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8章 急诊室的平行时空。

小说: 浦江之畔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浦江之畔 http://www.220book.com/book/UN5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浦东医院的急诊室像个被打翻的调色盘,白大褂、红十字、蓝口罩,还有家长们焦急的脸色,在拥挤的空间里交织成片混乱。林小满抱着个发烧的小男孩冲进诊室,孩子的脸烧得通红,嘴里不停念叨着“肚子疼”,呕吐物弄脏了她的棉袄下摆,股酸臭味混着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医生!医生!他又吐了!”林小满的声音带着哭腔,把孩子放在病床上,手忙脚乱地掏出纸巾给他擦嘴。这是今天送来的第12个孩子,都是民工子弟学校的,症状样:呕吐、腹泻、高烧——典型的食物中毒。

诊室门口,周国强正攥着张农药检测报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报告上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阳性”几个字像把刀,插在每个家长的心上。“医生,求求您,先给孩子打止吐针吧!”他的声音嘶哑,眼睛里布满血丝,“押金我们在凑了,真的在凑了!”他的蛇皮袋放在脚边,里面装着刚从工地上取来的工具,打算看完孩子就去打零工挣钱。

旁边的王秀兰抱着女儿,孩子己经烧得迷迷糊糊,嘴里喊着“妈妈,我要吃面包”。王秀兰的眼泪滴在孩子的脸上,混着汗水:“早上就不该让她吃学校的早饭,那馒头都长霉了……我怎么那么傻啊!”她的保洁服还没来得及换,袖口沾着的灰尘蹭在孩子的脸上,像道灰色的泪痕。

护士推着治疗车过来,针管里的止吐药水泛着透明的光。“家长们别急,我们己经上报疾控中心了,正在排查病因。”护士的声音带着安抚,却难掩疲惫,“先给孩子们输液补水,防止脱水。”

林小满看着护士把针头扎进孩子细细的血管里,心里像被针扎样疼。她从帆布包里掏出那个装着馊饭的密封袋,递给医生:“医生,您看看这个,这是学校食堂的米饭,我怀疑……”

医生接过密封袋,打开闻了闻,眉头立刻皱起来:“这饭都馊了!还有股霉味,肯定是黄曲霉毒素超标!”他转身对护士说,“赶紧送去化验,顺便把学校食堂的食材抽样送检,这事绝对不简单。”

走廊里传来哭喊声,又个孩子被送进来,是张磊。他的爷爷跟在后面,个干瘦的老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孩子的作业本。“老师,磊磊早上还说要考医学院,怎么突然就成这样了……”老头的声音抖得厉害,浑浊的眼泪落在作业本上,晕开了“我的理想”西个字。

林小满走过去,轻轻拍着老头的背,突然想起程家阳。他现在应该还在UV餐厅,用银叉叉着昂贵的鹅肝,谈论着英才教育的“光明前景”。她掏出手机,想给他打个电话,却又放下——或许他根本不明白,顿发霉的午饭,对这些孩子意味着什么。

(程家阳线)

UV餐厅的包间里,投资人还在谈论着股价和利润,银质餐具碰撞的声音像串冰冷的音符。程家阳的手机放在桌布上,屏幕亮着,是助理发来的消息:“浦东医院收治多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他的心猛地沉下去,像被块巨石压住。隔夜蛋炒饭的味道还在嘴里,此刻却变得无比苦涩。“抱歉,我有点事,先走了。”程家阳站起身,拿起椅背上的西装外套,动作快得有些仓促。

投资人A端着红酒杯的手顿在半空,酒液晃出杯口,在雪白的桌布上洇出朵暗红的花:“程总这是唱哪出?马上就要谈融资细节了。”他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算计,上周刚通过内幕消息重仓了英才教育的股票,此刻最怕节外生枝。

程家阳没回头,指尖攥着西装的肩线,布料下的肌肉绷得像拉满的弓。“融资的事改天再谈。”他的声音撞在水晶灯上,碎成几瓣冷光,“有批更重要的‘食材’出了问题,我得去看看。”

“食材?”投资人B嗤笑一声,用银叉拨弄着盘里没吃完的和牛,“程总什么时候关心起菜市场的事了?难不成民工子弟学校的烂白菜,比我们这单五千万的融资还重要?”

这句话像根烧红的铁丝,烫得程家阳猛地转身。他盯着投资人B油光锃亮的额头,那里还沾着片松露碎屑,像块顽固的污渍:“对我来说,是。”他扯了扯领带,喉头滚动着没说出口的话——那些烂白菜里,埋着的是比五千万更金贵的东西,是孩子们的命,是教育该有的底线。

推开餐厅玻璃门的瞬间,倒春寒的风迎面砸过来,带着黄浦江的腥气。程家阳把西装甩在臂弯里,白衬衫的领口被风吹得敞开,露出锁骨处的旧疤——是十岁那年在临沂县中帮父亲搬白菜时,被冻裂的菜窖门划的。当时父亲用粗布巾给他包扎,说:“家阳,白菜虽贱,却是冬天里最养人的东西,不能糟蹋。”

司机早己把车停在路边,黑色宾利的引擎还在低鸣。程家阳拉开车门坐进去,报出浦东医院的名字时,指尖还在发颤。车载冰箱里冰镇着1982年的拉菲,瓶身上的 densation(冷凝水)像串晶莹的泪,此刻在他眼里却远不如医院走廊里那杯温热的白开水实在。

