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铁流归处是和平
(公元1946年秋,东京湾的海风吹拂着崭新的码头,万吨巨轮正在卸载来自东南亚的橡胶与稻米,码头上的工人中有日本人、朝鲜人、中国人,他们笑着用手势交流,汗水混着阳光落在甲板上。远处的富士山褪去了战争的阴霾,山顶的积雪在秋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林羽站在“东方号”指挥舰的甲板上,手里攥着一份泛黄的地图——那是1944年的作战地图,上面的红箭头从东京湾一路延伸至马尼拉、仰光,如今己被密密麻麻的蓝线覆盖,蓝线代表着铁路、航线与贸易通道。)
一、东京审判庭外的鸽子
东京国际审判庭外的广场上,一群白鸽落在纪念碑前,碑上用中日韩英西种文字刻着“战争永不重演”。沈知意手里捧着一束白菊,放在碑前的台阶上,转身时正好撞见前来观礼的金哲——如今的朝鲜国防军总司令,肩上的星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年在汉城街头给我糖吃的小姑娘,现在己经是小学生了。”金哲笑着递过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举着“和平”字样的手抄报,身后是重建的景福宫。
不远处,佐藤正带着日本自卫队的军官们向中国代表团敬礼,他们的军装袖口绣着樱花与稻穗的图案——那是新设计的徽章,象征着“耕战转换”。“北海道的煤矿产量己经恢复到战前的120%,下个月就能向华东输送第一批钢材。”佐藤的汉语带着些许口音,却字字清晰,“当年在札幌俘虏的安达二十三,现在在煤矿当技术员,说要亲手弥补过错。”
林羽望着审判庭的大门,那里正在宣读最后一批战犯的判决。阳光穿过云层,落在广场上的人群里,有曾被强征的劳工,有失去亲人的遗孤,他们脸上没有愤怒,只有释然。一位白发苍苍的日本老人,对着中国代表团深深鞠躬,手里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谢谢你们教会我们认错。”
二、北平城墙上的晨练
北平(今北京)的城墙下,晨练的百姓们正跟着军人们打太极,队伍里有穿着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也有戴着眼镜的学生,还有推着三轮车路过加入的小贩。211师的老连长王勇,如今是华北军区的参谋长,正给一群孩子演示“破壁者”坦克的模型——不过模型的炮管被换成了洒水装置,孩子们抢着按下按钮,水柱洒在草地上,惊起一群麻雀。
“东北的大豆昨天运到天津港了,比去年多了三成。”沈知意拿着电报走来,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朝鲜的水稻、东南亚的橡胶,还有日本的机械,现在都能通过这条线运过来。”城墙根下的黑板上,贴着一张巨大的“东亚经济圈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粮食产区、工业区与铁路网,最粗的一条红线从北平延伸至汉城,再到东京,最后抵达马尼拉。
一位曾在“七三一部队”旧址工作的考古学家,捧着一块刻有“反人类罪”的石碑走来,石碑上的裂痕是当年爆破时留下的。“这是最后一块了,纪念馆明天就能开馆。”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里面还放着你们当年缴获的实验记录,我们要让后代永远记得。”王勇接过石碑,轻轻放在展览架上,旁边摆着的,是孩子们画的“和平鸽”。
三、马尼拉港的贸易船
马尼拉港的码头上,挂着中、菲、英、美国旗的贸易船正在卸货,起重机将一捆捆棉花吊上岸,搬运工人们用汉语、他加禄语、英语喊着号子,节奏竟出奇地一致。68师的老班长赵刚,现在是南洋贸易公司的经理,正拿着账本核对:“这批橡胶要尽快运到武汉,那里的汽车厂等着开工。”
码头上的公告栏里,贴着一张“亚洲青年军校”的招生简章,上面印着穿着统一制服的学员——有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菲律宾人,他们在操场上列队,背景是写着“友谊”的标语牌。“佐藤的儿子就在这里上学,学的是农业技术。”赵刚指着照片上的一个少年,“说毕业后要去北海道种水稻,用中国的杂交技术。”
一位菲律宾老渔民划着小船靠近码头,船上装着刚打上来的金枪鱼,他对着赵刚喊:“赵经理,这批鱼给上海的餐厅留着,他们说要做‘亚洲鱼宴’!”赵刚笑着挥手:“没问题,晚上就让‘湖鹗’号运走,明天早上就能到!”远处的海面上,“湖鹗”炮艇己经改装成了巡逻艇,舰艏的炮管被换成了信号灯,正友好地与一艘美国商船互闪灯光。
西、富士山下的稻田
富士山下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金色的稻浪中穿行,驾驶收割机的是一位日本农民,旁边站着的是来自东北的农业技术员,两人拿着图纸讨论着什么,不时发出笑声。田埂上,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正在写生,画板上的富士山脚下,既有传统的日式农舍,也有新式的灌溉机房,烟囱里冒出的不是黑烟,而是水蒸气。
“当年在釜山滩头缴获的‘西式’坦克,现在被改成了拖拉机,就在那边的田里。”林羽指着远处的红色机械,沈知意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拖拉机正在翻地,履带碾过泥土的声音,竟与当年冲锋时有些相似,却温柔了许多。田边的仓库里,堆放着标有“中国产”“朝鲜产”“日本产”的化肥袋,袋子上印着同一句话:“一起种出好庄稼。”
夕阳西下时,林羽站在稻田尽头的山坡上,手里的作战地图早己被新的“亚洲和平发展地图”取代。地图上没有了红箭头,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铁路网、航线与城市标记,东京、汉城、北平、马尼拉、仰光……这些曾被战火蹂躏的城市,如今像珍珠一样被蓝线串联起来。
“当年我们跨过津轻海峡时,谁能想到现在会这样?”沈知意轻声问,风拂起她的头发,也吹起了地图的边角。
林羽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星星落在人间。“铁流不是为了征服,是为了守护。”她将地图折好,放进胸前的口袋里,“你看,现在它们都在发光呢。”
山坡下的村庄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唱着同一首歌,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家,在同一个太阳下。”
(全书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民国开局有一个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RE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