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被两名内侍,几乎是“搀扶”着,送出皇宫的。
当晚的北风,吹在他苍老的面容上,如刀割一般。但他感觉不到冷,他的心,比这寒风,还要冰冷。
回到自己的太傅府,他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枯坐在书房之中,彻夜未眠。
项羽那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的眼睛,如同烙印一般,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亚父,你老了。”
“朕的皇权,不需要靠女人来巩固!”
“若再有下次,休怪朕,不念你我君臣之情!”
一句句话,如同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他那颗苍老而又骄傲的心。
他错了吗?
范增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
不,他没有错!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楚的江山!为了项氏的天下!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最重传承。子嗣单薄,是国之大忌。太子项天虽然优秀,但谁能保证,他一定能顺利长大?这个时代,一场小小的风寒,都可能夺走一个人的性命。
若太子有何不测,偌大的帝国,后继无人,岂不是要立刻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
广纳后妃,开枝散叶,这是最稳妥、也最必须的保障!
而皇后,作为六宫之主,母仪天下,其背后外戚家族的势力,更是巩固皇权、平衡朝堂的重要砝码!虞姬虽好,但她那单薄的背景,让她在面对朝堂风云时,无法给予皇帝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立一位出身将门的贵女为后,既能安抚军中势力,又能诞下更多拥有高贵血统的皇子,这难道不是一举多得的万全之策吗?
这些,都是历朝历代,被无数次证明过的、最正确的“帝王之术”啊!
为什么……为什么陛下他,就是不明白?
范增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头。
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看不懂,自己亲手辅佐起来的这位皇帝了。
从鸿门宴开始,项羽就变了。
他变得深沉、睿智、杀伐果断,同时也变得……陌生。
他定都关中,而非衣锦还乡;他重用韩信、萧何等降臣,而非只信赖江东子弟;他创立“国学”,试图熔炼百家;他派遣使者,远赴西域……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远见。
范增,一开始是欣喜,是赞叹。他觉得,自己终于辅佐出了一位前无古人的圣君。
但渐渐地,他开始感到一种恐惧。
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恐惧。
他发现,自己的那些基于过往经验的、老成持重的谋略,在项羽那天马行空的宏大布局面前,显得如此的……陈旧,和不合时宜。
他就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拼尽全力,也跟不上项羽那大步流星的步伐。
他想帮他,想用自己的经验,为这位年轻的帝王,扫清一些他认为的“弯路”。
所以,他提出了“废后”的建议。在他看来,这是为了帝国好,是为了项羽好。
可他换来的,却是最严厉的斥责,和那一句最伤人的——“你老了”。
是的,我老了。
范增苦涩地想。
我的思想,还停留在战国时期的纵横捭阖,还停留在楚汉争霸的权谋算计。
而陛下的心中,装的,己经是整个天下,是万世的基业。
我们……己经不是一路人了。
一种巨大的、被疏离的孤独感,瞬间淹没了范增。
他忽然想起了,项羽在斥责他时,那双愤怒的眼睛深处,似乎也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
是的,孤独。
范增猛然惊醒。
他忽然明白了。
项羽,这位看似拥有一切的帝王,其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因为,他的思想,他的眼界,己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没有人,能真正地理解他。
韩信,能理解他的军事。
萧何,能理解他的内政。
张良,能理解他的谋略。
但,没有人,能理解他完整的蓝图。
他就像一个站在万仞高山之巅的人,俯瞰着壮丽的风景,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无人可以分享,无人可以诉说。
他所做的一切,在臣子们看来,或许是英明,或许是古怪,或许是疯狂。
而他,也懒得去解释。
他只能用最强势,最霸道的方式,去推行他的意志。
而虞姬……
范增的心中,一阵刺痛。
他忽然意识到,虞姬,对于项羽而言,意味着什么。
她,或许不懂政治,不懂军事。但她,是唯一一个,能让这位孤独的帝王,在深夜里,卸下所有防备,回归为一个普通男人的港湾。
她,是项羽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情感寄托。
而自己,竟然想亲手,毁掉这个港湾。
自己,是何等的愚蠢!
想通了这一切,范增的老脸上,涕泪纵横。
他不是后悔自己的建议,而是后悔,自己竟然没有看懂,这位帝王,那高处不胜寒的、深深的孤独。
“陛下啊……”
范增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苍凉。
“老臣,错了……”
这场风波,让君臣之间,产生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项羽,变得更加威严,也更加孤独。
而范增,这位为楚国奉献了一生的老人,他的心中,也第一次,萌生了退意。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或许,真的要结束了。
而帝国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离去而停歇,它依旧在沿着那位孤独帝王规划的轨道,滚滚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UUZ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