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离城市喧嚣,拐入一条被高大梧桐遮蔽的静谧道路。
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洒下跳跃的光斑,最终停在一座白墙黛瓦、门楣上镌刻着“静庐”二字的中式庭院前。这是虞母平时的住所,只是偶尔会去女儿的栖云台小住。
院墙古朴,爬满了常青藤,几枝修竹探出墙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透出内里的宁静与生机。
这里不仅是沈菱云的居所,更是虞蕴心中最坚实的后盾与温暖的归处。
虞蕴解开安全带,刚要推门,手便被一只温热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绷的大手覆住。
她侧过头,迎上萧砚深邃的眼眸。
那里面,惯有的从容之下,清晰地映着一份近乎虔诚的郑重。
他面上沉静,但微微收紧的指关节和掌心传递的力度,泄露了他对这次会面的无比重视——这并非对权势的敬畏,而是对一个塑造了虞蕴、给予她生命与智慧的女性的敬重。
虞蕴心中一暖,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反手与他十指紧扣,传递着安定的力量:
“阿砚,别担心。
妈妈不是考官,她是……嗯,我的灯塔,也是我的避风港。
她只是想看看,是哪个幸运儿,能让我这只总在风雨里飞的鹰,愿意偶尔收起翅膀,停靠栖息。”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对母亲全然的亲昵与信赖。
萧砚感受到她话语中的暖意与那份独特的形容,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那份郑重化为更深的理解与期待:“能有机会拜见蕴育你的灯塔,是我的荣幸。”
他整理了一下本就无可挑剔的深灰色西装,郑重地提起两个包装素雅却处处透着用心的礼盒——顶级血燕与沈菱云偏爱的年份普洱,以及一瓶虞父生前最珍视品牌的陈年茅台(虽斯人己逝,但这份心意,是对虞蕴过往的尊重,也是对那个复杂父亲的某种和解)。还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礼盒,由管家组织一一从专门用来装礼品的车上拿了下来。
推开厚重的院门,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庭院布局精巧,移步换景。
脚下是光滑温润的青石板,两旁兰草幽幽,修竹挺拔,一池碧水映着天光云影,几尾锦鲤悠闲摆尾。
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淡淡的沉水香,宁静而祥和,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
“妈,我们回来啦!”虞蕴的声音带着归家的轻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撒娇,打破了庭院的静谧,如同归巢的鸟儿。
正厅的门被推开,沈菱云含笑迎了出来。她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香云纱改良旗袍,颜色素雅,衬得气质温润如玉。
乌发在脑后松松绾了个髻,仅用一枚素雅的羊脂白玉簪固定,简单却尽显风骨。面容清雅,眉眼间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与洞察世事的通透。
看到虞蕴,她眼中瞬间盈满毫不掩饰的慈爱与暖意,那份光芒,足以融化一切寒冰。
颈间一枚水头极好的翡翠平安扣,光华内敛,如同她深沉而恒久的母爱。
“蕴蕴回来了。”沈菱云的目光先在女儿身上流连,细细打量她的气色精神,那份关切几乎要溢出来。确认女儿一切安好,她才将温润却极有力量的目光,缓缓投向虞蕴身侧那个挺拔如松、气宇轩昂的男人——萧砚。
“伯母您好,晚辈萧砚,冒昧前来打扰您了。”萧砚上前一步,姿态恭敬却不失风骨,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声音低沉悦耳,带着真诚的尊重。
他将手中的礼盒双手奉上,“一点心意,请您笑纳。”
沈菱云含笑接过,目光温和地在萧砚身上停留片刻,那份审视并非凌厉,更像是母亲在细细观察女儿选择的人生伴侣。
她看到萧砚眼中的郑重、沉稳,以及看向虞蕴时那份无法掩饰的深情与欣赏。
片刻,她唇角弯起一个温暖而欣慰的笑容:“萧先生太客气了,快请进。蕴蕴眼光一向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侧身引路,步履从容,带着世家特有的雍容气度。
厅堂内布置清雅,明式家具线条流畅,墙上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博古架上摆放着几件温润的玉器。
檀香与茶香氤氲,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三人落座,佣人奉上清香西溢的明前龙井。
沈菱云的目光再次落回萧砚身上,带着长辈特有的温和关怀:“蕴蕴这孩子,性子要强,从小就有主见。她父亲……”
