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清甜。
林晚像往常一样,提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几块掺了细粮和微量灵泉水的杂粮饼子,还有一小包珍贵的盐巴,脚步轻快地走向牛棚。
昨晚的惊吓还让她心有余悸,但看到季伯常老爷子那清瘦却挺拔的身影出现在破败的棚屋门口时,心里的不安就奇异地平复了不少。
“季老!” 林晚扬起笑脸,把篮子递过去,“今天这饼子,我娘特意多揉了会儿,更软和点。”
季老接过篮子,没看饼子,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却落在林晚脸上,仿佛能穿透人心。“丫头,脸色不太好?昨晚没睡踏实?”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姜还是老的辣!她努力挤出个轻松的笑:“没啥,就是…就是昨晚村里查夜,动静大了点,吵醒了。”
“查夜?” 季老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点点头,没再多问,只是深深看了林晚一眼,“风大浪急,小船更要稳当。凡事,多留个心眼。”
这话意有所指,林晚听懂了,心里暖暖的。“嗯!我记下了,季老。”
季老转身进了棚屋,片刻后出来,手里没拿书,却拿着一个用旧报纸包得整整齐齐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丫头,这个,给你。” 季老把东西递过来。
林晚好奇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她小心翼翼地拆开旧报纸,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一本厚厚的、页面发黄卷边的书。封面是朴素的蓝色,上面印着几个褪色却依旧清晰的大字:《赤脚医生手册》。
“这……” 林晚惊讶地抬头看季老。
“拿着。” 季老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光会念洋文,认得几个公式,在这山沟沟里,救不了急。艺多不压身,尤其这救命的营生。”
林晚捧着这本沉甸甸的手册,感觉比捧着金条还重。她知道这本手册在六七十年代意味着什么!简首是农村医疗卫生的“圣经”!从头疼脑热到接生急救,从识别草药到针灸推拿,包罗万象,通俗易懂!
“季老,这太珍贵了!” 林晚声音有点发哽。她知道季老懂医,但没想到他会把这本实用宝典送给自己。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季老摆摆手,“我留着也没啥大用。你记性好,脑子活,拿去好好琢磨琢磨。山里头缺医少药,懂点这个,能顶大用。记住,医者仁心,更要谨慎,人命关天。”
“我明白!” 林晚用力点头,把手册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我一定好好学!”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的“课程表”里又加了一项——学医。
白天干活间隙,晚上在空间的时间差区域,她如饥似渴地啃着那本《赤脚医生手册》。人体结构图、穴位脉络、常见病症的症状和处理方法、草药的识别和炮制……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被她过目不忘的能力迅速吸收、梳理、记忆。
她尤其关注那些在缺医少药环境下能应急的土方子和草药知识。结合空间里种植的那些普通草药(在灵泉滋养下长势格外好),她开始尝试辨认、采摘。
季老也时不时考校她,问些手册上的问题,或者指着山里常见的植物问她药性。林晚对答如流,偶尔还能结合现代知道的一些卫生常识,说出点让季老眼前一亮的见解。
“嗯,不错。理论记得牢靠,是块料子。” 季老难得地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不过,纸上谈兵终觉浅。医术,是要在病人身上练出来的。急不得,但也躲不过。”
林晚知道,季老这是在提醒她,光看书不行,得有实践的机会。可这机会,她宁愿晚点来,也不希望是村里人真出什么事儿。
然而,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寸。
(http://www.220book.com/book/UXL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