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百叶窗,在会议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薇捏着那份修改了七遍的海外市场调研报告,指腹被粗糙的纸边磨得有些发红。桌对面,王强和董事会的几位元老正逐页翻阅,空气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每一秒都像在熬煮。
“这里,”董事长突然用手指点了点报告的第18页,“东南亚家庭的厨房平均面积数据,来源是哪里?”
林薇的心猛地一紧,随即定了定神:“是我们托曼谷大学的社会学系做的抽样调查,覆盖了泰国、印尼、越南三个国家的200个家庭,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这是原始数据和调查方法说明,您可以过目。”她从文件夹里抽出附件递过去,纸张边缘因为反复翻阅己经有些卷翘——为了这组数据,小张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核对样本,连梦里都在念叨“平方英尺换算平方米”。
董事长接过附件,镜片后的目光在数据和说明间来回移动。林薇的后背渐渐渗出细汗,耳边仿佛又响起前几次被驳回时的话语:“数据不够扎实”“调研方法太粗放”。她悄悄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孙丽,对方正紧张地攥着笔,指节泛白——这些天,孙丽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报告上,不仅整理出东南亚各国的家电进口关税细则,甚至连当地经销商的回款周期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个‘防粘咖喱锅’的设计建议,挺有意思。”王强突然开口,指着报告里的产品构想图,“你们怎么想到的?”
提到这个,林薇的语气轻快了些:“是曼谷的苏卡女士告诉我们的,她每天都要煮咖喱,普通锅具容易粘底,清洗起来很麻烦。我们和研发部沟通后,发现可以用蜂窝纹无涂层技术解决这个问题,既符合当地的烹饪习惯,又能避开他们对‘化学涂层’的顾虑。”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找了当地的厨具厂打听,这种工艺在东南亚的生产成本可控,溢价空间能达到30%。”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董事长忽然笑了:“你们这报告,终于有了‘人味儿’。”他把报告推给身边的人,“前几次像本字典,全是字儿,看不懂;这次像本故事书,知道人家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林薇心里的紧张。她看到王强悄悄朝她竖了个大拇指,孙丽也长长地舒了口气,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扬。
“通过。”董事长在报告的最后一页签下名字,笔锋遒劲有力,“下周一,把具体的市场进入方案报上来。东南亚这块市场,就交给你们小组牵头。”
走出会议室时,林薇感觉脚下像踩着棉花。孙丽突然拍了她一把,力道比平时重了些,语气里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行啊你林薇,没看出来,研究起咖喱锅来还挺像回事!”
“是大家一起使劲的结果。”林薇笑着揉了揉被拍的胳膊,“晚上我请客,想吃什么随便点!”
团队聚餐选在公司附近的一家火锅店,咕嘟咕嘟的红汤冒着热气,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小张举着杯子站起来,脸红得像虾子:“薇姐,我以前觉得海外市场就是数字和图表,是你让我知道,原来调研还能跟苏卡女士聊她们家的厨房,这种感觉……挺奇妙的。”
“我以前总觉得你太年轻,镇不住场子。”孙丽端起果汁,难得正经地说,“但这次我服了。你熬夜看网课的时候,我看见了;你托人找那些华商聊天的时候,我也看见了。这报告能过,不是运气,是你应得的。”
林薇心里一热,刚想说什么,小李突然掏出手机:“对了薇姐,那个马来西亚的经销商刚才发消息,说看到我们的报告里提到适配当地插座的设计,特别感兴趣,想提前预定一批样品!”
“真的?”大家顿时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说要赶紧联系工厂打样,有人说要算算海运的时间,还有人提议顺便调研下当地的物流成本。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林薇忽然想起三个月前,第一次开海外调研会时,大家还一脸茫然,连东南亚有几个国家都说不全。
这三个月,像一场漫长的爬坡。他们曾对着满屏的泰语、印尼语发愁,小张硬是用翻译软件一个词一个词地啃完了当地的电商平台规则;他们曾为了核实一个关于宗教节日的习俗,打越洋电话找到曼谷的寺庙住持,孙丽拿着笔记本记了整整三页;他们甚至因为时差,凌晨三点爬起来和雅加达的消费者视频,听对方讲怎么用榨汁机做沙冰,会议室里的咖啡杯堆成了小山。
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像一颗颗石子,最终铺成了通往“通过”的路。
聚餐结束时,孙丽悄悄把林薇拉到一边,塞给她一个U盘:“这是我整理的东南亚经销商通讯录,都是以前跑外贸时认识的靠谱人,你拿着用。”她顿了顿,又说,“下周去实地考察,我跟你一起去。那些地方我熟,能帮上忙。”
林薇握着温热的U盘,看着孙丽转身离开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的“领导能力”,从来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在大家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团队退缩时,能带头往前冲;在每个人都觉得“做不到”的时候,用行动告诉他们“再试试”。
第二天一早,林薇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翻到了最初那份被驳回的报告。上面满是红色的批注,字迹刺眼,却也像一面镜子,照出当时的稚嫩——那时候,他们以为海外市场和国内一样,只要把数据堆够了,就能找到答案;首到碰了壁才明白,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脾气,你得俯下身子去听,去看,去感受,才能摸到它的脉搏。
她把这份报告放进抽屉的最底层,上面压着新通过的那份。两份报告放在一起,像一个清晰的注脚,记录着她和团队的成长。
王强路过办公室,敲了敲门:“在想什么呢?”
“在想下一步的方案。”林薇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们打算先从泰国、马来西亚入手,这两个国家的华人多,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高,而且经销商资源也比较成熟。样品打样的事,我己经联系了工厂,下周去实地考察的时候,正好带过去让他们试试。”
“思路很清晰嘛。”王强笑了,“看来这三个月没白熬,不仅通过了审核,还真把海外市场的门摸到了。”
林薇笑了笑,指尖划过报告上“本地化”三个字。这三个字,曾让她头疼不己,如今却成了最踏实的底气。她知道,通过审核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无数的难题在等着——比如怎么应对当地的贸易壁垒,怎么和本土品牌竞争,怎么把样品的好评变成实实在在的订单。
但她心里一点也不慌。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愿意凌晨三点爬起来开会的团队,有从“对手”变成“战友”的孙丽,有那些在海外市场默默伸出援手的华商,更有这三个月积累的经验——那些关于“尊重差异”“拥抱未知”“沉下心做事”的道理,比任何报告都来得珍贵。
窗外的阳光正好,林薇翻开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东南亚市场进入方案——第一步,听懂他们的语言,不止是说话的语言,更是生活的语言。”
笔尖划过纸张,留下清晰的字迹,像一个郑重的承诺。她知道,海外市场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他们能让盛世集团的产品,真正走进那些陌生又充满活力的家庭,让“中国制造”不止是一个标签,更是一份懂生活的心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