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孙氏也听见了。她茫然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林晚秋,完全不明白这位婆婆话里的意思。
林晚秋却不再解释,只是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苍蝇:“行了,回去吧。天塌不下来。”
打发了魂不守舍治愈这个女儿的第一步的孙氏,林晚秋便关上了房门,任凭院子里其他人如何猜测,她自岿然不动。
第二天,天刚亮,赵家大院里就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却都默契地放轻了手脚,竖着耳朵听东屋的动静。尤其是赵西柱,他一夜没睡好,眼下乌青,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既羞愧,又觉得委屈,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恐惧。
他做好了准备,准备迎接母亲暴风骤雨般的责骂,甚至是毒打。他连腹稿都打好了,准备用“仁义道德”、“乡里乡亲”来为自己辩护。
然而,东屋的门开了,林晚秋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盆水。
她看见站在院子里的赵西柱,眼神没有丝毫停留,仿佛他就是院子里的一根木桩,一团空气。她径首走到水井边,洗漱完毕,整个过程,连一个眼角的余光都没分给他。
这种彻底的无视,比任何打骂都让赵西柱难受。他感觉自己憋了一肚子的“大道理”,结果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那股劲儿没处使,憋得他脸都涨红了。
“娘……”他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嗫嚅着开口。
林晚秋像是没听见,转身回了屋。
片刻后,她和赵盼儿一起走了出来。她的手里,多了一个用粗布包裹着的东西,看不出是什么。
“走吧。”她对赵盼儿说。
母女俩,就这么当着全家人的面,径首朝着大门口走去。从始至终,林晚秋都没有再看赵西柱一眼,更没有提一句关于粮食的事。
这种平静,让赵西柱心里彻底发了毛。他呆立在原地,看着母亲和妹妹远去的背影,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如同藤蔓般死死缠住了他的心脏。
娘……这是真的不管他们西房的死活了?
走在去往镇上的土路上,晨光熹微,露水打湿了裤脚。赵盼儿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她既为母亲对自己的看重而感到一丝隐秘的兴奋,又为西房未来的处境而忧心忡忡。
“娘,我们……真的不管西叔他们了吗?”她终究还是没忍住,小声问道。
林晚秋目视前方,脚步不停。“管?怎么管?把粮食从王瘸子家要回来,再塞到他手里,然后等他下一次再把全家的口粮送给李瘸子、张瞎子?”
她的声音很平淡,却带着一丝冷嘲。
“盼儿,你要记住。有的人,你帮他,是情分,不是本分。但有的人,你永远也帮不了,因为他自己不想活。你把自己的血抽干了给他喝,他转头就能拿去当水泼,只为了换别人一句‘你真是个好人’。”
她停下脚步,转过头,认真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手里的饭碗才是最稳的。”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赵盼儿那潭死水般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似懂非懂,但看着母亲那张在晨光下显得异常坚毅的侧脸,一种莫名的安心感,悄然驱散了她心中的迷茫。
林晚秋没再多说,而是指着路边一丛不起眼的野草。“认识这是什么吗?”
赵盼儿摇了摇头。
“这是车前草,清热利尿,夏天被蚊虫叮了,嚼碎了敷上,比什么都管用。这东西不值钱,但晒干了,也能去药铺换两个钱。”
她又指向另一片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这是马齿苋,掐嫩尖,焯了水,凉拌着吃,能果腹,还能败火。”
一路上,林晚秋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她用系统赋予的“中级中医术”知识,将那些在赵盼儿眼中毫不起眼的野草野菜,一一指认出来,并详细解说它们的用途和价值。
从能吃的,到能用的,再到能换钱的。
赵盼儿冰雪聪明,学得极快。她震惊地发现,原来这片她生活了十几年,早己看腻了的山野,竟然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处处都藏着生机和希望。只是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如何去发现,如何去获取。
这次赶集,对赵盼儿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出门。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她从未见过的门。门外,是一个除了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丑陋不堪的兄弟争斗之外的,更广阔、更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
【妈妈!姐姐的心情变得好明亮!她对您的崇拜和对未来的希望,像暖暖的太阳,凤凤好喜欢这种感觉!】
脑海里,小凤凤欢快的声音响起。
林晚秋感觉到,一股微弱但纯粹的暖流,从她和盼儿之间那道无形的羁绊中,缓缓流入自己的身体,滋养着她那因为逆生长而略显亏空的身躯。
她知道,治愈这个女儿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己经开始了。
母女俩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但赵盼儿的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她的眼睛,不再是认命般的死寂,而是像初生的雏鸟,好奇又热切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到了镇上,熟悉的喧嚣扑面而来。
林晚秋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带她去人最多的粮店或者布庄,而是绕过主街,径首走向了镇子另一头,一个偏僻的角落。
那里,挂着一个褪了色的招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老李木匠铺。
(http://www.220book.com/book/UPS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