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属院的清晨裹着一层薄薄的雾,老槐树的叶子上凝着水珠,风一吹就簌簌落下,砸在青石板路上,洇出一小片湿痕。沈惊鸿牵着顾屿的手在楼下散步,孩子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米糕,小皮鞋踩过水洼时,溅起的泥点沾在裤脚,像朵小小的花。
“妈妈,今天还能去找晏辰叔叔学正步吗?”顾屿仰着小脸问,睫毛上还挂着点雾水,眼神亮晶晶的。
“等你彻底好利索了才行。”沈惊鸿帮他理了理衣领,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对面二号楼三楼的窗户——窗帘依旧拉得严实,但她知道,那道细缝后面,正有双眼睛盯着她们。
昨晚监控里那个撬锁的男人没得手,但沈惊鸿很清楚,这只是开始。对方既然能找到刘建军留下的线索,就一定知道“利剑项目”的档案编号规律——父亲的笔记里提过,“三号档案”是关于早期实验数据的,最有可能藏在军属院附近。
她需要一个诱饵,一个能让对方主动现身的诱饵。
早饭过后,沈惊鸿把顾屿放在地毯上搭积木,自己则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一个旧木箱。箱子是父亲留下的,表面刷着掉漆的绿漆,边角磕得坑坑洼洼,里面堆着些泛黄的图纸和几本牛皮纸笔记本。
她故意把箱子放在摄像头能拍到的角度,指尖划过一本标着“3”的笔记本时,停顿了两秒,像是在犹豫什么。阳光透过纱帘落在笔记本上,“3”字用红漆写的,边缘有些剥落,看着颇有年头。
“妈妈,你在看什么呀?”顾屿举着块积木凑过来,小脑袋蹭着她的膝盖。
沈惊鸿合上笔记本,摸了摸他的头,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藏在绿萝后的摄像头录清楚:“是妈妈以前的东西。你还记得楼下那棵老槐树吗?”
“记得!树上有小鸟!”顾屿眼睛一亮,小手比划着,“王奶奶说,以前爸爸常带你在树下捡槐花。”
这话是沈惊鸿昨晚教他的。她没说“爸爸”是谁,只说是“故事里的爸爸”,孩子年纪小,记不住复杂的,只记住了“老槐树”和“捡槐花”。
沈惊鸿拿起那本标着“3”的笔记本,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语气带着点刻意的谨慎:“妈妈有样重要的东西,藏在老槐树下了,就是这个‘三号档案’。等过几天风平浪静了,我们就去取回来,好不好?”
“好!”顾屿用力点头,拿起块蓝色积木往她手里塞,“用这个挖吗?”
“傻孩子,用小铲子就行。”沈惊鸿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眼角的余光瞥向书架——绿萝的叶子轻轻晃了一下,是风?还是摄像头在调整角度?
她站起身,把笔记本放回木箱,锁好,塞进衣柜最深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携球跑三年后她带崽儿炸翻军属院 整个过程做得不急不缓,像在处理一件寻常旧物,只有攥着钥匙的指尖微微发白——她在赌,赌对方知道“三号档案”的分量,赌他们会为了这个诱饵,冒险在老槐树下现身。
老槐树就在三号楼和办公楼之间,是军属院的中心位置,白天人来人往,夜里却很僻静。更重要的是,那棵树下埋着父亲当年埋下的一个空铁盒——他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空盒子能骗过所有急着寻宝的眼睛”。
下午,沈惊鸿抱着洗衣篮去晾衣服,经过老槐树下时,特意蹲下身系鞋带。她的手指在树根处的泥土里划了划,像是在确认什么,然后起身离开,脚步轻快得像没事人一样。
监控画面里,她的每个动作都清晰可见——整理旧物、和孩子对话、蹲在槐树下系鞋带,连贯得像一出精心编排的戏。
而此刻,二号楼三楼的空房间里,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盯着屏幕,手指在膝盖上快速敲击。他身后站着王干事,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确定是‘三号档案’?”
“错不了。”鸭舌帽男人指着屏幕里那本标着“3”的笔记本,“沈志国的笔记里提过,三号档案藏在‘有槐花香味的地方’,军属院就这棵老槐树符合条件。”
王干事咬了咬牙:“今晚动手。拿到档案,立刻撤。”
“那沈惊鸿和孩子……”
“别节外生枝。”王干事打断他,眼神冷得像冰,“拿到东西就行,顾晏辰最近盯得紧,别惹麻烦。”
两人没注意到,窗外的香樟树上,一片叶子轻轻晃动了一下——那是顾晏辰派来的人,正用长焦镜头记录着房间里的一切。
傍晚,沈惊鸿收到顾晏辰的信息:“老槐树附近,今晚可能有动静。”
她回了个“收到”,指尖悬在屏幕上,突然想起早上顾屿说“想找晏辰叔叔”,心里莫名安定了些。
夜色渐浓,军属院的灯一盏盏亮起,老槐树下的石凳空着,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沈惊鸿哄睡顾屿后,坐在客厅里,手里捏着父亲留下的那把小铁铲,目光落在监控屏幕上——画面里,老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像个沉默的哨兵。
她知道,陷阱己经布好,只等猎物上钩。
而这场戏的观众,不止藏在暗处的王干事一伙,还有那个始终沉默观察的顾晏辰。
沈惊鸿看着屏幕里自己下午在槐树下系鞋带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
父亲说过,对付猎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猎物。
今晚,就让这棵老槐树,见证一场迟到西年的较量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UT5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