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初融探秘行,深山古洞现奇珍。
铜牌兽皮藏往事,猎户帮规启新程。
莫道先人无大智,百年技艺得传承。
华伟巧解其中意,护山守猎有章程。
一九八五年正月十六,山里的积雪刚开始融化。
郑华伟带着狩猎队骨干再次来到老黑山的猎人洞。
冰凌从洞口垂下,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
"慢点,这地方开春最危险。"张炮头用猎刀敲打着洞顶的冰挂,碎冰碴子簌簌落下。
马龙举着新买的矿灯,光束扫过洞壁时突然"咦"了一声:"这墙上刻的啥?"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岩壁上布满细密的刻痕,像是某种文字又像是图画。
老王头用袖子擦了擦,露出个清晰的符号——圆圈套着三角形,中间是道闪电状的线。
"这是...猎户帮的标记!"老头激动得烟袋首抖,"我爷爷说过,见到这个标记的地方..."
"都有宝藏!"马龙迫不及待地往洞里钻,被郑华伟一把拽住:"别急,先看看这个。"他掏出那块白狐狸叼来的铜牌,小心地按在岩壁凹陷处。
严丝合缝!铜牌上的"猎户帮"三个字正好嵌进石壁。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一块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个黑黝黝的暗格。
暗格里整齐码着几卷兽皮,还有本包着油布的册子。郑华伟小心展开兽皮,竟是张完整的兴安岭地形图,比之前发现的还要精细。每条溪流、每处兽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标明了不同季节的迁徙路线。
"这是..."魏云增指着图上一处红点。
"老金沟金矿!"老王头惊呼,"光绪年间就废弃了,现在知道具置的没几个!作者“龙都老乡亲”推荐阅读《狩猎1983:东北兴安岭之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更珍贵的是那本油布册子。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详细记录了"猎户帮"的帮规和技艺传承。郑华伟轻声念道:"凡入帮者,须守三戒:不猎幼崽,不贪多取,不欺同袍..."字迹工整有力,落款是"光绪二十五年,帮主赵大山"。
"赵大山?"张炮头突然拍腿,"这不就是赵猎户的曾祖父吗?"
正说着,洞外传来急促的哨声。栓柱慌慌张张跑进来:"华伟哥!赵老爷子带人找来了,说咱们偷挖他祖上的东西!"
果然,不一会儿赵猎户就带着几个儿子堵在洞口,老头气得胡子首翘:"好啊!挖我们老赵家的根!"
郑华伟不慌不忙,双手捧着铜牌递过去:"赵叔,物归原主。"又指着洞壁,"您看这个。"
赵猎户看到岩壁上的标记,突然老泪纵横:"爹啊...儿子终于找到了..."原来这铜牌是他家祖传的信物,三十年前打猎时丢失,没想到被狐狸叼去当了玩具。
当晚,赵家摆酒谢罪。酒过三巡,赵猎户从箱底取出个红布包:"既然你们找到了祖洞,这就是天意。"包里是半本残破的《猎户秘典》,正好能跟郑华伟发现的册子对上。
两相对照,一个完整的狩猎体系浮出水面。最让人称奇的是"西季猎法":春不伤母,夏取老弱,秋储冬藏,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禁忌和技巧。
"怪不得现在猎物越来越少。"魏云增恍然大悟,"咱们这些年把老规矩都丢光了。"
夜深了,郑华伟还在灯下整理资料。魏华端来碗热腾腾的姜汤,突然指着册子一角:"你看这个。"那里画着个奇怪的符号,跟养殖场里白狐狸窝旁的标记一模一样。
"莫非..."郑华伟心头一跳,"狐狸是故意引我们发现这些?"
远处传来边防军的熄灯号,悠长的号声中,金毛忽然对着门外"汪汪"叫起来。郑华伟推门一看,月光下,那只白狐狸正蹲在院门口,嘴里又叼着个东西——是半块古旧的铜镜,边缘刻着"护山使"三个小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UN4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