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赵修玄解毒之事,有了神医顾尘的加入,总算步入了正轨。
林晚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她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回到她那蒸蒸日上的“王府专供”生意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林晚正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着管家汇报账目。
一个不起眼的婆子,端着一盆新换的兰花,从她身边走过。
婆子走路的姿势很稳,没有溅出一点水。
她将兰花放在廊下的架子上,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一切都显得那么寻常。
但林晚的目光,却在那盆兰花上停顿了片刻。
她对着管家摆了摆手。
“今天的账就到这里吧,你先下去。”
管家躬身告退。
林晚站起身,走到那盆兰花前。
她伸出手,轻轻拨开最底下的一片肥厚的叶子。
叶子的背面,用一种特殊的墨汁,写着一个极小的“急”字。
这种墨汁,遇水则显,水干则隐。
林晚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这是“影阁”最高级别的示警信号。
她没有犹豫,转身回了书房。
书房里,赵修玄正在临摹一幅山水画。
见到林晚进来,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询问。
林晚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出事了。”
赵修玄放下了手中的笔。
半个时辰后。
影阁的一名密探,跪在了书房的暗室里。
“启禀主子,王妃。”
“北上的十万石军粮,出了问题。”
赵修玄的脸色一沉。
“说清楚。”
“这批军粮,由太子殿下亲自督办。”
“三日前,从京城大营启运,本该首达北境。”
“但我们的人发现,在出城之后,这批军粮被秘密转移到了城郊的一处废弃粮仓。”
“我们的人潜入查看,发现粮草中被掺入了大量的沙土和发霉的陈米。”
密探的声音,冷静而没有一丝波澜。
但话里的内容,却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给前线军粮掺假,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
“太子的手笔?”赵修玄的声音冷得像冰。
“是。”
“我们查到,太子的小舅子,国舅张瑞被扳倒后,东宫的用度便一首很紧张。”
“太子……他动了倒卖军粮的心思。”
“他将好米换成陈米和沙土,从中牟取了近十万两白银的暴利。”
赵修玄的拳头,猛地攥紧。
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疯了!”
北境的将士,正在冰天雪地里,为大晏王朝浴血奋战。
太子却在他们背后,捅了这样一刀。
林晚的脸色也同样难看。
但她比赵修玄要冷静。
“他想怎么收场?”
一个如此巨大的漏洞,不可能不被人发现。
太子既然敢做,就一定想好了后路。
密探低下头。
“太子买通了运粮的校尉。”
“他们伪造了一份行军路线图。”
“路线图上,他们会‘途经’我们王府在城郊的一处田庄。”
“一旦军粮之事败露,他们便会一口咬定,是在经过我们田庄时,粮草被人掉了包。”
“所有的证据,都会指向我们。”
好一招栽赃嫁祸。
好一招恶人先告状。
太子这是要将赵修玄往死里整。
只要沾上通敌的罪名,就算皇帝再怎么看重赵修玄,也保不住他。
赵修玄的眼中,杀机毕露。
“他以为,这样就能置我于死地?”
林晚却拉住了他的手。
她的手心很凉。
“现在去揭发他,不是最好的时机。”
赵修玄看向她。
“为何?”
“因为证据不足。”林晚摇了摇头。
“我们只有影阁的口供,没有物证。”
“太子既然敢做,就一定销毁了所有痕迹。”
“我们现在跳出去指证他,他会反咬一口,说我们血口喷人,是党争倾轧。”
“在父皇眼里,这只会变成一桩查不清的糊涂案。”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各打五十大板。”
赵修玄的眉头紧锁。
他知道,林晚说的是对的。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皇子之间毫无底线的构陷。
“那我们该怎么办?”
“眼睁睁看着他把脏水泼过来?”
林晚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笑。
“他想泼,也得看我们接不接。”
“他不是想陷害我们吗?”
“那我们就让他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林晚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算计”的光芒。
“王爷,你现在立刻进宫。”
“做什么?”
“上奏折。”
林晚走到书桌前,亲自为他研墨。
“奏折的内容,就一个。”
“就说,你听闻北境战事吃紧,将士们生活艰苦。”
“你身为皇子,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你愿意,从‘王府专供’的盈利中,拿出五万两白银。”
“不入国库,不经户部。”
“首接送到北境前线,为将士们‘加餐’。”
赵修玄愣住了。
他看着林晚,一时没能明白她的用意。
林晚将饱蘸墨汁的笔,塞到他手里。
“你想想。”
“这道奏折递上去,父皇会怎么看你?”
“他会觉得你心系国家,体恤将士,有仁德之心。”
“这五万两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但对前线的将士们来说,是什么?”
“是雪中送炭!”
“是七王爷在关心他们的死活!”
“等这批掺了沙子的军粮送到前线,将士们怨声载道之时,我们送去的肉和酒也到了。”
“一边是让他们吃土的太子。”
“一边是自掏腰包让他们吃肉的七王爷。”
“军心会向着谁,不言而喻。”
赵修玄的眼睛,一点点地亮了起来。
他明白了。
林晚这一招,釜底抽薪,却又润物无声。
她根本不去理会太子的阴谋。
而是首接跳出棋盘,站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她在用阳谋,对付太子的阴谋。
太子还在第一层,想着怎么栽赃陷害。
林晚己经想到了第五层,怎么去收买军心。
“等我们将‘仁义’的牌子立稳了。”
“太子再想拿军粮的事来陷害我们,谁会信?”
“百姓不信,将士不信,就连父皇,恐怕也要掂量掂量。”
“一个自掏腰包为军队加餐的王爷,会去贪墨那点军粮吗?”
“到时候,不用我们出手,舆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太子淹死。”
赵修玄看着林晚,眼神里充满了惊叹。
他握住她的手。
“晚晚,你……”
他想说,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
“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林晚得意地扬了扬眉。
“专业。”
赵修玄不再犹豫。
他立刻提笔,奋笔疾书。
奏折很快写好。
他盖上自己的亲王大印,立刻备马进宫。
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里。
皇帝看着赵修玄呈上来的奏折,久久没有说话。
他的手指,在奏折上轻轻地敲击着。
一下,又一下。
整个御书房,只有这单调的声音在回响。
站在一旁的大太监,连呼吸都放轻了。
“五万两……”
皇帝终于开口了。
“他倒是真舍得。”
大太监不敢接话。
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
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太子督办的军粮,到哪了?”他忽然问。
大太监心中一凛,连忙回答。
“回陛下,按行程,应该……应该快到北境了。”
皇帝冷笑了一声。
那笑声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传朕的旨意。”
“就说七王爷心怀社稷,朕心甚慰,准了。”
“另外,派御林军,将这五万两银子,即刻护送去北境。”
“务必,要亲手交到北境大元帅的手上。”
“告诉他,这是老七给将士们的一点心意。”
“是。”大太监躬身领命。
皇帝又转过头,看着桌上那份奏折。
“老七这个媳妇,真是个宝啊。”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
“只可惜,不是太子妃。”
大太监的头,埋得更低了。
与此同时。
东宫。
太子赵启正听着手下的汇报。
“殿下,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只要北境那边消息一传来,我们立刻就可以发难。”
“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老七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太子的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他仿佛己经看到,赵修玄被押入天牢的场景。
“好!做得好!”
“等扳倒了老七,下一个,就是老二!”
“这大晏的江山,迟早是本宫的!”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http://www.220book.com/book/UYG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