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第十三章 四个月的奇迹:智能建造改写地产速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深市风云沈浩楠和他的Z世代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URRD/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深市风云沈浩楠和他的Z世代帝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2022年4月12日下午,沪上崇明区的海风里混着水泥和青草的气息。距离云浮五星级酒店5公里的工地上,没有想象中尘土飞扬的混乱,反而像一个巨型“积木工厂”——30台智能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轨道移动,机械臂精准地吊装着预制墙板,激光测距仪在阳光下划出红色的线,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沈浩楠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台上,戴着VR眼镜,眼前的虚拟画面里,云浮壹号别墅区的14期工程己经“完工”:800平到2000平的别墅错落有致,光伏板屋顶泛着蓝光,无土栽培的绿植沿着外墙攀爬,地下的矿物质水管道像蓝色的血管延伸至每一户。

“沈总,第7栋的主体结构完成35%,比计划提前了两天。”智能地产项目总监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他正通过VR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进度,“预制构件的损耗率控制在1.2%,创了行业新低。”

沈浩楠摘下眼镜,看向现实中的工地。那些看似普通的农民工,此刻正拿着平板电脑操作机器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整着机械臂的角度。三个月前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智能设备,现在己经能熟练地输入指令,月薪也从原来的8000元涨到了2万以上。

“李叔,这面墙的垂首度差了0.3度。”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走到正在操作机器人的李建国身边,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把参数调一下,机器人会自动校准。”

李建国点点头,飞快地在平板上输入一串数字。这个半年前还在工地搬砖的保安,现在是智能建造班组的组长,不仅管着5个工人,还能看懂基础的工程图纸。“张总说,咱们现在干的活,比老木匠刨木头还精细。”他笑着对工程师说,眼角的皱纹里还带着泥土的痕迹,却多了几分自信。

云浮壹号的建造速度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传统地产商建同样规模的别墅区,至少需要18个月;致一的智能建造体系,只用4个月就能完工。秘诀在于“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所有墙体、楼板、楼梯都在工厂预制好,运到工地后由智能机器人拼接,工程师通过VR系统远程监控,甚至能在深圳总部调整上海工地的施工细节。

“这台‘墙体拼接机器人’,一台顶十个工人。”项目总监指着一台像巨型螳螂的设备,它正用机械爪抓起3吨重的预制墙板,轻轻放在指定位置,误差不超过2毫米,“以前十个工人一天能拼5面墙,现在它一天能拼50面,还不用休息。”

更神奇的是“智能纠错系统”。有一次,一批预制构件的尺寸出了0.5厘米的偏差,机器人立刻停止作业,VR系统自动生成修改方案,工厂连夜赶制新构件,第二天一早就补上了,没耽误工期。“就像玩拼图时发现少了一块,系统会自动告诉你该补哪块,怎么补。”工程师解释道。

傍晚时分,工人们陆续下班。李建国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晒得黝黑的额头,手机上收到妻子发来的照片:儿子在云浮公寓的阳台上,举着刚摘的小番茄笑。“明天休息,带你们去酒店的空中餐厅吃饭。”他回复道,手指在屏幕上敲得飞快——这是他在致一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班”上学的打字,现在每分钟能打60多个字。

工地的广播里响起张丽君的声音:“今晚加鸡腿!庆祝第5栋别墅封顶!”很快,智能送餐机器人沿着轨道驶来,给每个工人递上一份热乎乎的盒饭,餐盒上印着“致一建造,4个月见证家的成长”。

沈浩楠站在观景台上,看着夕阳给机器人镀上一层金边。他想起三个月前,有地产同行嘲笑“西个月盖别墅是天方夜谭”;现在,那些人正托关系想来参观学习。“智能地产不是炫技,是让普通人也能享受科技的红利。”他对身边的项目总监说,“农民工能拿2万月薪,业主能提前14个月住进新家,这才是速度的意义。”

远处的云浮酒店亮起了灯,和工地的探照灯连成一片。沈浩楠知道,西个月后,这里将竖起一片崭新的别墅区,而那些操作机器人的农民工,或许会搬进旁边的员工公寓,看着自己亲手盖的房子,对孩子说:“那栋楼,是爸爸用机器人搭起来的。”

这大概就是智能建造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改变了盖房子的速度,更改变了一群人的生活轨迹。就像那台不知疲倦的智能机器人,在崇明岛的土地上,一点点拼出属于致一,也属于普通人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UR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深市风云沈浩楠和他的Z世代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URR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