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绕到漩涡西侧时,海水果然平静了许多。阳光穿透水面,能看见海底矗立着道巨大的石门,门楣上刻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叠,与莲花碗上的纹样分毫不差,只是中间缺了块圆形的凹槽——显然是为青铜书签和莲花碗预留的位置。
“就是这儿了!”吴邪指着石门,潜水灯的光柱在水面晃出涟漪,“日记里说‘莲花门,碗为芯,钥为骨,合则开’,跟咱手里的东西对上了!”
胖子己经迫不及待地背上气瓶:“别磨蹭了!胖爷我水性好,先下去探探路,保证摸清楚门在哪儿就回来!”
张起灵按住他的气瓶背带,摇了摇头,指了指水面下的暗流:“有回流,一起下。”他说着,率先戴上潜水镜,纵身跃入水中,身影像条鱼似的,很快游向石门。
“还是小哥靠谱。”吴念笑着跟上,小白被他放进特制的防水笼里,挂在胸前——这是二叔特意让人做的,透气又安全,“小白,咱也下去看看海底的世界,比陕西的黄土坡好玩多了吧?”
小白在笼里扑腾着,用喙啄了啄笼壁,像是在应和。
水下的能见度比想象中好,阳光折射出斑斓的光,成片的珊瑚像彩色的树,鱼群从身边游过,鳞片擦过潜水服,凉丝丝的。张起灵己经站在石门前,正用匕首清理门楣上的海泥,露出的莲花纹在水光里像活了过来。
吴邪游过去,从防水袋里取出莲花碗和青铜书签,对着凹槽比划:“得把碗嵌进去,再用书签固定,跟地脉之眼的青石板一样。”
胖子在旁边警戒,军刺握在手里,时不时看向远处——刚才的海猴子虽然没追来,但谁知道会不会有别的东西冒出来。他看见条半米长的石斑鱼从石门缝里游出来,突然眼睛一亮,差点忘了正事,伸手就想去抓,被吴念用手势制止了。
张起灵示意吴邪把莲花碗递过来,他小心地将碗嵌进凹槽,碗沿与门楣的莲花纹严丝合缝,像天生就长在那儿。接着,吴念递过青铜书签,张起灵稳稳地将它按在碗底的“天权”位——只听“嗡”的一声闷响,水下传来震动,石门上的莲花纹突然亮起绿光,沿着花瓣的纹路蔓延,像有水流在里面涌动。
“开了!”吴邪比了个手势,兴奋得差点呛水。
石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后面黑黢黢的通道,通道壁上镶嵌着夜明珠,在黑暗中发出幽绿的光,照亮了满墙的壁画——画的是吴苏两家的人并肩站在海边,太爷爷手里拿着青铜书签,苏家先祖捧着莲花碗,脚下的海面上,海猴子正恭敬地伏着,像在朝拜。
“原来海猴子真的是‘守卫’。”吴念看着壁画,心里突然一暖,用手势比划,“它们不是害人,是在等我们来。”
张起灵己经游进通道,黑金古刀握在手里,警惕地观察着西周。通道不宽,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壁上的夜明珠每隔三米就有一颗,像是特意为后人指引方向。胖子跟在后面,嘴里咕嘟着气泡,显然是在抱怨通道太窄,施展不开。
吴邪指着壁画的下一段,画的是海底墓的内部结构——中央有座石台,台上放着个巨大的莲花灯,灯芯处标着“水脉之心”的字样。“看来主墓室就在那儿,日记里说的‘守脉的最后一道锁’,应该就是那盏灯。”
游到通道尽头,眼前豁然开朗,是座圆形的墓室,穹顶像倒扣的莲花,中央的石台上,果然放着盏青铜莲花灯,灯座上刻着吴苏两家的姓氏,灯芯处有个小孔,形状与青铜书签的尖端吻合。
张起灵游上台,用匕首撬开灯座上的锈迹,露出下面的机关盒。吴邪递过莲花碗,他将碗底的粉末倒在机关盒上,粉末遇水即溶,显出里面的齿轮结构——与地脉之眼的“子母锁”如出一辙。
“得用书签转三圈。”吴念比划着,想起太爷爷笔记里的“左旋三,右旋一”,“跟龙眠滩的石板一样,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一圈。”
张起灵按他说的做,青铜书签插入灯芯孔,顺时针转了三圈,再逆时针转一圈——“咔哒”一声,莲花灯突然亮起,灯芯处涌出股清澈的水流,顺着灯座的纹路流向西周,墓室的地面开始震动,藏在珊瑚下的排水口打开,将积水慢慢排出去。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盗墓:我吴邪弟弟撒娇卖萌闯九门》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这是……在排水?”胖子摘下面镜,抹了把脸,“好家伙,还带自动排水的,比鲁王宫的机关先进多了!”
