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结束,靠山屯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麦粒堆满了粮仓,上交公粮后,剩下的口粮也比往年宽裕不少。猪圈里的猪膘肥体壮,年底出栏能卖个好价钱。屯里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气氛。
张铁柱大队长更是意气风发。他召集队委会开会,商讨如何使用这笔“额外”的财富(主要是卖猪的钱和节省下来的劳力成本)。
“今年咱屯收成好!多亏了林峰娃子和东风小组的脱粒机!” 张铁柱声音洪亮,“省下的劳力,咱们开了不少荒地!明年收成更好!现在,咱们手里有点闲钱(卖猪预付款),大家说说,这钱咋用?”
“买化肥!” 赵老倔第一个发言,“地是根本!多上肥,多打粮!”
“买牛!” 另一个老农说,“队里那几头老牛,快拉不动犁了!”
“修渠!” 有人提议,“东头那片地,浇水太费劲!”
“给知青点修修房子吧?都快塌了!” 王援朝(作为知青代表列席)也提了一句。
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一。
林峰作为东风小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他一首在思考如何让靠山屯摆脱单一的农业经济,增加集体收入。靠山屯周围山上有丰富的柳条、荆条,还有野生的山野菜、蘑菇、药材。妇女们大多会编筐编篓的手艺。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搞点副业加工,不是比单纯卖原料赚钱?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张队长,各位大爷,我有个想法。”
众人安静下来,看向他。
“咱们屯,靠山吃山。” 林峰说道,“山上柳条、荆条多的是,妇女们手巧,编筐编篓是好手。还有山野菜、蘑菇、药材,晒干了也能卖钱。但咱们现在,都是首接卖原料,或者编点粗筐自己用,卖不上价。”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在想,咱们能不能办个小工厂?搞点集体副业?比如,组织妇女们编筐编篓,咱们统一收上来,修整修整,编点好看实用的花样,拿到县里、市里去卖,肯定比卖柳条贵!山野菜、蘑菇,咱们简单加工一下,比如腌成咸菜,晒成干菜,包装一下,也能卖个好价钱!这样,农闲的时候,大家也能有活干,有收入!”
“办工厂?” 张铁柱眼睛一亮,但随即又皱眉,“这…这能行吗?政策允许吗?再说,卖给谁啊?谁会要咱们编的筐?”
“政策没问题!” 林峰早有准备,“现在鼓励发展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前身),爱吃白菜炒牛肉的虎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搞多种经营!咱们这是集体副业,解决社员就业,增加集体收入!至于销路,县里供销社、土产公司,都可以联系!实在不行,咱们自己组织人去城里卖!”
“编筐…能卖多少钱?” 田老汉有些疑虑,“家家户户都会编,谁买啊?”
“是啊,山野菜,家家晒,能卖出去?” 也有人附和。
“不一样!” 林峰解释道,“咱们编的筐,要讲究质量,统一标准,编点城里人喜欢的样式,比如菜篮子、水果筐、花篮,再刷点清漆防虫防潮,看着就上档次!山野菜,咱们挑好的,洗干净,腌得讲究点,或者晒得干透,用纸包好,贴上‘靠山屯’的牌子!肯定比散卖强!”
他指着窗外:“咱们屯的柳编手艺,其实很好!就是以前没人重视,编的都是粗笨家伙。田小娟她娘编的篮子,就特别精巧!要是组织起来,统一教点新花样,肯定能行!”
提到田小娟她娘(田婶),大家都不说话了。田婶的手艺在屯里是出了名的好。
“这个…听着是挺好…” 张铁柱摸着下巴,“但…这办工厂,总得有个地方吧?还得买材料(漆、纸啥的),还得有人管…这钱…”
“地方好办!” 林峰说,“队部旁边那两间旧仓库,收拾收拾就能用!材料费不了多少钱!漆买一点,纸买一点。管理…可以让田婶牵头,组织妇女们干!咱们东风小组也可以帮忙设计点新样式,研究下怎么包装。”
“那…那山野菜呢?” 有人问。
“山野菜更简单!” 林峰说,“就在各家各户做!队里统一收!定好标准,按质论价!腌菜、晒菜,都是老手艺,大家都会!关键是统一标准,保证卫生!”
张铁柱看着林峰自信的眼神,又看了看其他队委。赵老倔想了想,点点头:“林峰娃子说得在理!光靠种地,富不了!得搞点副业!编筐腌菜,不费啥本钱,试试也行!”
“对!试试!反正农闲也没事干!” 田老汉也同意。
“我看行!” 王援朝代表知青表态,“我们知青也可以帮忙!”
“好!” 张铁柱一拍桌子,“那就这么定了!先搞起来!成立…成立两个组!一个柳编草编组!田婶当组长!一个山货加工组!田老汉…呃…田老汉你负责收山货!林峰!你…你给当技术顾问!需要啥东西,队里出钱买!”
靠山屯的集体副业,在林峰的提议下,如同初春的嫩芽,悄然萌发。一个崭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