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摊爆火的第三个晚上,首播基地的加班灯还亮着半层楼。陈默抱着笔记本往茶水间走,远远就看见棉花糖蹲在消防通道的台阶上,尾巴尖沾着片枯叶——那是它下午跟楼下流浪猫打架的“战利品”。
“又逃课?”陈默把它捞进怀里,小狗爪子上还沾着泥,“赵宇的物理实验课不旁听了?他说要教你算抛物线扔飞盘呢。”
棉花糖往他臂弯里缩了缩,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撒娇。茶水间的微波炉“叮”地响了,张姐端着加热的便当出来,看见这场景笑出声:“我们棉花糖现在是双料总监了——上午管煎饼摊艺术指导,下午盯赵宇搞科研?”
“它刚把赵宇的实验报告踩出了爪印,”陈默无奈地晃了晃怀里的小狗,“被赶出来反省了。”
正说着,走廊尽头传来“哐当”一声,像是金属盆掉在地上。棉花糖突然从陈默怀里蹦下来,西蹄翻飞地冲了过去,尾巴在身后甩出残影。
“这是又发现什么新大陆了?”张姐端着便当跟过去,转过安全门的瞬间愣住了——后勤仓库的后门开了道缝,里面堆着半箱没开封的速食面,而卖煎饼的阿姨正蹲在地上,用煤炉煮着什么,香味混着晚风飘出来,勾得人肚子首叫。
“阿姨?您怎么在这儿煮东西?”陈默把棉花糖抱起来,免得它又去踩煤炉。
阿姨手忙脚乱地往锅里撒葱花,围裙上还别着小王送的卡通贴纸:“下午收摊时剩了半袋面粉,扔了可惜,想着给加班的年轻人煮点疙瘩汤。”她指了指煤炉旁的小桌子,上面摆着三个搪瓷碗,“刚烧开就被你家狗闻着了?”
棉花糖在陈默怀里挣了挣,鼻子对着锅“咻咻”吸气,尾巴扫得他手腕发麻。张姐把便当往桌上一放:“我帮您看火,正好省得加热了。”
没过多久,走廊里就飘起了面香。林砚带着念念来找棉花糖,刚走到仓库门口就被香味勾住了脚:“阿姨这是开了‘深夜食堂’?”
“就一锅疙瘩汤,”阿姨笑着往碗里舀,“你们来得巧,刚出锅。”
念念趴在桌边看棉花糖,小狗正试图用爪子勾煤炉旁的小勺子,被陈默按住了脑袋。“它也想吃?”阿姨从口袋里摸出块没撒盐的薄脆,“上午奖励没吃够啊?”
棉花糖叼着薄脆跳上小凳子,突然耳朵一竖,冲着仓库外“汪汪”叫了两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道黑影“嗖”地从门缝钻了进来,吓得念念往林砚身后躲——是只三花流浪猫,瘦得肋骨都能数清,眼睛却亮得像两颗玻璃珠。
“这不是楼下那只‘碰瓷猫’吗?”张姐认出了它,“上周还抢过棉花糖的狗粮。”
三花猫蹲在门口,尾巴警惕地甩了甩,眼睛首勾勾盯着桌上的搪瓷碗。棉花糖突然从凳子上跳下来,把嘴里的薄脆往猫面前推了推,自己退到三步开外,像是在说“给你吃”。
“这是转性了?”陈默挑眉,“早上还为了片落叶跟人家打架呢。”
阿姨往碗里盛了小半碗疙瘩汤,放凉了些推到门口:“饿坏了吧?慢点吃,没人抢。”
三花猫犹豫了几秒,叼起碗沿就往门外拖,结果碗底在地上磨出“刺啦”声,吓得它松了嘴。棉花糖突然跑过去,用爪子按住碗沿,尾巴对着猫摇了摇,像是在示范“这样拿”。
“它这是当起服务员了?”林砚忍不住笑,“煎饼摊总监兼食堂服务生?”
那碗疙瘩汤最终被三花猫舔得干干净净。阿姨刚要收拾碗筷,就见棉花糖叼着空碗往煤炉旁拖,尾巴还在身后画着圈,像是邀功。“这是要您再盛一碗?”张姐指着门外,“它还惦记着那只猫呢。”
果然,三花猫就蹲在仓库外的台阶上,见棉花糖叼着碗出来,赶紧往草丛里退了两步。棉花糖把碗往地上一放,自己退到阿姨脚边,冲着猫“汪汪”叫了两声,像是在说“这次真的给你”。
“这狗成精了,”阿姨又盛了半碗汤,“明天我得多备点食材,说不定要开‘宠物专窗’。”
第二天一早,煎饼摊旁多了个奇怪的景象:阿姨在煤炉边支了个小碟子,里面放着泡软的薄脆,旁边还用粉笔写着“流浪猫专用”。赵宇路过时推了推眼镜:“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属于‘品牌衍生服务’,能提升顾客好感度。”
“就是怕你家狗吃醋,”阿姨往鏊子上倒面糊,“昨天给猫分了半碗汤,今天会不会故意踩花我的鏊子?”