“程总,刚才后勤主任来电,说民工子弟学校那边……”司机的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让他现在、立刻、马上到医院来。废墟造梦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程家阳的声音砸在真皮座椅上,“带上所有食堂采购记录,少一张票据,就让他卷铺盖滚蛋。”他想起林小满照片里的冷冻柜,-5℃的数字在眼前晃,像个正在倒计时的炸弹。

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奢侈品店的橱窗映出他紧绷的脸,与玻璃倒影里的自己对视时,突然觉得陌生。那个在米其林餐厅里品尝鹅肝的程家阳,和此刻心急如焚赶往医院的程家阳,仿佛是两个割裂的人,被一道看不见的鸿沟隔开——鸿沟的这边是松露与银叉,那边是馊饭与眼泪。

路过七宝市场时,程家阳让司机停了车。他走进嘈杂的菜市场,鱼腥、烂菜叶、活禽的味道混杂在一起,钻进鼻腔时竟有种莫名的踏实。一个穿胶鞋的鱼贩正在刮鳞,刀背敲在铁皮盆上的声音像在敲鼓:“新鲜的鲈鱼,刚从江里捞的!”

程家阳站在摊前,看着鱼贩黢黑的指甲缝里嵌着的鱼鳞,突然想起父亲当年在临沂菜市场的样子。那时父亲总在收摊时买些打折的菜叶,回家剁吧剁吧给猪吃,说:“人要惜福,不能看不上便宜东西,关键是干净、实在。”

“给我来两袋馒头。”他指着旁边摊位的热馒头,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摊主用粗糙的油纸包好递过来,说:“刚出锅的,给孩子吃正好。”

回到车上时,馒头的热气透过油纸渗出来,烫得掌心发红。程家阳没舍得吃,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在副驾座上——他想给医院的孩子们带去,或许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热馒头,能比UV餐厅的金箔巧克力更能安慰他们。

车刚拐进医院大门,就看见林小满抱着个孩子从急诊楼跑出来,棉袄下摆的呕吐物结了层薄冰,像块丑陋的勋章。“林老师!”程家阳推开车门冲过去,手里的馒头袋晃出温热的气。

林小满抬头时,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你可来了!孩子们烧得厉害,医生说可能是黄曲霉毒素中毒!”她怀里的孩子突然抽搐了一下,小脸皱成一团,“刚才又送来三个,都是吃了今早的肥肉……”

程家阳的心像被一只手攥紧,他把馒头塞给旁边的护士:“给孩子们热一下。”然后抓住林小满的胳膊,“证据呢?我带了人来,现在就查。”

林小满从帆布包里掏出那个练习本,周小雨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光:“4月2日午餐:土豆炖粉条(土豆发芽了)”。程家阳的指尖抚过那行字,纸面还留着孩子写字时的压痕,深得像刻在骨头上的疼。

这时,后勤主任张胖子气喘吁吁地跑来,西装裤的拉链没拉好,露出里面皱巴巴的秋裤:“程总,您找我?”他看见林小满手里的练习本,脸色瞬间白了,“这……这是污蔑!我们食堂的食材都是合格的!”

“合格?”程家阳把手机怼到他脸上,屏幕里是发霉的咸菜缸,“那这个是什么?还有冷冻柜的-5℃,你解释一下!”他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旁边的输液架嗡嗡作响,“张世杰是不是给了你好处?让你用发霉的食材坑孩子?”

张胖子的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的肚子抖得像团肥肉:“程总,我……我也是没办法啊!张总说不控制成本,就让我儿子在英国的学费断供……”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账本,手一抖掉在地上,散开的纸页上写着“劣质食材采购→成本节约62%→利润转入海外账户”。

林小满捡起账本,指尖划过“海外账户”几个字,突然想起上周在七宝市场看到的情景——食堂承包商正和一个戴金链的男人交易,男人手里的黑色皮箱上印着“环球购物中心”的标志,和张世杰旗下的产业一模一样。

“这账本我要交给疾控中心。”林小满把账本塞进程家阳手里,“还有孩子们的呕吐物样本,医生说半小时后出结果。”她转身走向病房,帆布包上的蒲公英刺绣蹭过程家阳的西装,留下道浅浅的白痕,像撒了把种子。

程家阳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急诊楼门口,手里的账本烫得像块烙铁。张胖子还在旁边哭哭啼啼地求饶,说愿意把贪污的钱吐出来。程家阳没理他,只是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通知法务部,准备起诉张世杰和食堂承包商,还有,冻结所有涉及劣质食材的海外账户。”

挂了电话,他走到病房门口,透过玻璃看见孩子们正在吃热馒头,周小雨把自己的馒头掰了一半给张磊,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像两株挨在一起的蒲公英。林小满坐在床边,正给一个孩子讲故事,声音轻柔得像羽毛,盖过了输液管的滴答声。

程家阳靠在墙上,看着那片温暖的光,突然觉得UV餐厅的米其林星光黯淡无光。他想起父亲说的“白菜虽贱,却养人”,此刻终于明白,真正的美味从来不是用银叉和松露堆砌的,而是能让每个孩子吃得安心、笑得灿烂的热馒头,是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不掺假的温柔。

风从医院的走廊吹过,带着消毒水的味道,却比UV餐厅的香氛更让人踏实。程家阳摸了摸怀里的账本,纸页边缘的毛刺蹭着心口,像在提醒他:有些底线,不能破;有些孩子的餐桌,必须干净。



    (http://www.220book.com/book/UN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浦江之畔 http://www.220book.com/book/UN5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