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4日的北京,冬风卷着沙尘拍在京东商城的玻璃幕墙上。刘强东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半天,最终还是关掉了那份“融资计划书”。屏幕右下角的财经弹窗跳出来,标题刺眼——“深市互联网科技园区市值突破万亿,高薪养廉成行业标杆”。
“刘总,深市那边又来消息了。”助理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份文件,语气里带着点犹豫,“南山区的神秘资本圈,最近在谈‘京东南扩计划’,说是愿意投50亿,但前提是……得接入他们的支付系统。”
刘强东抬头,眉头拧成个疙瘩。他太清楚助理说的“神秘资本”是什么——圈里都在传,深湾资本背后站着个28岁的华裔女富豪,75后,常年住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连马华腾见她都得提前预约。这位神秘会长手下,副会长是腾讯的马华腾(36岁)和阿里的马云,首席执行官是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25岁,80后),资本版图里的股票市值稳稳停在2.89万亿数字人民币,成立三年就把半个互联网圈攥在了手里。
“又是那个‘深湾资本’?”他扯了扯领带,苏北口音里带着股不服输的硬气,“他们凭什么觉得50亿就能拿捏京东?我刘强东白手起家,从苏北乡村走到人大,再到北京创业,不靠这些‘神秘资本’也能活!”
助理没敢接话,只是把文件往他面前推了推。文件里夹着张照片,是深市互联网科技园区的航拍图,大疆的无人机在楼宇间穿梭,腾讯的企鹅LOGO和致一科技的星特币标志并排亮着,底下标注着“园区人均月薪8.5万,廉洁保证金制度全覆盖”。
“他们不是拿捏,是……”助理斟酌着措辞,“是层次不一样。您看京东现在的支付系统,还在靠银行接口,手续费比别人高3个点;人家深湾资本的企业,用星特币结算,秒到账,成本几乎为零。马总说,这不是钱的事,是生态的事。”
“生态?”刘强东嗤笑,“我看是圈子!他们那帮人,不是富二代就是名校精英,哪懂我们这种从泥地里爬出来的苦?”
话刚说完,他的私人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深圳。他皱着眉接起,听筒里传来个清亮的女声:
“刘总,我是龚小京的堂姐。听说你在犹豫深湾资本的投资?”
刘强东的心猛地一沉。龚小京,他的前女友,那个陪他在中关村练摊、后来因为“看不惯资本运作”分手的姑娘。他有多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
“龚小姐,”他的声音硬邦邦的,“我和小京早就没关系了,她堂姐的身份,和京东的融资没关系。”
“有关系。”对方的语气很平静,“小京现在在南京夫子庙,管着致一科技的金融子公司,兼职总经理。她的工资、奖金、年终奖加起来,比你创业十年赚的还多。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信‘趋势’,而你总在跟趋势较劲。”
刘强东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他想起分手那天,龚小京红着眼睛说:“强东,我们不能总守着‘白手起家’的骄傲,时代变了,该借力的时候得借力。”那时他觉得是她变了,被资本迷了眼。
“深湾资本的50亿,不是让你低头,是给你个机会。”女声继续说,“京东的物流做得好,但支付和供应链金融是短板。我们投钱,帮你接入星特币系统,对接大疆的无人机配送,让马总和马老师的资源向你倾斜——这不是施舍,是强强联合。”
助理在旁边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递来份资料:“刘总,这是龚小京女士的公开履历,她去年主导的‘乡村振兴贷’,用星特币给苏北农户放贷,坏账率不到0.5%。”
刘强东的目光落在“苏北农户”几个字上,那是他的根。
“明天上午十点,深湾资本的人会来北京。”女声最后说,“来不来,你自己决定。对了,小京让我带句话——‘中关村的寒风里,她还记得你给她买的那碗热汤面’。”
电话挂断时,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刘强东望着墙上“京东商城——让购物更简单”的标语,忽然觉得眼睛发酸。他想起刚创业时,在零下几度的冬夜,他和龚小京缩在小推车里分吃一碗热汤面,那时他们说“以后要让全中国的人都能方便买到东西”。
“给深湾资本回电话。”他站起身,声音有些沙哑,“告诉他们,我明天准时到。”
助理愣住了:“刘总,您想通了?”
“不是想通,是想起初心了。”刘强东拿起那份融资计划书,在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我创业不是为了证明‘白手起家有多牛’,是为了让更多像我一样的苏北孩子,能靠努力过上好日子。既然有更快的路,为什么不走?”
夜里,他给龚小京发了条短信,只有一句:“汤面的味道,我还记得。”
很快收到回复,是个定位,在南京夫子庙。附带一张照片:龚小京站在致一科技金融子公司的门口,穿着干练的西装,身后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星特币乡村贷”的宣传语。
刘强东看着照片,忽然笑了。或许,他一首较劲的不是资本,是自己那点不肯放下的骄傲。
第二天上午,深湾资本的代表走进京东办公室时,刘强东主动伸出了手。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份即将签署的协议上——一份是50亿融资协议,另一份是星特币支付对接协议。
助理在旁边小声说:“刘总,听说深湾资本的会长今天也会来,就在外面的会客厅。”
刘强东愣了愣,抬头望向门外。他忽然很想看看,那个能把马华腾、马云、汪滔聚到一起,连龚小京都甘心追随的神秘女富豪,到底长什么样。
而会客厅里,沈诗涵正看着窗外的北京街景,手里把玩着一枚星特币纪念章。汪滔刚发来消息:“无人机配送的方案准备好了,就等京东点头。”她笑了笑,给马华腾和马云群发了条信息:“京东南扩,成了。”
属于他们的故事,在北京的冬阳里,又多了一笔关于“放下”与“同行”的注脚。而刘强东终于明白,所谓的“层次”,从来不是出身的高低,是能否放下执念,与趋势并肩——就像中关村的寒风里,那碗热汤面的温暖,从来不该被骄傲的冰壳冻住。
深市沈宅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深市沈宅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ND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