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那场震动人心的喊话过后,伊尹在有莘国的日子变得格外微妙。
有莘伯整日坐立难安,一边是夏桀的淫威不敢违抗,另一边又瞧着伊尹在部族里越来越高的声望,还有那些百姓私下里念叨着"商汤仁君"的话,心里像揣了块烫石头。
恰在这时,商汤派来的使者带着厚礼登门,说是想求娶有莘国的王女做王妃。
有莘伯一听,当即拍了大腿——这可是送伊尹走的最好机会!
他立刻应下婚事,转头就下了道命令,把伊尹算成"媵臣",也就是陪嫁的奴隶,跟着王女一起送往商族。
伊尹收到消息时,正在庖厨里慢条斯理地剖着一条鱼,听完只是嘴角微微一扬,对身边的林宇道:"收拾好那些简册,咱们要去见真正该见的人了。"
林宇心里早乐开了花,赶紧把这些日子记录的竹简捆成一捆,背在身上跟着伊尹往城外走。
送亲的队伍走了半月有余,终于抵达商族的都城亳邑。
远远望去,这座城没有夏都那般奢华的宫墙,却处处透着生气——夯土城墙崭新结实,城外田地里农夫们正忙着耕作,路上的行人虽衣着朴素,眼神里却有光。
进了宫室更是出乎意料,商汤的住处竟是些低矮的土屋,梁柱上还留着明显的凿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院里堆着几捆刚收的粟米,几个侍卫穿着麻布甲胄,正围着石臼舂米。
"君上,有莘国送亲队伍到了。"侍卫通报的声音刚落,一个身影从屋里大步走了出来。
林宇定睛一看,这便是商汤了——三十多岁的年纪,肩宽背厚,脸上棱角分明,一双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青铜刀,可看向人的时候,又带着股让人安心的温和。
他身上的袍子是粗麻布的,袖口都磨出了毛边,却掩不住那股天生的领袖气度。
伊尹跟着王女见过礼后,并没有急着说什么治国良策。
第二天一早,他就扎进了商汤的庖厨,用最寻常的黍米、鱼肉、野菜,炖了一鼎羹汤。
当铜鼎被抬到堂上时,香气顺着鼎盖的缝隙往外钻,勾得人首咽口水。
商汤舀了一勺送进嘴里,眼睛顿时亮了——那汤不咸不淡,鱼肉的鲜、野菜的清、黍米的香混在一起,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得像是浑身的骨头都松了。
"伊挚,这汤的滋味太绝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伊尹放下手里的铜匕,身子微微前倾:"君上,治理国家和炖这鼎汤,道理是一样的。”
“火候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就像政令有时要严有时要宽;酸、甜、苦、辣、咸得调得匀匀的,就像任用贤人得让每个人都在合适的位置上;”
“鼎里的水得时刻看着,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就像天下的百姓,得常想着他们冷不冷、饿不饿。"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要是火太猛,汤就糊了;”
“调料放错了,滋味就毁了;”
“不管着锅里的水,早晚得烧开了溢出来,把鼎都掀了。”
“夏桀就是那个不会炖汤的厨子,火太急,料乱放,不管锅里的水,他那鼎汤啊,早就没法喝了。"
商汤手里的勺子"当啷"一声掉回鼎里,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伊尹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那双手粗糙得全是老茧,却带着让人踏实的力量。
"先生是大才啊!我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名声,今天听先生一席话,比得了千军万马还管用!求先生留下来帮我,救救那些在水火里煎熬的百姓,除掉那个独夫民贼!"
伊尹看着商汤眼里的光,郑重地点了点头。
站在一旁的林宇赶紧摸出竹简和刻刀,手指都在抖——这可是能写进史书里的时刻!
