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瑶是被一阵香喷喷的味道勾醒的。
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摇摇晃晃的马车里,身上盖着爹爹那件带着淡淡墨香的披风。车厢壁上挂着的琉璃灯晃啊晃,把她的影子投在锦缎坐垫上,像只歪歪扭扭的小蝴蝶。
“醒了?”萧逸尘低沉的嗓音从对面传来,他正拿着本兵书翻看,见她睁眼,便放下书卷,从食盒里取出块桂花糕,“饿不饿?还有你爱吃的这个。”
念瑶闻到甜味,眼睛瞬间亮了,蹬着小短腿爬到他身边,抢过桂花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爹爹,皇宫好好玩!我还想去找皇后姐姐弹琴,找奶奶吃甜酪……”
萧逸尘捏了捏她沾着糕点碎屑的小脸,无奈道:“宫里规矩多,哪能天天去。等过些日子,爹爹再带你去给太后请安。”
“真的?”念瑶眼睛瞪得溜圆,小脑袋在他胳膊上蹭了蹭,“那我们拉钩!”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勾住萧逸尘的食指,用力晃了晃,“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马车轱辘轱辘碾过皇城的石板路,把天边的晚霞都碾成了碎金。念瑶趴在车窗上,看着越来越远的宫墙,小嘴里还在念叨着今日的趣事:“三皇子的弹珠是蓝色的,比王府池塘里的石子亮多了……贵妃娘娘的玫瑰酥里真的有花瓣呢……”
萧逸尘听着她奶声奶气的絮叨,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他原本以为,这突如其来的“女儿”会是个麻烦,却没料到,她会像颗小太阳,把他二十八年的冷清日子都照得暖融融的。
回到王府时,天己经擦黑了。刘伯早就带着丫鬟在门口候着,见马车停下,连忙上前掀开帘子:“王爷,念瑶小姐,可算回来了!厨房温着莲子羹呢,快进去暖暖身子。”
念瑶被萧逸尘抱下车,小脚丫刚沾地,就蹬蹬蹬跑到刘伯面前,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刘伯刘伯,你看!这是皇后姐姐给的桂花糕,给你留了一块!”
油纸包里的桂花糕早就被她压得变了形,却还散发着甜甜的香气。刘伯看着那块歪歪扭扭的糕点,眼眶一下子就热了,连忙接过来,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哎哟,我的小祖宗,还想着老奴呢!快进屋,外面风大。”
接下来的几日,念瑶总惦记着皇宫的好。一会儿吵着要吃御膳房的玫瑰酥,一会儿又拿着三皇子送的琉璃弹珠,说要再去找他玩弹珠。萧逸尘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她,等休沐日就带她进宫。
好不容易盼到休沐日,天还没亮,念瑶就穿着小袄子坐在梳妆台前,催着丫鬟给她梳和上次一样的双丫髻。“要插贵妃娘娘送的玫瑰簪!”她举着那支赤金点翠簪子,小脸上满是期待。
萧逸尘看着她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失笑摇头。他换上身常服,牵着蹦蹦跳跳的念瑶上了马车,心里却在盘算着,今日去了宫里,得看紧这小团子,可不能再让她像上次那样乱跑了。
马车刚到宫门口,就见太后身边的李嬷嬷正带着两个小太监候着。李嬷嬷见了念瑶,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哎哟,念瑶小姐可算来了!太后一早就念叨你呢,说要给你留着刚摘的鲜荔枝。”
“荔枝!”念瑶眼睛一亮,甩开萧逸尘的手就往李嬷嬷身边跑,“我最喜欢吃荔枝了!张妈说荔枝像小灯笼,甜甜的!”
萧逸尘无奈地跟在后面,看着她被李嬷嬷牵着,像只快活的小雀儿,一路叽叽喳喳地往慈宁宫去。
慈宁宫里早就摆好了一桌子点心,太后正坐在软榻上,见念瑶进来,连忙招手:“快过来让奶奶瞧瞧,几日不见,是不是又长肉了?”
念瑶扑进太后怀里,仰着小脸邀功:“奶奶,我有好好吃饭!张妈说我长高了呢!”她伸出小手比划着,“长了这么多!”
“是是是,我们念瑶最乖了。”太后被她逗得眉开眼笑,让宫女端来一盘鲜红的荔枝,“快吃,这是南边刚进贡来的,甜着呢。”
念瑶拿起一颗荔枝,学着丫鬟的样子剥壳,可她小手没力气,剥了半天也没剥开,急得小脸通红。坐在旁边的皇帝刚好进来请安,见她这副模样,笑着拿过她手里的荔枝,三两下剥好,递到她嘴边:“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谢谢陛下叔叔!”念瑶张大嘴巴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她伸出舌头舔了舔,满足地眯起了眼睛,“比王府的蜜饯还甜!”
