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春猎时节又来临,华伟率队细筹谋。
新老队员齐上阵,技艺传承显精神。
莫道山野无兵法,排兵布阵有玄机。
誓夺锦标归乡里,兴安岭下扬美名。
一九八八年三月初八,冰雪初融。郑华伟在打谷场上召集全体狩猎队员,展开一张硕大的兽皮地图。小晨阳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父亲身后,手里还拿着个木头削的小弓箭。
"今年春猎不同往年,"郑华伟用树枝指着地图,"县里要搞大比武,十个公社都参赛。"
队员们顿时议论纷纷。马龙摩拳擦掌:"怕啥?咱们可是正规军!"
"轻敌必败!"郑华伟敲敲地图,"红旗屯请了省射击队的教练,青山屯新进了进口弓箭..."
他详细分析了各队特点,最后定下方案:老队员主攻陷阱和追踪,新人重点练射击,魏云增带一队人专门研究对手战术。
训练第二天就开始了。天没亮,郑华伟就带着队员们进山拉练。他特意选了条最难走的路线:要蹚冰河、爬陡坡、穿密林。小晨阳骑在魏云增脖子上,一路咿咿呀呀地学鸟叫。
"停!"郑华伟突然举手。他蹲下身,指着雪泥混合的地面:"谁能看出这是什么?"
新队员栓柱抢答:"野猪脚印!"
"错!"郑华伟拨开表层浮土,"看这步距和深浅,是套着蹄套的家猪!有人故意误导!"
众人哗然。郑华伟冷笑:"肯定是青山屯那帮家伙,去年就用过这招。"他教大家如何辨别真伪:"真野猪脚印前深后浅,家猪的均匀..."
中午休整时,郑华伟演示了新一代"判官笔"陷阱。这个改良版用了弹簧钢片,触发更快,还能调节力度,确保只伤不杀。
"妙啊!"老王头看得眼热,"比我那老家伙强多了!"
最精彩的是追踪训练。郑华伟让老队员提前进山布置假踪迹,新人分组寻找。小晨阳居然也分到个任务——藏在树上学猫头鹰叫示警。
结果笑料百出:有人被假脚印引到沟里,有人把狗熊蹭痒的树痕当成猎记号。只有黑水屯的赵小虎表现突出,凭着嗅觉找到了隐藏的"猎物"——一包烟叶。
"好小子!"郑华伟拍拍他肩膀,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狩猎1983:东北兴安岭之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你这鼻子比猎犬还灵!"
三月十五,郑华伟搞了次模拟比武。他把队员分成两队,一队扮"猎物",一队当"猎手"。小晨阳非要参加,被安排了个观察哨的活儿。
比试结果令人深思:老队员组成的猎手队全军覆没,反倒新人队靠着一股莽劲"逮"住了几个老猎手。
"看到了吧?"郑华伟总结,"老经验不如新战术!"
于是训练计划调整:老教新追踪技巧,新教老隐蔽方法,连小晨阳都贡献了个点子——用草汁涂抹脸手能更好伪装。
三月末,郑华伟特意请来边防军的侦察兵指导潜伏技巧。战士们演示如何在雪地里一趴就是半天,如何用最小的动作观察目标。小晨阳看得入迷,回家后趴在院里不肯起来,非要"练潜伏"。
西月初,装备大升级。郑华伟用合作社的收入添置了二十把复合弓,每把都带瞄准器;又定制了一批轻便的碳纤维箭杆;连伪装服都换了新材料——透气还防水。
"下血本了啊!"魏云增摸着新弓爱不释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郑华伟引用了一句从陈教授那学来的话。
西月八日,最后一次实战演练。郑华伟带着队伍深入老黑山,模拟最复杂的狩猎环境。途中突遇暴风雪,能见度不到十米。
"考验来了!"郑华伟不惊反喜,"正是练本事的时候!"
他教大家如何靠风向辨位,如何通过雪片形状判断距离。小晨阳被裹在父亲怀里,小脸冻得通红,却兴奋地首拍手。
暴风雪持续了两小时。当天气放晴时,队伍不仅没迷路,还顺手逮了只冻懵的野兔。郑华伟当场剥皮烤了,犒劳众人。
"有了这本事,"老王头啃着兔腿感慨,"啥天气都不怕了!"
西月十五,出征前夜。郑华伟给每把弓都系上红绸,又往箭囊里放了平安符。小晨阳学着父亲的样子,给自己的小木弓也系了根红绳。
"爹,赢!"小家伙挥舞着弓箭。
"好!"郑华伟抱起儿子,"爹一定赢个奖杯回来给你当尿壶!"
远处传来边防军的熄灯号,悠长的号声中,郑华伟望着满院精良的装备和士气高昂的队员。上辈子桦树屯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如今却成了夺冠热门。这重生后的日子,真是比最醇的高粱酒还醉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UN4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