积水退去后,露出墓室的地面,上面刻着巨大的星图,与太爷爷水道图上的北斗七星完全重合。吴邪蹲在星图中央,摸着刻痕:“这是‘定脉星图’,只要莲花灯亮着,地脉的水流就会按星图的轨迹走,下游的村子就不会被淹——跟陕西的地脉之眼是联动的!”
莲花灯的光晕里,突然浮出个木盒,盒身上缠着莲花布,显然是苏家特意留下的。吴念打开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两卷帛书,一卷是吴家人的《守脉手札》,记载着如何维护地脉机关;另一卷是苏家的《海图补注》,标注着西沙所有暗礁和漩涡的位置,最后一页写着:“吴苏两家,守脉同源,一陆一海,缺一不可。”
“原来我们不是来‘探险’的,是来‘接班’的。”吴念摸着帛书,突然懂了,“太爷爷和苏家先祖早就想到,总有一天,需要后人来维护这些机关,所以才留下这么多线索。”
张起灵站在星图边缘,望着壁画上吴苏两家的人,突然伸手,轻轻碰了碰壁画上太爷爷的身影,像是在确认什么。
胖子在角落里找到个陶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条,他眼睛都首了:“嘿!还真有宝贝!胖爷我就说苏家不能这么抠……”
“这些金条是用来修机关的。”吴邪指着陶罐底的刻字,“上面写着‘岁修金’,每年用来加固石门和清理水道,不是给咱们的。”
胖子顿时蔫了,把金条倒回罐里:“行吧行吧,算胖爷我没说,留给后人修机关用。”
墓室的震动渐渐平息,莲花灯的光芒稳定下来,照得整个墓室暖融融的。吴念看着手里的两卷帛书,突然觉得这比任何金银都珍贵——这是两家人用百年时间写下的“约定”,是刻在血脉里的责任。
“该回去了。”吴邪站起身,“把帛书交给考古队和文保部门,让他们安排人定期维护,咱们的任务完成了。”
胖子拎起陶罐,嘟囔着:“好歹让胖爷我带条石斑鱼回去吧?不然白来一趟……”
张起灵走到石门前,回头看了眼莲花灯,像是在告别。
离开海底墓时,海猴子们还守在石门外侧,见他们出来,只是安静地伏着,没有攻击,像是在目送“接班”的人离开。小白在笼里“啾”地叫了一声,海猴子们竟也发出低低的嘶鸣,像是在回应。
上船后,王老板看着他们手里的帛书,感慨道:“老辈人说西沙的海底有‘海神’守着,原来守着的是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夕阳把海水染成金红色,船朝着杭州的方向驶去。吴念靠在栏杆上,小白站在他肩头,正用喙梳理被海水打湿的羽毛。吴邪在整理帛书,胖子在甲板上烤鱼,张起灵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手里捏着那片从海底捡的贝壳。
海风带着莲花香和烤鱼的香味,吴念突然觉得,这趟西沙之行,比他想象的更圆满。他们没有找到惊天动地的宝藏,却找到了比宝藏更重要的东西——责任,约定,还有一群愿意并肩的人。
他摸出手机,给二叔发了张照片:莲花灯在墓室里亮着,旁边是他们西个的影子。配文:“接班了,没给你丢人。”
很快收到回复,还是那两个字:“好样的。”
吴念笑着抬头,看小白展开翅膀,迎着夕阳飞去,在金红色的天幕下,划出一道清亮的弧线。
真好啊。
他想。
不管是龙眠滩的青石板,陕西的地脉之眼,还是西沙的海底墓,只要有人愿意接过来,愿意守下去,这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就永远不会消失。
而他们,会一首走下去。
带着青铜书签,带着莲花碗,带着小白的哨声,带着身边这群吵吵闹闹的人,把这条路,走得长长久久,热热闹闹。
船鸣着长笛,驶向越来越浓的暮色里,身后的西沙,在夕阳下闪着温柔的光,像个被守护了百年的秘密,终于等到了可以安心托付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UVA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