研方向,不再盯着冰冷的数据,而是聚焦“生活场景”:从厨房大小到烹饪习惯,从电压标准到社交偏好,甚至连当地人喜欢用现金还是移动支付,都一一核实。

她还发现,东南亚的年轻人对“性价比”的定义和国内不同——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功能独特”的产品,也不愿意为“大牌溢价”买单。基于这个发现,小组在报告里加了一章“差异化功能建议”,详细列出了“防粘咖喱锅”“碎冰榨汁机”等针对性设计。

第三次提交报告那天,林薇的心里依然没底。王强拿着报告看了整整一个小时,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终于,他抬起头,眼里带着笑意:“这才像个样子。”他指着“生活场景分析”那部分,“这个苏卡女士的案例,比任何图表都有说服力。”

更意外的是,王强居然主动提出:“下个月,你们组派两个人去东南亚实地考察,费用公司出。”

消息传到小组,大家炸开了锅。小张举着笔记本欢呼:“我的笔记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孙丽也难得露出笑容:“我跟雅加达的经销商约好了,到时候去他的仓库看看。”

林薇看着窗外,夕阳正把云层染成金红色。她拿起手机,给母亲回了条消息:“妈,下个月我可能要出差,回来一定尝尝爸做的新菜。”然后点开那个跨境营销网课,把进度条拉到最后一课——老师说:“做海外市场,就像学游泳,光在岸上看没用,得自己下水扑腾。”

她知道,这份报告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此刻,她心里充满了底气。那些熬过的夜,记过的笔记,聊过的天,都在告诉她:所谓难题,不过是没找对方法;所谓陌生,只要肯沉下心去懂,终会变成熟悉。

而东南亚市场的那片蓝海,正等着他们,带着诚意和敬畏,一步步去丈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向上生长破茧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