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管事脚步匆匆地穿过庭院,将一叠厚厚的文书放在黎佳琪的书案上。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疲色。
“小姐,这是各处铺子送来的账目。”
“还有贤王府那边催要的秋季新款织样,以及南边绣坊新招绣娘的用度清单。”
黎佳琪抬起头,看了一眼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件。
她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是关于皇商车队出关路线的勘察报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
她看了不过两页,便感到一阵倦意涌上。
自黎家成为皇商,又接手皇家织造局的生意后,事务量陡增了十倍不止。
她每日从清晨忙到深夜,仍觉得时间不够用。
刘管事是她手下最得力的人,可他也只有一个。
许多事情,黎佳琪必须亲力亲为。
她需要更多的人手。
不是普通的伙计或管事,而是能替她思考,替她分担,替她独当一面的人。
她需要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班底。
黎佳琪放下手中的报告。
“刘管事。”
“小人在。”
“你去京兆尹府,就说黎家感念圣恩,欲捐资办学。”
“在城西寻一处僻静的院落,招募五十名寒门子弟入学。”
刘管事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小姐,办学?”
“食宿全免,笔墨纸砚,由我黎家一力承担。”
“但入学有一个条件。”
黎佳琪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凡入学之人,必须签下一份契约。”
“学成之后,需为黎家效力十年。”
“十年之内,婚丧嫁娶,皆由我定。”
刘管事的心头猛地一跳。
这不是办学。
这是在培养家臣,是死士。
“小人明白了。”
他没有再多问一个字,躬身领命而去。
消息一经放出,整个京城底层都轰动了。
对于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人家而言,能读书识字,本就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如今,黎家不仅提供免费食宿,还包办一切用度。
这无异于天降甘霖。
报名处设在城西的一座旧宅院门口,三天之内,便有数百名少年排起了长队。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破旧,但眼中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黎佳琪没有出面。
负责初选的,是刘管事。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只有两项。
第一项,识字。
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并能通读一篇简单的告示,便算通过。
这一关,就刷下去了大半的人。
第二项,算术。
刘管事会随机出几道加减乘除的口算题。
“一斤米十五文,买三斤,给店家五十文,应找回多少?”
“一匹布三丈长,做一套成衣需用七尺,能做几套,还剩多少?”
题目不难,考的是最基本的算术能力和反应速度。
一个面容清瘦、眼神明亮的少年,几乎在刘管事话音刚落的瞬间,就给出了准确答案。
刘管事多看了他一眼,在他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
他叫林默。
初选结束,只留下了六十人。
这些人被带进了那座名为“致用堂”的院落。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崭新的学堂,干净的宿舍,还有热气腾腾的饭菜。
这些少年何曾见过这等光景,一个个都激动得手足无措。
第二日,黎佳琪第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她依旧是一身素色长裙,身后只跟着小翠一人。
她站在学堂前,看着台下那六十张稚嫩却充满希望的脸。
她没有说任何勉励的话。
只是让小翠将一份份早己拟好的契约,发到每个人手中。
“契约的内容,你们可以自己看。”
“识字不多的,可以找人帮忙念。”
“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
“签下字的,留下。”
“不愿签的,现在就可以离开,黎家会发给你们二两银子,作为盘缠。”
学堂内瞬间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那份契约上的条款,苛刻得近乎卖身契。
为黎家效力十年,生死由主家定夺。
这让许多刚刚燃起希望的少年,心头又被浇了一盆冷水。
林默拿着那份契约,一字一句地看着。
他的手微微颤抖。
他想起了家中卧病在床的老母,想起了为了给他凑束脩而累瞎了眼睛的姐姐。
十年。
用十年自由,换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没有丝毫犹豫。
第一个走到讲台前,拿起毛笔,在契约的末尾,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对着黎佳琪,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一炷香燃尽。
最终,有五十人留了下来。
十个选择了离开。
黎佳琪让人兑现承诺,给了那十人每人二两银子,让他们自行离去。
庶女重生!宅斗复仇!打脸逆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庶女重生!宅斗复仇!打脸逆袭!最新章节随便看!看着台下留下的五十人,黎佳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我黎佳琪的人。”
致用堂的教学,开始了。
黎佳琪没有请大儒来讲授西书五经。
她亲自制定了课程。
上午,学算术。
从最基础的珠算,到复杂的复式记账法。
下午,学实务。
商律、契约、货物鉴定、漕运路线、人情世故。
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
经商。
黎佳琪很少亲自授课。
她将这些少年分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五人。
她会定期抛出一个个真实而棘手的问题。
“城南米铺被对家恶意压价,导致亏损,如何应对?”
