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渔背着“粮草”回到家,天刚擦亮。她像做贼似的溜进门,赶紧把门闩插好。弟妹们还在熟睡,小脸红扑扑的。
她轻手轻脚地把宝贝疙瘩拿出来:五斤黄澄澄的玉米面,小半罐子凝固的、散发着荤香的猪油,还有那两块厚实的粗布。她把玉米面和猪油罐子小心翼翼地藏进墙角一个破瓦缸里,用些破麻布烂草盖得严严实实。粗布则塞到了炕席底下。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心落回了肚子里。
有了粮,有了油,苏渔的底气前所未有的足。当天早上,她就奢侈地舀了小半碗玉米面,又用筷子尖挑了一丁点儿猪油,混着挖来的野菜,煮了一锅稠糊糊的野菜玉米粥!那猪油的香味儿一飘出来,几个小的鼻子都抽抽起来了。
“姐!好香啊!”苏小梅揉着眼睛从炕上坐起来,小石头更是首接爬过来,扒着灶台边眼巴巴地瞅着锅里。
苏渔笑着,把粥盛出来,又在每人碗里滴了一滴珍贵的灵泉水。她不敢多放,怕效果太明显惹人注意,但这点也足够了。
“来,都吃,吃饱饱的!”苏渔招呼着。
那一顿饭,是苏渔重生以来,吃得最香、最踏实的一顿。玉米面的香甜混着猪油特殊的荤香,还有野菜的清爽,再加上灵泉水那微不可查的滋养,一碗热乎乎的糊糊下肚,感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和了,力气也回来了。
吃完了饭,苏渔又烧了锅热水,把苏小梅和小石头拉过来,用剩下的热水仔细地给他们擦洗了脸和脖子,还用破梳子沾了点水,把他们乱糟糟的头发尽量梳整齐。苏强也自己把自己收拾干净了。
家里没镜子,苏渔就用破瓦罐里的水当镜子照。水影里,几个孩子虽然还是瘦,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但小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不再像鸡窝,眼神也有了些神采。尤其是喝了灵泉水调养的粥之后,那点菜色褪去了不少,透出点健康的红润。
“嗯,这才像样!”苏渔满意地点点头。她自己也是,虽然衣服破旧,但收拾得利利索索,腰杆挺得笔首。
可他们姐弟几个这焕然一新的模样,在死气沉沉、人人面黄肌瘦的红崖村,那就太扎眼了!
苏渔带着苏强去自留地干活,路上碰到几个同样去上工的婶子。
“哟,小渔啊,强子,这…气色不错啊?”一个姓赵的婶子上下打量着他们姐弟,眼神里充满了探究。苏渔家啥情况谁不知道?爹娘没了,穷得叮当响,咋突然看着不一样了?
“是啊是啊,”另一个快嘴的二婶接话,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苏强洗得发白的衣领上扫来扫去,“瞧瞧这衣裳,洗得真干净!小渔丫头能干啊!”那语气,怎么听怎么不对味儿。
苏渔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挤出个腼腆的笑:“赵婶,二婶,瞧你们说的,还不是饿得没力气,强撑着拾掇拾掇,怕招病气儿。俺家能有啥啊,就靠点野菜糊糊吊着命呢。”她边说边故意咳嗽了两声,还拉了拉苏强,让他显得蔫一点。
这话半真半假,倒是暂时堵住了婶子们的嘴。她们打着哈哈走了,但那眼神里的怀疑和探究可一点没少。
这闲话就像长了翅膀,没半天功夫就在村里小范围传开了。
“哎,你看见苏渔家那几个娃没?邪门了,看着没那么黄了!”
“是啊,衣服也干净,不像以前跟泥猴似的。”
“他们家哪来的力气拾掇?还有,我好像闻着点油腥味儿……”
“别是……偷的吧?”
“嘘!别瞎说!让人听见!”
这些话,自然也有那“好心人”拐弯抹角地传到了王翠花耳朵里。
王翠花这两天正憋着一肚子邪火呢。被苏渔那小蹄子顶撞,还被村长当众训斥,脸都丢尽了。一听到这闲话,她那三角眼立刻亮了,像嗅到腥味的猫。
“偷?”王翠花一拍大腿,唾沫星子差点喷了来传话的二婶一脸,“我看八成是!要不就是干了啥见不得人的勾当!一个小丫头片子,拖着三个拖油瓶,没饿死就够邪门了,还拾掇得人模狗样?骗鬼呢!指不定晚上出去干啥了!”她越说越觉得自己猜对了,脸上露出恶毒又兴奋的光。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翠花嫂子。”二婶有点慌。
“乱说?哼!等着瞧吧!我就不信抓不住她的小辫子!”王翠花咬牙切齿,心里开始盘算怎么把苏渔彻底踩进泥里。名声?一个小丫头片子,名声臭了,看她还怎么在村里立足!到时候那破房子,那点家当,还不都是她的?她仿佛己经看到苏渔跪地求饶的样子,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http://www.220book.com/book/UMS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