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节终于来临。金黄的麦浪在风中翻滚,散发出醉人的麦香。靠山屯的打谷场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靠山屯1号”脱粒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它被安置在打谷场中央,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铁牛。机器旁排起了长队,社员们将一捆捆割下的麦子源源不断地送来。
操作主力是赵铁锤和几个年轻力壮的社员。他们轮流蹬踏着巨大的踏板,沉重的滚筒在飞轮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发出稳定而有力的轰鸣。钉齿无情地撕裂麦穗,金黄的麦粒如同瀑布般从凹板筛孔中倾泻而下,在筛网下堆积成小山!破碎的麦秆则被抛到一边,很快堆成了垛。
效率是惊人的!一台机器,西个人轮班蹬踏(两人一组,交替休息),一天下来脱的麦粒,比过去全屯壮劳力抡两天连枷还多!而且麦粒干净,碎秆少,大大减轻了后续扬场(去除杂质)的工作量。
社员们脸上的愁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激情。看着堆积如山的麦粒,每个人心里都乐开了花。
“这机器!真神了!”
“省老劲了!往年脱粒脱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今年轻松多了!”
“林知青!你们东风小组可立了大功了!”
“赵铁锤!你小子蹬得带劲啊!晚上多吃俩窝头!”
张铁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整天泡在打谷场,亲自指挥调度,确保机器高效运转。他看林峰的眼神,简首像看亲儿子一样亲热。
林峰和刘工科也没闲着。他们成了机器的“保健医生”,随时监控运行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木轴套涂抹那黑乎乎的“石墨油脂”,检查皮带松紧,清理筛网堵塞。虽然辛苦,但看着机器稳定运行,看着丰收的成果,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猪圈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在林峰改良饲料(加盐、豆粕、蛋壳粉)的喂养下,那几头架子猪和育肥猪长得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比往年同期至少重了三十斤!尤其是那头花母猪,奶水充足,五头小猪崽(中毒后幸存的)长得圆滚滚、活蹦乱跳,成了屯里的“明星猪”。
田老汉逢人就夸林峰:“林峰娃子!神了!喂猪都喂出花来了!你看那猪!膘肥体壮!看着就喜兴!”
林峰的“养猪专家”和“农机专家”名声,彻底在靠山屯和邻近几个大队传开了。有人专门跑来参观脱粒机,有人来请教养猪秘诀。林峰也不藏私,能说的就说(主要是土办法),复杂的就推说是“书上看的”。
知青点里,林峰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郑卫国和李强被处理(劳教)后,知青点风气好了很多。刘工科成了林峰的忠实“小弟”。王援朝等女知青对林峰也多了几分敬佩。连郑卫国以前的几个跟班,现在见了林峰也客客气气的。
这天傍晚,林峰从打谷场回到知青点,累得筋疲力尽。刚坐下,田小娟端着一碗水走了过来。
“林峰哥,喝水。” 田小娟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谢谢。” 林峰接过碗,一饮而尽。清凉的井水驱散了疲惫。
“脱粒机…真好用。” 田小娟看着林峰,明亮的眼睛里闪着光,“我爹说,今年麦收,是屯里最快活的一年。”
“大家高兴就好。” 林峰笑了笑。
“那个…林峰哥…” 田小娟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我最近在夜校学识字…有些字…不认识…能…能问你吗?”
“当然可以。” 林峰点点头,“随时都可以问。”
田小娟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像一朵绽放的野花,清新而明媚。
靠山屯的夏天,充满了汗水、麦香和希望的气息。林峰用他的知识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根,扎得更深了。
作者“爱吃白菜炒牛肉的虎魔”推荐阅读《重生1970我的学习空间有点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