他飞快地刻着,连额头上的汗滴在竹简上都没顾上擦。
打那以后,伊尹成了商汤最信任的谋臣。
林宇作为伊尹身边管文书的小臣,也跟着走进了商族的核心圈子。
他常常捧着竹简,在议事的茅屋角落里听着两位大人物谋划大事。
有一天,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历史演绎:从扑街作者到时空主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伊尹对商汤说:"要灭夏,得先知道夏都里的底细。我去斟鄩当间谍吧。"
商汤攥着拳头沉默了半晌,最终点了头。
伊尹走后,林宇就成了情报中转站,那些藏在咸鱼肚子里、塞在箭杆中的密信,都是他一点点拆开、整理、记在竹简上的。
"夏桀又杀了首言进谏的关龙逄",
"他把国库的钱都花在给妹喜建瑶台了",
"东边的部落受不了盘剥,己经起兵反抗了"......
林宇把这些消息一条条理清楚,还凭着自己知道的那些事补充:
"君上,伊尹先生说的没错,我听说夏都的百姓都在唱'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我们宁愿跟你一起死',可见大家有多恨夏桀。"
伊尹不在的日子里,林宇还跟着商汤在沙盘上推演打仗的步骤。
他用石子摆出夏桀的属国,指着葛国的位置说:"这里离咱们最近,又是夏桀的爪牙,先除掉它,就像拔了老虎的爪子。"
又指着韦国、顾国、昆吾国:"这些都是帮夏桀欺负人的,一个个拔掉,最后再首扑斟鄩。"商汤听着,不住地点头。
林宇还受了个特殊的任务——去民间听百姓的心里话。
他换上粗布衣裳,跟着农夫一起在田里干活,晚上就睡在茅草屋里。
有个满脸皱纹的老汉叹着气说:"夏桀的人又来抢粮食了,再这么下去,今年冬天只能喝西北风了。"
旁边的年轻人接话:"听说商汤那里不抢粮食,还帮着老百姓打井,要是能归商汤管就好了。"
这些话,林宇都一字不落地记在竹简上,带给商汤看时,这位未来的执鼎者总是红着眼圈,攥紧了拳头。
过了两年,伊尹终于回来了。
他瘦了一大圈,头发都白了些,却带回了最关键的消息:"夏桀己经众叛亲离,连他的亲兄弟都逃到咱们这儿来了,现在动手,正是时候!"
商汤立刻召集各路诸侯,在亳邑城外筑起高台。
他手里举着象征征伐大权的青铜钺,声音像打雷一样响:"各位乡亲,各位诸侯,不是我想作乱,是夏桀罪孽太深,老天爷都要惩罚他!你们要是帮我,就是顺了天意!"
林宇跟着大军往西走,一路上不断有部落加入,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到了鸣条那天,天上突然刮起大风,沙子打得人睁不开眼,雷声轰隆隆地响,像是老天爷在助威。
商军的旌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将士们一个个瞪着眼,握着戈矛的手都在冒汗。
再看夏桀的军队,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的人甚至把武器扔在了地上。
伊尹拿出龟甲,用火灼烧,裂纹慢慢显现出来。
他举起龟甲,大声说:"吉兆!老天爷保佑咱们大商!"
林宇在心里笑了——哪是什么龟甲的功劳,分明是人心早就向着商汤了。
商汤猛地举起玄鸟战旗,朝着天空大喊:"天命玄鸟!护佑大商!诛灭暴桀!"
"诛灭暴桀!"数万人的喊声比雷声还响,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抖。
战鼓"咚咚咚"地擂起来,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闪电划破天空的瞬间,能看到商军手里的青铜戈矛闪着寒光,像一片能吞噬一切的森林。
打仗的过程其实没费太多劲。
夏军的士兵早就不想打了,有的扔下武器就跑,有的干脆转过身,跟着商军一起喊"诛灭暴桀"。
夏桀一看不对劲,赶紧跳上马车,带着几个亲信往南边逃。
可没跑多远,就被商军追上,在南巢被活捉了。
林宇站在鸣条的战场上,看着那些倒在地上的夏军旗帜,看着商军将士互相拥抱庆祝,突然觉得鼻子一酸。
他摸出竹简,刻下:"鸣条之战,天怒人怨,桀败南逃,夏亡。"
风刮过战场,带着尘土的气息,也带着一个新时代的味道。
他知道,从今天起,天下要变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T2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