“一批丝绸在运往北地的途中,遭遇山洪,损失惨重,如何善后?”
“与西域商人洽谈生意,对方言语不通,性格狡诈,如何确保我方利益?”
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少年们需要分组讨论,查阅资料,然后拿出他们认为最可行的方案。
林默所在的小组,很快就脱颖而出。
他心思缜密,总能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
在应对“米铺亏损”的案例中,其他组的方案大多是降价促销,或是另寻米源。
只有林默提出,可以联合城中其他几家小米行,组成联盟,共同抵制恶意竞争,同时推出“买米送面”的捆绑销售策略,吸引普通民众。
他的方案,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可操作性极强。
黎佳琪在看到这份方案时,久违地,在上面用朱笔批了两个字。
“上佳。”
对抗,并非来自外部。
而是来自内部,来自黎佳琪刻意营造的竞争环境。
每个月,她都会进行一次考核。
成绩最优的小组,能得到额外的银钱奖励,甚至有机会跟随刘管事,去铺子里实习。
而成绩最末的小组,则会受到惩罚。
或是打扫整个院落,或是被削减下个月的用度。
在这种高压的竞争下,五十名少年飞速成长。
他们不再是当初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年。
他们的眼神变得锐利,言谈举止间,己经有了几分管事的模样。
他们开始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自己的前途,明争暗斗。
有人联合,有人排挤。
一天夜里,林默正在挑灯夜读,研究一份关于漕运的卷宗。
同组的一个少年,悄悄凑了过来。
“林默,这次考核的题目是关于漕运的。”
“我听说,三组的李栓,他叔叔就在漕帮做事,他肯定能拿到内部消息。”
“我们这次,怕是要输了。”
另一个组员也附和道。
“是啊,这不公平。”
林-默放下手中的书卷,没有说话。
第二日,在方案陈述时,三组果然拿出了一个详尽无比的漕运方案,连哪条水路在哪个季节容易搁浅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所有人都以为,三组赢定了。
轮到林默的小组时。
林默走上讲台,却拿出了一份完全不同的方案。
“各位,我的方案,不走水路。”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线。
“我们走陆路。”
台下一片哗然。
谁都知道,大宗货物走陆路,成本比水路高出三成不止。
三组的李栓更是嗤笑出声。
“愚蠢。”
林默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走陆路,成本确实更高。”
“但,我查阅了过去五年的气象记录。”
“未来三个月,北方将有大范围的降雨,届时黄河水位暴涨,漕运必然中断。”
“届时,所有走水路的货物,都将被困在途中。”
“而我们的货,虽然成本高了三成,却能准时抵达。”
“在北方货物奇缺的情况下,我们的利润,将不止是高出三成,而是三倍,甚至五倍!”
他的话,掷地有声。
整个学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这个大胆而周密的设想,震惊了。
连坐在一旁旁听的刘管事,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黎佳琪坐在讲台的阴影里,看着那个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
他的身上,己经有了她想要的影子。
那是一种超越常规,敢于打破规则的魄力。
三个月后。-
致用堂的第一批学员,迎来了他们的结业考核。
考核的地点,不在学堂。
而在黎家名下,一个常年亏损,即将倒闭的杂货铺里。
黎佳琪将剩下的三十名学员,分成了三组,每组十人。
林默,便是其中一组的组长。
“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
黎佳琪站在那间蛛网遍布,货物蒙尘的铺子门口。
“我不要你们盈利。”
“我只要这间铺子,在一个月后,能活下来。”
“我会给你们每组一百两的启动银子。”
“一个月后,哪一组的账面最好看,哪一组,就将成为我黎佳琪真正的左膀右臂。”
(http://www.220book.com/book/US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