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下午,沪上证券交易所的大厅里,空调冷气打得足,却吹不散王大叔和李大叔脸上的热气。两人盯着大屏幕上星特币的兑换曲线,红色的数字稳稳地停在“¥28.69亿”——这是他们账户里的总资产,一个月前,这个数字还只是“¥50万”。
“提现!全提!”王大叔的手指在自助终端上哆嗦着,眼睛死死盯着“数字人民币”的选项,“先提26.9亿,把高利贷的窟窿填了,剩下的留着给孙子买云浮壹号的学区房!”
李大叔按住他的手,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慢点……再看看,万一还能涨呢?”
“涨个屁!”王大叔甩开他的手,屏幕上弹出的“提现成功”提示让他猛地捂住脸,眼泪从指缝里漏出来,“一年前咱哥俩还在桥洞底下啃冷馒头,现在……现在账上躺着28亿!这要是敢贪心,天打雷劈!”
周围的股民围了过来,有人认出他们——这两位就是去年因买老牌地产股破产,还借了高利贷的“倒霉蛋”,当时全交易所的人都在背后笑话他们“老糊涂,不懂股市”。
“王哥,你们买的啥神股啊?”一个穿背心的小伙子凑过来,屏幕上的股票代码他从没见过,只有一行英文:“Xingte ”。
“不是股票,是星特币!”李大叔终于缓过神,挺首了腰板,像炫耀军功章一样指着屏幕,“致一科技搞的虚拟币,那个福布斯第二的沈浩楠,知道不?就是他公司的物理学家团队研发的!”
他说起一年前的绝境:两人把养老钱全砸进了“ST沪江”,结果公司爆雷,老板卷款跑路,股价清零。为了翻本,他们借了三分利的高利贷,又赔得底朝天,被催收的堵在家门口,连孙子上学都不敢去送。
“是我儿子给的主意。”王大叔抹了把脸,语气里带着后怕,“他说‘爸,别碰那些老牌股了,人家老板早把资产转海外了,就等着坑你们这些老头’。他给我转了篇文章,说星特币是东方人自己搞的,纳入了民法典,还跟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自贸区合作,稳得很。”
当时星特币刚推出,兑换价才几块钱,两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最后凑的50万全买了进去。没想到半年后,星特币在亚洲市场一路飙升,尤其是英国冻结亚洲富豪资产后,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换成星特币避险,价格像坐了火箭。
“你看这波动。”李大叔调出星特币的走势图,曲线平滑得像首尺,“最多跌0.3%,比货币基金还稳!老牌股票?呵,那些玩意儿跟过山车似的,说崩就崩,哪比得了这个?”
他点开数字人民币的余额,26.9亿的数字在屏幕上闪着光。“上午刚还了高利贷,催收的看了我手机,腿都软了。”李大叔笑得皱纹堆成一团,“他们说‘叔,以后有好项目带带我们’,我跟他们说‘学吧,看看人家沈浩楠是咋做事的’。”
周围的股民听得眼睛发亮,有人立刻拿出手机下载星特币钱包,有人跑去问工作人员“怎么买”。刚才还冷清的星特币兑换窗口,瞬间排起了长队。
“人家这才叫干实事。”王大叔看着屏幕上沈浩楠的新闻照片,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正在吉隆坡的光伏基地考察,“华裔富二代,不炫富,不移民,踏踏实实搞技术,做出来的东西,连我们这些老头都能信得过。”
他想起前几天去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的“稳健型基金”,年化收益才3%,还天天提醒“有风险”。“现在看来,星特币才是真稳健。”王大叔感慨道,“人家有量子服务器兜底,有东南亚的自贸区托底,还有法律保护,那些老牌股票的空壳公司,能比吗?”
傍晚休市时,王大叔和李大叔走出交易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两人没打车,沿着南京路慢慢走,手里提着刚买的菜,像普通老头一样讨论着“晚上做红烧肉还是糖醋鱼”。
路过一家手机店,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星特币的新闻:“亚洲贸易星特币结算占比突破40%,致一科技与马来西亚央行达成合作,推出‘星特币房贷’——用星特币还贷,利率比传统贷款低2个点。”
“咱也去云浮壹号看看?”李大叔忽然说,“听说那里的别墅,能用星特币买,还带60亩地的无土栽培,够咱哥俩种一辈子菜了。”
王大叔笑着点头:“先给孙子报个智能学校,听说致一办的,用星特币交学费还有优惠。”
两人的笑声混在晚高峰的车流里,像两朵迟开的花。他们知道,28.69亿的财富只是开始——当星特币的稳定取代了老牌股票的疯狂,当东方人的技术撑起了自己的货币体系,像他们这样的普通人,终于也能在时代的浪潮里,捞起属于自己的那桶金。
手机店的屏幕上,沈浩楠的声音还在继续:“星特币的意义,是让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有安全感——就像它的波动一样,不大起大落,却能稳稳地往前走。”
王大叔和李大叔相视一笑,加快了脚步。他们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手里的菜篮子晃悠着,里面装着的,不只是今晚的晚餐,还有两个破产大叔,靠星特币赢回来的,稳稳当当的晚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UR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