提及亡夫,沈菱云眼中掠过一丝复杂而深沉的追忆,不是怨恨,而是带着理解的叹息,“心里是爱她的,也早早认定了她是接班人。只是,男人有时做得太杂,反而让爱变得沉重,甚至……留下了些棘手的麻烦(指虞承志母子)。”
她的语气平静,带着对过往的释然和对女儿的心疼。
她看向虞蕴,眼中满是骄傲与怜惜交织的光芒:
“这些年,看着她一个人,在那么大的压力下,既要稳住虞氏的基业,又要周旋应对那些暗箭冷枪,我这个做母亲的,心疼,却也无比自豪。
她靠的不是运气,是骨子里的坚韧,是看透人心的智慧,是无数个夜晚的殚精竭虑,是咬着牙也要把路走通的决心。”
她轻轻拍了拍虞蕴的手背,那份无声的支持胜过千言万语。
沈菱云的目光重新转向萧砚,眼神变得格外郑重而温暖:
“萧先生,蕴蕴跟我提过很多。在她最难的时候,是你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边,用你的方式支持她、信任她,帮她分担压力,铺平道路。”
她微微停顿,眼中是真切的感激和深深的认可,“这份情谊,这份担当,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蕴蕴能遇到你,能有一个理解她、支持她、与她并肩同行的人,是我这个母亲……最大的欣慰和安心。”
这番话,如同暖流淌过萧砚的心田,巨大的感动与责任感同时涌起。
他立刻站起身,再次向沈菱云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却无比诚恳:
“伯母言重了。能遇到蕴蕴,能与她同行,是萧砚的福气。她值得这世间最好的一切。我所做,不过是遵从本心,想为她分担一二,让她能走得更稳、更远。未来,我亦会如此。”
“好孩子,快坐下。”沈菱云抬手示意,语气更加慈爱温和,“‘本心’最是难得。我看得出,你对蕴蕴,是真心实意的好。”
她的目光在虞蕴和萧砚之间流转,看着女儿在萧砚身边流露出的那份安心与舒展,看着他们之间自然流淌的默契与情意,心中最后一丝尘埃落定,只剩下满满的祝福。
她轻轻握住虞蕴的手,又看向萧砚,声音温软而充满力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相信你们俩,一定能携手把虞氏带向更好的未来,彻底了结那些旧事。至于以后的日子,”
她眼中闪烁着慈母的光辉,“我只盼着你们俩,相互扶持,彼此珍惜。累了,倦了,记得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两个人在一起,同心同德,平安喜乐,就是最好的。”
这番话,是母亲最深沉的祝福,是对女儿选择的全力支持,更是对未来最朴素的期许——同心同德,平安喜乐。
虞蕴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紧紧回握住母亲的手:“妈,我们一定会的。”
萧砚心中暖流激荡,他伸出手,覆在虞蕴的手上,连同沈菱云的手一起,三只手温暖地交叠在一起。
他看向沈菱云,眼神坚定而温暖:“伯母放心。萧砚此生,定当珍爱蕴蕴,与她携手并肩,风雨同舟,共享喜乐,共担烦忧。不负您的信任,亦不负此生相遇相知。”
沈菱云看着眼前这对璧人,看着他们交叠的手和眼中对未来的笃定,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满足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
她轻轻点头:“好,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 她看向萧砚,目光慈祥,“萧砚,以后就把这里当自己家,常和蕴蕴回来。尝尝我煲的汤,陪我说说话。”
“是,伯母!一定常来叨扰。”萧砚郑重应下,心头一片温暖踏实,那扇名为“家”的门,己为他完全敞开。
午宴设在临水的花厅。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精致的餐桌上。
菜肴是沈菱云亲自安排的江南风味,清淡可口,充满了家的味道。
席间,沈菱云不再聊商场风云,而是说起虞蕴小时候的趣事,说起她如何倔强地要学下棋,说起庭院里那株老梅每年开花时的盛景。
萧砚含笑倾听,适时分享自己家族一些温馨的节日传统,气氛轻松而愉悦。
虞蕴依偎在母亲身边,偶尔与萧砚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满室温馨。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庭院里风吹竹叶沙沙作响,池水泛起温柔的涟漪。
这一刻,“静庐”之内,没有硝烟,只有家人团聚的温暖,血脉相连的深情,以及对未来共同生活的美好期许。
一位深爱女儿的母亲,一位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的女儿,一位被接纳、被信赖的伴侣,在这方充满爱意的天地里,完成了最温暖的联结。
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家的港湾永远在,爱的力量永远相伴。
蕴色砚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蕴色砚深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P2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