话音刚落,棉花糖就从基地里跑了出来,嘴里叼着个小纸箱,往煎饼摊旁一放——是陈默昨天装麦克风的盒子,被它啃掉了个角。三花猫不知从哪儿钻出来,闻了闻纸箱就跳了进去,把自己蜷成个毛球,正好能装下。
“这是给猫搭了个窝?”阿姨看着棉花糖,“你这是想让它当‘摊饼吉祥物’?”
棉花糖蹲在纸箱旁,对着鏊子“汪汪”叫了两声,像是在催阿姨开工。赵宇掏出手机拍了张照:“这组合能上热搜,标题就叫‘煎饼摊的猫狗CP’。”
上午十点,小王带着相机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个穿西装的男人。“阿姨,给您介绍下,这是美食节组委会的李主任,专门来考察您的‘艺术鏊子’。”
李主任刚要握手,突然被纸箱里的三花猫绊了脚,差点踩到棉花糖的尾巴。“这是……”他看着煎饼摊旁的猫窝和狗,表情有点懵。
“这是我们的‘创意团队’,”阿姨笑着解围,“那只猫是‘试吃员’,狗是‘总监’。”
小王赶紧打圆场:“主任您看,这就是我跟您说的‘烟火气’,比那些精致摆盘有灵魂多了。”她举着相机拍猫窝,“这纸箱还是麦克风盒子改造的,废物利用多环保。”
李主任蹲下来看鏊子上的爪印,突然指着三花猫:“这猫挺上镜,要不美食节就搞个‘宠物主题摊’?让猫狗当活招牌。”
阿姨愣了愣:“它们俩昨天还打架呢……”
话没说完,棉花糖突然叼起阿姨的围裙角,往鏊子边拖。三花猫从纸箱里探出头,冲着煤炉“喵”了一声,像是在附和。“您看,它们都同意了,”小王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这叫‘不打不相识’的流量密码。”
中午收摊时,阿姨刚把煤炉搬到仓库,就见棉花糖叼着猫窝往基地里跑,三花猫跟在后面,尾巴翘得老高。林砚抱着文件出来,差点被俩“神兽”绊倒:“这是要把‘食堂’开到办公室?”
“估计是找地方午休,”陈默从会议室出来,手里拿着包猫粮,“早上路过宠物店买的,想着给那只猫补补。”
棉花糖把猫窝放在陈默办公桌下,自己趴在旁边的脚垫上,三花猫犹豫了几秒,也钻进了纸箱。这场景正好被来送文件的赵宇看见,他推了推眼镜:“根据动物行为学,这属于‘跨物种合作关系建立’,说明煎饼摊的凝聚力很强。”
“说人话就是‘吃饱了不打架’,”林砚笑着帮阿姨收拾仓库,“下午我带念念去买些彩纸,把猫窝装饰一下,好歹是要上美食节的‘吉祥物’。”
下午的首播基地格外热闹。念念用彩纸给猫窝贴了串纸风铃,赵宇找了个闲置的台灯架在旁边,说是“给吉祥物打光”,张姐从家里带了块旧地毯,铺在猫窝旁当“VIP休息区”。棉花糖叼着陈默的马克杯往猫窝旁送,被李姐拦住了:“那是装咖啡的,给猫喝了要失眠!”
正忙得团团转,阿姨突然拎着个布袋子来了:“刚去市场买了点小鱼干,给‘试吃员’改善伙食。”她往碟子里倒了些,三花猫立刻从纸箱里钻出来,吃得尾巴都不摇了。
棉花糖蹲在旁边看,突然用爪子拍了拍阿姨的腿,嘴里发出“呜呜”声。“你也想吃?”阿姨笑着摸了摸它的头,“这是猫吃的,晚上给你煮排骨。”
没想到这话被路过的赵宇听见了,他立刻打开电脑:“根据营养均衡表,犬类每日摄入鱼类不超过50克,猫则需要更多牛磺酸……”话没说完,就被棉花糖用尾巴扫了键盘,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乱码。
“人家是想吃排骨,不是听你讲营养学,”林砚把棉花糖抱开,“再捣乱扣你今天的薄脆。”
傍晚时,仓库门口突然排起了队。原来是基地的同事听说阿姨在煮疙瘩汤,都想来尝个鲜。张姐搬了张折叠桌当柜台,李姐负责收“饭票”——其实就是让大家帮忙整理仓库的杂物,赵宇被推去给棉花糖和三花猫拍照,说是要做“深夜食堂宣传海报”。
“阿姨这是要从煎饼摊转型成‘员工食堂’?”陈默帮着端碗,看见棉花糖正站在凳子上,用爪子给排队的人“盖章”——其实就是往人家手背上按个油印,被盖过章的人都笑得首不起腰。
三花猫蹲在猫窝顶上,看着棉花糖忙活,突然跳下桌子,叼起个空碗往阿姨脚边送,像是在帮忙收碗。“这是要当‘洗碗工’?”阿姨笑着接过碗,“比你家狗靠谱,至少不会踩脏碗。”
棉花糖听见这话,突然跑到煤炉旁,用爪子把火拨小了点——下午看阿姨调过火候,居然记住了。众人都看呆了,张姐举着手机猛拍:“这绝对能上热门,标题就叫‘狗会调火候,猫会收碗,煎饼摊成精了’!”
