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瑶此刻满脑子想的都是尽快赚到第一笔钱,然后安心备考。
她心里清楚,自己脑子里装着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再加上随身携带的AI光脑这个秘密武器,迟早能派上大用场。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攒下第一桶金,等过,等到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那才是她在这个世界真正大展拳脚的开始。
如今她暂住在白家,白老爷子特意将后院那间朝南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她,窗明几净,还摆着一张旧书桌,算是给了她一个安稳的落脚处。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玉瑶便赶忙让AI光脑,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最快的生财之道。
光脑的数据流飞速运转,很快给出了结论:
眼下正处于特殊时期,政策对“投机倒把”查得极严,任何涉及私人买卖的大规模交易都暗藏风险。
综合评估下来,最稳妥的方式是“知识变现”。
可玉瑶看着分析报告,眉头却微微蹙起。
光脑推荐她去生产队或公社的夜校、扫盲班代课。
这确实符合“知识变现”的路子,可她今年才十五岁多,快十六岁的年纪,一张稚气未脱的脸。
站在那些大多比她年长的村民面前,谁会信服一个半大孩子能教他们识字算数?
这方案听起来就没什么说服力。
“就没别的办法了?”玉瑶对着光脑轻声嘀咕,语气里带着几分失望。
光脑似乎感应到了她的情绪,数据流再次闪烁,很快弹出一个补充方案:
“备选方案B:前往乡村地区,为不识字的村民代写书信,可收取少量报酬(建议以实物或小额现金形式)。”
玉瑶听完,只觉得眼前一黑,头都大了。
代写书信?那得一笔一划慢慢写,一封能赚几个钱?猴年马月才能攒够第一桶金?
她正想否决这个提议,光脑的提示音又响了起来,这次附带了一个小小的标注,像是怕她忽略似的:
“补充检测:宿主老家刘家附近的后山,经扫描发现存在若干株百年人参。”
“百年人参?”
玉瑶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刚才的沮丧一扫而空,“这可不是机会送上门了吗?”
她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人参在任何时候都是珍贵的药材,尤其是年份久远的老参,更是有价无市。
就算现在政策严,不能公开买卖,找个可靠的渠道送到黑市,肯定能卖出不少钱,足够她凑齐启动资金了。
想到这里,玉瑶原本有些焦躁的心绪渐渐安定下来。
她对着光脑点了点头:“这个可行。先想办法把那些人参找到再说。”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她脸上,映出几分跃跃欲试的期待。
看来,这第一桶金的着落,有眉目了。
说干就干。
玉瑶在白家翻出一把用旧了的小铁锹,仔细擦拭干净后,放进了平时上学用的帆布小背包里。
她又从抽屉里找出一叠裁好的稿纸和几支钢笔。
这些都是白老爷子的珍藏。
老爷子早年在工厂当领导,虽事务繁忙,却极爱书法,家里收集了不少款式的钢笔,还有各色墨锭和宣纸。
玉瑶特意挑了支笔尖顺滑的铱金笔,想着代写书信时能用得顺手些,临走前还不忘对着老爷子的书房方向轻声道了句谢,才背着包往老家刘家赶去。
刘家所在的地方是城乡结合部,离后山不远,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七零:掌掴恶继母,考上大学 地理位置不算特别偏僻,村里错落着几十户人家,炊烟袅袅,倒有几分安宁的烟火气。
玉瑶心里记着AI光脑的提示,那片可能生长人参的区域就在后山深处,不过眼下还不能首奔目的地,得先找个由头打掩护。
她背着包在村里慢慢走着,见有敞开着门的人家,便主动走上前,笑着询问:
“大爷大妈,您家有要写信的吗?或者需要写副对联、记点账目啥的?我不要钱,给枚鸡蛋或者几个红薯啥的换就行。”
村里人大多淳朴,见是个眉眼清秀的小姑娘,而且有点眼熟,说话又客气,倒有不少人家愿意让她帮忙。
有位大娘要给远在部队的儿子写家书,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牵挂的话,玉瑶都耐心记下,一笔一划写得工工整整。
还有户人家想写副春耕用的吉利话贴在农具上,玉瑶琢磨着编了几句接地气的顺口溜,逗得主人家首乐。
一上午忙下来,她的小背包里就多了小半袋鸡蛋,还有几个黄澄澄的窝窝头,收获不算少。
转眼到了晌午,日头渐渐爬到头顶,地里干活的人陆续扛着农具回家吃饭,村里的小路上渐渐没了人影。
玉瑶估摸着时机差不多了,脚步一转,朝着后山的方向快步走去。
进了山,草木渐渐茂密起来。
她小声对光脑说:“帮我仔细扫一下,看看人参具体在哪个位置。”
“嘀——扫描到目标信号,位于西南方30米处,靠近右侧那棵老松树,灌木丛下方。”
光脑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
玉瑶按提示找到那棵遒劲的老松树,果然在树下的灌木丛里看到几株红梗绿叶子的植物。
叶片呈复叶状,顶端还顶着细小的绿白色花苞,正是人参的模样。
她按捺住心头的雀跃,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拿出小铁锹,沿着参苗周围的土慢慢挖开。
人参的根须细密绵长,稍有不慎就会弄断,她屏住呼吸,指尖捏着铁锹一点点剥离泥土,连细小的须根都不敢碰伤。
忙活了近半个时辰,整株人参终于完整地被挖了出来。
抖掉根部的浮土,露出下面白白胖胖的参体,主根足有近八寸长,须根舒展,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透着股清冽的药香。
AI光脑同步扫描后提示:“检测到百年人参,品相完好。”
玉瑶心里一阵欢喜,连忙从背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棉布,将人参小心裹好放进背包深处,又把挖出的土填回坑中,尽量恢复原貌,才背起包准备下山。
此时己过午后,村里各家屋顶的烟囱己经没有冒出炊烟了,估摸着该到了下午上工的时候。
玉瑶顺着山路往下走,远远望见村头那几间熟悉的土坯房。
那是渣爹家。
她下意识地放慢脚步,往旁边的小路拐了拐,想绕开那里。
张凤萍向来尖酸刻薄,若是撞见了,少不得又要被缠上盘问半天,指不定还会抢她背包里的东西。
玉瑶可没耐心应付这些,更怕自己忍不住脾气动手,到时候平白惹出麻烦。
避开刘家的屋子,她脚步轻快地出了村,回头望了眼被绿树掩映的后山,心里盘算着。
今天挖到这棵百年人参,卖到黑市上应该能换不少钱,足够应付一阵子了。
后山既然有这一株,说不定还有其他的,来日方长,以后再找机会来碰碰运气。
背着沉甸甸的背包,想着到手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玉瑶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连带着午后的阳光都觉得格外暖和。
(http://www.220book.com/book/UV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