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泽用袖口擦掉羊皮纸上的灰烬时,指腹触到了某种凹凸不平的纹路。那不是卡巴拉密文常见的几何符号,更像用指甲在湿纸上刻下的划痕——是父亲的笔迹。他猛地将纸页凑到台灯下,瞳孔在泛黄的纤维间剧烈收缩:页边空白处,三行希伯来字母被墨水洇得发蓝,末尾那个歪斜的"?"(Mem,意为"水"),正是父亲中风后握不住笔时独有的写法。
一、阁楼里的禁忌之书
父亲的书房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石砌阁楼里,自1942年他死于开罗的炸弹袭击后,这里就成了埃利泽不敢触碰的禁地。此刻他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爬上阁楼,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积灰的书架上投下破碎的光斑。第三排最左端,那本封面磨损的《塔木德》注释本旁,果然立着个褪色的皮面笔记本——正是父亲用来记录密教研究的手稿。
翻开笔记本,前几十页是工整的希伯来文,记录着对《光明之书》的解读:"弥赛亚的降临非关神迹,乃需三物:祭司的血脉、圣殿的残片、以及选民的悔改之心。"但从1938年的某一页开始,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水在纸页上晕开如血迹。其中一段被反复圈画:"科恩家族的血脉中藏着'圣约之印',它不在基因里,而在代代相传的记忆中——那些被火与刀刻进骨血的祷词。"
埃利泽的指尖停在页脚的草图上:一朵被利剑贯穿的玫瑰,根部缠绕着希伯来字母"????"(上帝之名)。这图案与莉娅手腕的胎记几乎一模一样。他忽然想起12岁那年,曾偷看到父亲在深夜对着这张图祈祷,嘴里念着他听不懂的亚拉姆语,泪水滴在纸上,晕开了玫瑰的花瓣。
二、隐藏的夹层
笔记本的最后几页被胶水粘在了一起。埃利泽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撬开,一张泛黄的剪报掉了出来——1935年的《巴勒斯坦邮报》,报道了耶路撒冷考古队在圣殿山西侧发现一处公元1世纪的窖藏,出土物中包括一枚刻有七枝烛台的金戒指。剪报旁,父亲用红笔写着:"他们找到了'守门人的信物',但还不知道它指向哪里。"
更深处的夹层里,藏着半张撕碎的信笺,是用德语写的,落款日期是1941年。埃利泽的德语是父亲教的,他逐字拼读着那些颤抖的字迹:"...他们在柏林的档案馆里找到了科恩家族的谱系,作者“废墟造梦师”推荐阅读《永恒之城的玫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从公元前586年圣殿被毁时的祭司长,一首到现在。他们要找的不是人,是'血脉里的记忆'...告诉埃利泽,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那些穿制服的'自己人'...如果我没能回去,让他记住玫瑰与剑的秘密——它不在圣物里,而在会流血的活人身上。"
信的末尾被撕去了,但埃利泽认出了信封上的邮戳:柏林-万湖,1941年1月20日——正是纳粹召开"最终解决方案"会议的那一天。他忽然想起父亲葬礼上,那位自称来自"犹太事务局"的陌生人说的话:"你父亲的研究太危险了,有些秘密最好永远埋在土里。"
三、硬币与手稿的共鸣
埃利泽从颈间扯出那枚硬币——1929年希伯伦大屠杀那天,父亲塞给他的犹太战争硬币。硬币正面是圣殿的烛台,背面是希伯来文"自由"。他将硬币按在笔记本里那幅玫瑰剑图案上,惊讶地发现硬币边缘的齿纹竟与玫瑰的花瓣完美契合。
这时,他注意到笔记本封底内侧有几行用铅笔写的小字,像是匆忙间的记录:"莉娅——这个名字在亚拉姆语里是'夜晚'的意思,正如《诗篇》所说:'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她的祖父是1920年从萨法德来的拉比,据说保存着科恩家族最后的完整谱系..."
埃利泽的呼吸骤然停滞。莉娅的名字,父亲竟然在1941年就写下了她的名字!他想起三天前在大卫城隧道里,那位盲眼拉比说的话:"有些家族的命运是被提前写好的,就像圣殿的基石,早在被安放前就己刻好了位置。"
阁楼的风突然变大,吹得笔记本哗哗作响,停在某一页。那页上,父亲抄录了《以赛亚书》的经文:"你必不再称为撇下的,你的地也不再称为荒凉的,你却要称为我所喜悦的,你的地也必称为有夫之妇。"经文旁,是一行用铅笔描了又描的小字:"当玫瑰再次绽放时,灰烬中的记忆会苏醒。"
埃利泽合上笔记本,将它塞进怀里。楼下传来哈加纳联络官的呼喊声,他们在催促他交出莉娅的行踪。但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父亲用生命守护的秘密,绝不能落入错误的人手中。那些写在纸上的字迹,那些刻在硬币上的图案,那些藏在血脉里的记忆——它们正在他的身体里苏醒,像被点燃的烛火,照亮了一条布满荆棘却无法回头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UTS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