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靠山屯再次忙碌起来。春耕备耕,东风小组的订单也排满了。赵铁锤的手伤还没完全好利索(不能干重活),但他闲不住,成了小组的“安全巡查员”和“后勤部长”,负责工具维护和材料准备。
林峰的心思,却不仅仅在完成订单上。他一首在思考如何改进脱粒机,尤其是解决轴颈磨损这个老大难问题。木轴套和“石墨油脂”虽然能应付,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磨损快、维护麻烦、效率受限。
`[核心问题:轴颈磨损(无滚动轴承)。]
`[检索替代方案:1. 寻找替代轴承(陶瓷/尼龙?不可行)。2. 优化润滑系统(自动滴油?复杂)。3. 改进轴颈材料(无热处理条件)。]
[突破点:废品站发现线索(上次淘宝遗留信息)。]
林峰回忆起上次在县废品站淘宝时,似乎在一个废弃的机床底座下,看到过几个锈死的滚珠轴承!当时因为锈蚀严重,尺寸也不合适,就没拿。但现在想想,如果能找到尺寸合适的轴承,哪怕锈死了,拆开清洗修复,也比木轴套强!
“刘援朝!赵铁锤!准备一下!” 林峰果断下令,“明天一早,跟我去县废品站!找轴承!”
第二天,三人再次来到废品站。林峰凭着记忆,首奔那个堆满废机床的角落。他像寻宝一样,在锈迹斑斑的废铁堆里翻找着。
`[视觉辅助扫描:目标:滚珠轴承(内径约50mm)。]
[扫描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巨大的、废弃的齿轮箱残骸里,林峰终于找到了两个锈迹斑斑、但尺寸基本符合要求(内径约48mm)的滚珠轴承!轴承被油污和铁锈包裹得严严实实,滚珠卡死,几乎无法转动。
“找到了!就这个!” 林峰如获至宝!
“这么锈…能用吗?” 刘工科怀疑。
“试试看!” 林峰小心翼翼地将轴承撬下来,用破布包好。
回到屯里,林峰立刻开始“抢救”轴承。他将轴承浸泡在柴油里,用刷子刷掉表面的油泥。然后,用锤子轻轻敲击外圈,试图松动锈死的滚珠。效果甚微。
“用醋泡!” 田小娟在一旁建议道,“俺爹以前用醋除锈!”
“好主意!” 林峰眼睛一亮。
他们将轴承泡在醋缸里。两天后,锈蚀松动了一些。林峰用细铁丝一点一点地抠掉缝隙里的锈渣。然后,再次浸泡在柴油里,反复摇晃、冲洗。
`[阿库机械原理辅助:尝试分解轴承。]
[步骤:1. 取下防尘盖(撬开)。2. 取出保持架(小心变形)。3. 分离滚珠与内外圈。]
林峰按照提示,小心翼翼地操作。防尘盖被撬开,锈蚀的保持架(铁丝网)被取出(部分断裂)。滚珠散落出来,上面沾满锈粉。他用柴油反复清洗滚珠和内外圈,用砂纸(最细的)轻轻打磨掉表面的锈层(不敢磨太多,怕尺寸变化)。然后,重新涂抹厚厚的“石墨油脂”,将滚珠一颗颗装回去,用新的铁丝(尽量模仿保持架)固定住。
整个过程极其繁琐、耗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的操作。林峰的手指被铁锈和油污染得漆黑,还被铁丝划破了几道口子。但他全神贯注,如同修复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两天后,两个“修复”的轴承终于完工了!虽然外表依旧粗糙,滚珠转动时还有明显的滞涩感和沙沙声,但至少能转了!比木轴套强多了!
林峰立刻将它们安装在新制作的一台脱粒机(向阳大队订单)的滚筒轴颈上(轴颈尺寸稍作打磨)。然后,进行试运行。
“嘎吱…沙沙…”
滚筒转动起来!虽然噪音依旧(轴承摩擦声),但阻力明显小了很多!转动更加平稳顺畅!蹬踏起来也省力了不少!
“成了!阻力小了至少三成!” 蹬踏的社员惊喜地喊道。
“声音…声音也好听点了!” 刘工科兴奋地记录着。
“轴承…真管用!” 赵老倔也服气了。
林峰看着转动的滚筒,心中充满了喜悦。虽然只是两个修复的旧轴承,但这意味着技术上的一个突破!解决了困扰己久的轴颈磨损问题!机器的效率和寿命都将大大提升!
他立刻将这个“新成果”应用到后续的订单机器上。同时,他让刘工科和田小娟详细记录轴承修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整理成册。他还叮嘱去废品站淘宝的组员,以后重点留意各种轴承!
东风小组的技术水平,因为这两颗“锈迹斑斑的齿轮”,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