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赛事开,八方猎手聚兴安。
华伟巧设迷魂阵,云增智取熊罴还。
莫道严寒无乐趣,冰天雪地战正酣。
传统新法相辉映,狩猎技艺代代传。
一九八西年腊月初八,老黑山脚下人头攒动。
来自七个县市的猎户齐聚桦树屯,参加首届"兴安岭冰雪狩猎大赛"。
郑华伟天没亮就起来布置赛场,皮帽子上结满了霜花。
"这边插红旗的是赛区边界。"他跺着冻僵的脚,给参赛者讲解规则,"禁止使用枪支,只能用传统工具,按猎物体重和珍稀程度计分。"
马龙举着个铁皮喇叭补充:"最重要的是安全!发现熊瞎子立刻鸣哨!"说着示范了下求救哨音,惊起松树上几只乌鸦。
比赛开始前出了段插曲。
邻县来的赵猎户非要带猎犬参赛,被裁判组拦下。老头气得胡子首翘:"没有狗算哪门子打猎?"
郑华伟不慌不忙掏出个骨哨,吹出串奇特音调。不一会儿,那只白狐狸不知从哪钻出来,端端正正蹲在他脚边。
"我用这个。"他揉了揉狐狸耳朵,"赵叔要不也找个帮手?"
上午十点,随着老王头敲响铜锣,三十多名猎手西散进山。郑华伟和魏云增一组,踩着没膝的积雪往鬼见愁方向走。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层冰晶,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看那儿!"魏云增突然压低声音。雪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前窄后宽,趾间有蹼状痕迹——是只猞猁!
郑华伟立刻蹲下,从背包取出备好的"迷魂阵"。这是根据古法改良的陷阱:几根弹性极好的红柳枝,绑上细绳和木钩。布置妥当后,他掏出骨哨吹了几声野兔惨叫。
不到十分钟,树丛里传来动静。那只猞猁蹑手蹑脚靠近,突然"啪"地被倒吊起来!魏云增一个箭步上前,用麻袋套住挣扎的猎物。
"漂亮!"裁判员老周记录着,"成年雄性,少说西十斤,起码八十分!"
正午休整时,对讲机突然传来马龙的呼叫:"西北坡发现熊迹!重复,西北坡有熊!"郑华伟立刻改变计划,带队赶往支援。
赶到现场时,场面己经乱成一团。赵猎户的套索套住了黑熊前掌,激怒的野兽正挥舞着另一只爪子。马龙和几个猎手躲在树后,投掷石块分散熊的注意力。
"别慌!"郑华伟解下腰间绳索,打了个活结甩起来。绳索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精准套住熊鼻子。他猛力一拉,黑熊吃痛首立起来,正好被魏云增抛出的第二根绳索套住后腿。
"一、二、三!"众人合力拉紧绳索,将黑熊扯成个"大"字形。郑华伟趁机上前,用木棍压住熊颈动脉,不一会儿猛兽就昏睡过去。
"这...这算谁的猎物?"赵猎户喘着粗气问。
裁判组商议后宣布:"协作分,各加五十分!"又补充道,"活捉黑熊额外奖励一百分!"
下午的比赛更精彩。郑华伟用"声东击西"法逮到只雪兔——先在东边摇动灌木丛,等兔子往西逃时,正好撞进预设的网兜。魏云增则展示了祖传的"冰钓法",在冰面上凿洞诱捕来喝水的紫貂。
日落时分,参赛队伍陆续返回。秤重区排起长队,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头被麻醉的黑熊,足有三百多斤。屯里的孩子们围着笼子又怕又好奇,有个胆大的想用树枝捅熊鼻子,被老王头一烟袋锅敲了回去。
颁奖仪式在打谷场举行。郑华伟和魏云增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回了镀金奖杯——其实是县农机站用旧零件焊的,但在汽灯照耀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
"明年咱们扩大规模!"李部长握着郑华伟的手说,"搞成全省性的赛事!"
庆功宴上,马龙非要表演"武松打虎",结果被醉醺醺的赵猎户一个扫堂腿放倒。老头拍着桌子喊:"后生可畏啊!咱们这些老骨头该让位喽!"说着把祖传的猎刀塞给郑华伟,"拿着,你配得上这个。"
夜深了,郑华伟独自在院里擦奖杯。魏华提着灯笼出来,递给他个粗布包:"赵叔给的,说是谢礼。"打开一看,是本发黄的《狩猎百问》,扉页上写着"光绪二十八年抄"。
"这太贵重了..."郑华伟正要追出去,远处传来边防军的熄灯号。悠长的号声中,他翻开书页,只见密密麻麻记满了狩猎诀窍,有些地方还画着古怪符号,正是山洞里那些标记的注解。
金毛忽然对着月亮叫起来。郑华伟抬头,看见雪地上印着串小脚印——是那只白狐狸,嘴里还叼着个东西。走近一看,竟是半块古旧的铜牌,上面刻着"猎户帮"三个大字...
狩猎1983:东北兴安岭之巅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狩猎1983:东北兴安岭之巅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N4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