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裂隙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拉拢,边缘的混沌化作流光,沿着裂隙的纹路流淌。五人带着少年模样的魔神往回走,脚下的路渐渐变得清晰——那是由无数“相遇锚点”串联而成的光带,五行山的土、高老庄的麦、流沙河的水、女儿国的花,在光带里轻轻浮动。)
“快看!”猪八戒突然指向左侧,那里的流光凝成一片桃林。只见一个白发白须的老猴子坐在石凳上,手里拄着根金箍棒形状的拐杖,正给一群毛茸茸的小猴讲故事。他讲得兴起,还会敲敲拐杖,模仿当年大闹天宫的架势,惹得小猴们吱吱首笑。
“那不是猴哥吗?”猪八戒笑得首拍大腿,“头发都白了,还这么能吹!”
孙悟空眯眼细看,老猴子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讲到“三打白骨精”时,虽在数落“那和尚忒迂腐”,眼里却闪着温柔的光。他挠挠头,耳尖微微发烫:“老了还这么啰嗦……不过,那拐杖倒是挺威风。”
光带流转,右侧浮现出一家面馆。胖乎乎的老汉系着油渍麻花的围裙,正把刚出锅的面条分给排队的孩童,谁要是敢抢,他就用锅铲轻轻敲敲谁的脑袋,嘴里骂着“小馋猫”,眼里却全是宠溺。那老汉的肚子,比年轻时更圆了些,笑起来脸上的肉堆成一团——正是老了的猪八戒。
“啧啧,”猪八戒摸着自己的肚子,“看来俺老猪这辈子都离不开吃的。不过,那面馆生意挺好,比当净坛使者自在多了!”
沙悟净的目光落在前方的流沙河岸边。夕阳下,一个清瘦的老者正蹲在沙滩上,握着渔民孩子的手教写字,身旁的琉璃盏里插着几支芦苇,风吹过,盏身映出的字影轻轻晃动。有个渔民送来刚打上来的鱼,老者摆摆手,笑着指了指岸边的菜地——那是他种的青菜,绿油油的,透着生气。
“还是喜欢水边。”沙悟净轻声道,琉璃盏在腰间微微发烫,“教写字,比扫天庭的台阶踏实。”
谢雨臣望着西海的方向。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银发白须的老者正坐在渔船里,听祖孙三代渔民讲家常。那老者偶尔抬手,帮孩童摘下头发里的海草,龙角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远处,龙族的少年们正和人间的孩子比赛游泳,笑声顺着海风飘得很远。
“西海的水,还是这么暖。”谢雨臣的龙瞳里映着海浪,“原来我老了,还是爱听他们讲琐事。”
最后,五人的目光聚在光带尽头。一盏油灯下,《人间经》被翻得卷了边,书页上的批注密密麻麻,有的地方还沾着泪痕。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僧人正用枯瘦的手指抚摸着“相遇”二字,嘴里轻轻念着什么,窗外的月光落在书页上,像一层薄薄的霜。
“是师父。”孙悟空的声音低了些,“他还在看那本经。”
少年魔神怯生生地凑过来,指着光带里的画面:“他们……好像都没当神仙?”
“当神仙有啥意思?”猪八戒抢过话头,“你看猴哥,给小猴讲故事比跟天庭打交道痛快;你看沙师弟,教孩子写字比当卷帘大将踏实。俺老猪觉得啊,这些事,比穿龙袍、戴金冠强百倍!”
孙悟空点头,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当年取经,不是为了成佛成仙,是为了心里那点念想。老了还能守着这点念想,挺好。”
沙悟净望着光带里的老者,轻声道:“师父说过,心安处,便是家。这些地方,这些人,就是咱们的家。”
谢雨臣补充道:“当神仙要守天规,可守着这些人,不用规矩,心里也踏实。”
光带突然剧烈地闪烁起来,时空裂隙发出嗡鸣,边缘的流光开始加速合拢,像要把这些画面都收进记忆里。五人并肩站在光带中央,看着那些老去的自己渐渐融入光芒,脸上都带着释然的笑。
“走吧。”孙悟空率先迈步,“该回家了。”
少年魔神跟在后面,忍不住问:“他们……知道自己老了还会做这些事吗?”
猪八戒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知道才好。就像当年俺们没料到会遇见彼此,可遇见了,就把日子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老了咋样,顺其自然呗!”
裂隙越来越窄,身后的混沌彻底消散,前方透出熟悉的光亮——那是长安的方向。五人加快脚步,少年魔神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影也开始变得清晰,不再是一团雾气。
他摸了摸胸口的龙形玉佩,玉佩温热,像是有人在轻轻握着。
“原来,”他轻声说,“被人带着走,是这种感觉。”
孙悟空回头,冲他咧嘴一笑:“傻站着干啥?长安的胡饼快出锅了,去晚了可没你的份!”
少年魔神愣了愣,突然笑起来,快步跟上。裂隙在他们身后彻底合拢,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光痕,像条看不见的线,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连在了一起。
权演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X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