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集体副业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己经初具规模。柳编组的篮子、筐子花样翻新,刷上清漆后,美观实用。山货组的咸菜、干菜、蘑菇干质量稳定,包装整齐(油纸袋加红戳)。产品在屯里小卖部和公社供销社都有代销点,销路不错,为集体积累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铁柱尝到了甜头,决定更进一步——把产品卖到县里去!赚更多的钱!
“林峰!田小娟!” 张铁柱把两人叫到队部,“咱们的货,在公社卖得不错!但价钱上不去!我想着,拉到县里土产公司去!首接卖给他们!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你们俩脑子活,懂门道,这趟差事,就交给你们了!”
林峰和田小娟对视一眼。林峰主要负责东风小组,副业这块一首是田小娟在管(质检和验收)。去县里跑业务,田小娟更合适。
“张队长,” 林峰说,“东风小组那边订单紧,我走不开。让田小娟同志带队去吧,她熟悉产品,也懂行情。再让王援朝同志(能说会道)和刘援朝同志(懂点账)一起去帮忙。”
“小娟?” 张铁柱看着田小娟,“你…能行吗?县里人精着呢!可不好打交道!”
“张队长,我…我试试!” 田小娟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大半年的锻炼,让她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和自信。
“好!那就这么定了!” 张铁柱拍板,“小娟带队!王援朝、刘援朝协助!明天就出发!带上样品!争取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一早,田小娟、王援朝、刘工科三人,背着鼓鼓囊囊的样品(篮子、咸菜、蘑菇干),搭乘屯里去县里拉化肥的拖拉机,颠簸着进了城。
县土产公司门市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柜台后,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梳着分头、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李主任)正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看着报纸。
田小娟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同志,您好。我们是靠山屯生产大队的,想找你们领导谈谈业务。”
李主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三个穿着土气、背着大包的年轻人(女),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谈业务?什么业务?”
“我们生产了一些柳编筐篮和山货,想看看贵公司能不能收购。” 田小娟不卑不亢地说。
“哦?拿样品看看。” 李主任懒洋洋地说。
田小娟赶紧拿出样品:一个编工精巧、刷着清漆的菜篮子,一包油纸包好的咸蕨菜,一袋干透的榛蘑。
李主任拿起篮子看了看,撇撇嘴:“样子还行,就是太土气。城里人不爱用。” 又捏了捏咸菜,闻了闻蘑菇干:“这咸菜…盐放多了吧?齁咸!蘑菇干…碎渣有点多啊!”
王援朝一听就急了:“同志!我们这篮子编得多好!咸菜都是按标准腌的!蘑菇干都是挑好的晒的!”
“就是!比你们柜台卖的那些强多了!” 刘工科也帮腔。
李主任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不好,不是你们说了算!我们公司有规定!收购产品,要看质量、看品牌、看销路!你们这‘靠山屯’…没听说过!谁知道好不好卖?再说,这价格…你们想卖多少?”
田小娟报了个价(比供销社收购价高两成)。
“什么?!” 李主任夸张地叫起来,“这么贵?!你们抢钱啊?!供销社收你们的货,也就这个价(他故意压低)!我们公司是大单位,要收也是大批量收!价格必须压下来!起码压三成!”
“压三成?!” 王援朝气得脸都红了,“那我们不是白干了?!”
“就是!成本都不够!” 刘工科也急了。
田小娟却异常冷静。她看着李主任那副拿腔拿调的样子,心里明白,对方是在故意压价。她没急着争辩,而是拿起那个菜篮子,走到柜台前,对着一个正在挑选东西的城里妇女说:“大姐,您看看这个篮子,编得结实,刷了漆,防虫防潮,买菜装东西都方便,才卖X毛钱(报了个零售价),您看值不值?”
那妇女接过篮子,仔细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嗯…编得是挺细密…样子也还行…这个价…不贵。”
“您再看看这咸菜,” 田小娟又打开一包咸蕨菜,“都是山里的嫩蕨菜,洗干净了腌的,咸淡正好,下饭可香了!您闻闻!”
“嗯…是挺香…” 妇女点点头。
“还有这蘑菇干,炖小鸡最香了!一点沙子没有!” 田小娟又展示蘑菇干。
旁边的几个顾客也被吸引过来,纷纷拿起样品看。
“这篮子不错!比供销社卖的光溜!”
“咸菜闻着是香!”
“蘑菇干看着挺干!”
李主任一看这架势,有点坐不住了。他干咳一声:“咳咳…那个…小同志…样品…样品拿进来谈吧!”
田小娟回到柜台,平静地看着李主任:“李主任,您也看到了,我们的产品,群众是认可的。我们靠山屯的东西,质量有保证。价格,我们报的是实价。您要是诚心要,我们可以长期供货,保证质量稳定。要是压价太低,我们只能去别的公司或者自己摆摊卖了。”
她的声音不大,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软中带硬。既展示了产品优势(群众认可),又表明了态度(不贱卖),还暗示了其他选择(去别处或自销)。
李主任看着田小娟那双清澈却坚定的眼睛,又看看旁边围观的顾客,心里盘算开了。靠山屯的货,质量确实不错,尤其是那篮子,样式新颖。如果真被别的公司收走或者他们自己摆摊卖火了,自己反而被动。而且,这小姑娘看起来不好糊弄。
“这个…价格嘛…好商量…” 李主任语气软了下来,“这样吧,篮子…按你说的价!咸菜和蘑菇干…压半成!不能再多了!我们公司也要利润嘛!”
“篮子按原价,咸菜和蘑菇干压半成,可以。” 田小娟果断拍板,“但我们要签合同!保证收购量!”
“签…签合同?” 李主任有点意外,这乡下丫头还懂合同?
“对!白纸黑字,写清楚规格、质量、价格、交货时间!” 田小娟拿出准备好的纸笔(林峰教她的),“我们按合同供货,你们按合同付款!”
李主任看着田小娟那副认真的样子,知道今天遇到硬茬子了。他无奈地笑了笑:“行!行!签合同!你这小同志…厉害!”
合同顺利签订!价格比供销社收购价高出近两成!还保证了稳定的销路!
回屯的路上,王援朝和刘工科对田小娟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娟!你太棒了!把那李主任都镇住了!”
“就是!那合同签的!真带劲!”
田小娟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眼神明亮而自信。她知道,这一切的底气,来自于靠山屯产品的质量,也来自于林峰教她的知识和那份“不卑不亢”的态度。她不再是那个躲在父亲身后的农村丫头,而是能独当一面的“靠山屯代言人”!
靠山屯的集体副业,第一次真正地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县城!而田小娟,也在这场“谈判”中,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华丽蜕变!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