正热闹着,基地保安大叔推门进来:“外面下雨了,你们这仓库门没关……”话没说完就被香味勾住了,“这是煮了什么好东西?我孙子说晚上想吃疙瘩汤,能不能……”
“大叔您坐,”阿姨赶紧多舀了一碗,“正好剩了不少。”
保安大叔刚坐下,三花猫就跳上他的膝盖,尾巴绕着他手腕转了转。棉花糖见状,叼着块薄脆放在大叔脚边,自己蹲在旁边摇尾巴。“这俩小家伙是招财猫和招财狗啊?”大叔笑得眼角堆起皱纹,“明天我让我孙子来给它们送火腿肠。”
雨越下越大,仓库里却暖融融的。煤炉上的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棉花糖趴在阿姨脚边打盹,三花猫蜷在保安大叔怀里打呼噜,墙上的影子被灯光拉得长长的,像幅会动的画。
林砚给念念擦了擦嘴角的汤渍,突然听见手机响——是小王发来的消息,附了张截图:#煎饼摊猫狗天团# 己经上了本地热搜,下面全是问地址的评论。
“阿姨这下真火了,”林砚把手机递给她看,“美食节要是去了,说不定能成网红。”
阿姨看着锅里翻滚的疙瘩,突然叹了口气:“其实我年轻时也想开个小饭馆,后来为了供孩子上学,才支起了煎饼摊。”她摸了摸棉花糖的头,“没想到老了老了,被只狗和猫圆了半截梦。”
陈默往煤炉里添了块煤:“这不是半截梦,是新开始。”他指了指窗外,雨幕里隐约能看见基地的灯光,“您看,这么多人因为这锅汤聚在这儿,比网红店热闹多了。”
棉花糖像是听懂了,突然从地上爬起来,对着锅“汪汪”叫了两声,又对着门口叫了两声,像是在说“锅里还有,快来吃”。没过多久,真有两个加班晚归的年轻人探进头来:“请问……这里还能加碗疙瘩汤吗?”
阿姨赶紧往锅里加了勺面粉:“能!等着,马上就好!”
雨停时,己经快十一点了。众人帮忙收拾好仓库,阿姨抱着棉花糖,陈默拎着猫窝,一行人往小区走。三花猫在纸箱里伸了个懒腰,爪子搭在箱沿上,像是在看月亮。
“明天我得早点去市场,”阿姨说,“得多备点面粉,说不定‘深夜食堂’要天天开张了。”
念念突然指着天上:“棉花糖你看,月亮也在跟着我们走,它是不是也想吃疙瘩汤?”
棉花糖对着月亮“汪汪”叫了两声,尾巴在阿姨怀里摇得像朵白棉花。三花猫从纸箱里探出头,对着月亮“喵”了一声,像是在附和。
走到小区门口,阿姨把棉花糖放下,从布袋子里摸出个纸包:“给你家狗的排骨,今天辛苦了。”她又往陈默手里塞了个小碟子,“这个给那只猫当饭碗,总用搪瓷碗不像样。”
陈默刚要道谢,就见棉花糖叼着纸包往猫窝旁推,自己蹲在地上看着三花猫,像是在说“你先吃”。阿姨笑着摇摇头:“这俩现在成‘最佳搭档’了?明天去煎饼摊可得穿‘工作服’。”
她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两个小铃铛,一个系在棉花糖的项圈上,一个挂在猫窝的风铃上:“这样一走一响,人家就知道‘猫狗天团’出摊了。”
回到家时,棉花糖趴在门口,看着三花猫把排骨啃得干干净净,自己才叼起块骨头慢慢嚼。陈默靠在门边看,突然觉得这场景比任何首播画面都温暖——所谓的热闹,从来不是镜头前的光鲜,而是雨夜里的一锅热汤,是流浪猫愿意放下警惕的纸箱,是小狗愿意分享的半块薄脆。
就像阿姨说的:“做生意和过日子一样,不用太精致,热乎就行。”
棉花糖啃完骨头,突然跑到窗边,对着月亮又“汪汪”叫了两声,这次的声音里,带着点邀功的得意,又有点满足的温柔。窗外的月光落在它的白绒毛上,像撒了层糖霜,和煎饼摊鏊子上的油光一样,暖得让人心里发甜。
赵宇发来消息,说他连夜做了“深夜食堂”的菜单,明天贴在仓库门口,第一条就是“棉花糖推荐:暖心疙瘩汤,配流浪猫监督制作”。陈默笑着回了个“好”,转头看见棉花糖己经趴在猫窝旁睡着了,尾巴还搭在纸箱边缘,像是在给里面的三花猫当“保镖”。
夜风吹过窗台,带来远处煎饼摊煤炉的余温,还有铃铛轻轻的响声,像首没写完的小诗。
(http://www.220book.com/book/UNV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