皇帝被她这馋样逗笑了,坐在太后面旁听她讲王府的趣事。念瑶说她给王府的老马编了小辫子,结果老马不高兴,把她甩了个屁股墩;又说她跟着刘伯学认字,把“一”写成了小蝌蚪,气得刘伯吹胡子瞪眼。
“你这小捣蛋鬼,在王府也不安分。”太后点着她的小鼻子,“今日既然来了,就多待些日子,让你父皇带你去御花园瞧瞧,那里的孔雀开屏可好看了。”
念瑶刚想说“好”,肚子却“咕噜”叫了一声。她不好意思地捂住肚子,小脸通红:“奶奶,我饿了……”
“这才刚吃了荔枝,就饿了?”太后笑着让李嬷嬷去御膳房传话,“让御膳房做些小点心来,要念瑶爱吃的。”
“不要不要!”念瑶连忙摆手,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太后,“我想去御膳房看看!张妈说做饭要在厨房里,我想看看御膳房的叔叔阿姨怎么做出那么好吃的玫瑰酥!”
萧逸尘刚想阻止,太后却先一步点头:“这有何难?让李嬷嬷带你去便是。不过可得听话,不许在御膳房捣乱。”
“念瑶最听话了!”念瑶拍着小胸脯保证,拉着李嬷嬷的手就往外跑,“嬷嬷快走!我要看看做大点心的锅是不是比王府的大!”
看着她风风火火的背影,皇帝忍不住笑道:“这孩子,倒是和逸尘小时候不一样,逸尘小时候可稳重多了。”
萧逸尘无奈摇头:“让母后和陛下见笑了,这丫头野得很。”
御膳房可比王府的厨房热闹多了。十几个厨子围着灶台忙碌,蒸的、煮的、煎的、炸的,各种香气混在一起,勾得念瑶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她被李嬷嬷牵着,好奇地东看看西瞧瞧,小手指着那个比她还高的大蒸笼:“嬷嬷嬷嬷,这里面蒸的是什么呀?是不是有好多包子?”
“这里面蒸的是寿桃馒头,给各宫娘娘准备的。”李嬷嬷耐心地解释,“咱们念瑶要不要尝一个?刚出锅的,暄软得很。”
念瑶刚想说“要”,就被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了。只见角落里一个穿着白围裙的厨子正拿着擀面杖,在案板上擀面皮,擀一下,案板就“咚”地响一声,吓得旁边的小太监首缩脖子。
“他在做什么?”念瑶挣脱李嬷嬷的手,跑到案板旁,仰着头看厨子擀面皮。那面皮在他手里像活过来似的,转着圈儿就变成了薄如蝉翼的圆片,看得念瑶眼睛都首了。
“这是在做翡翠烧麦,”厨子见她看得认真,笑着用小勺子舀了点翠绿的馅料,递到她面前,“尝尝?是用菠菜和虾肉做的。”
念瑶踮着脚尖尝了一小口,鲜美的味道在嘴里炸开,她忍不住拍着小手叫好:“好吃!比王府的饺子馅还鲜!”
厨子被她夸得眉开眼笑,刚想再给她尝点别的,就见总管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快!快!太傅那边派人来说,三皇子不肯上课,在学堂里哭闹呢,让御膳房送点点心过去,哄哄三皇子!”
“三皇子?”念瑶眼睛一亮,拉着李嬷嬷的手,“嬷嬷,我要去看三皇子!我带了琉璃弹珠,要和他一起玩!”
李嬷嬷拗不过她,只好让厨子包了些刚做好的翡翠烧麦,跟着她往太傅的学堂去。
太傅的学堂设在文华殿旁边的一间偏厅,此刻正传来三皇子赵承宇的哭闹声:“我不念书!那些字长得都一样,一点都不好玩!我要去找念瑶玩弹珠!”
“殿下,您要是不把《论语》背下来,陛下知道了会生气的。”太傅气得胡子都来了,手里的戒尺在讲台上敲得“啪啪”响,“您看看大皇子二皇子,哪个像您这样调皮?”
“我不管!我就要玩!”赵承宇把手里的书卷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地上,蹬着小腿哭闹。
就在这时,念瑶提着食盒跑了进来,看到坐在地上的赵承宇,忍不住喊:“承宇哥哥!你怎么哭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赵承宇见了念瑶,眼睛一亮,立马从地上爬起来,扑到她身边:“念瑶!你怎么来了?我好想你!”他看到念瑶手里的食盒,鼻子嗅了嗅,“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是翡翠烧麦,可好吃了!”念瑶打开食盒,拿出一个烧麦递给他,“承宇哥哥,你为什么哭呀?是不是太傅爷爷骂你了?”
太傅见念瑶来了,先是一愣,随即无奈道:“念瑶小姐,你来得正好,快劝劝你承宇哥哥,他不肯背书,还把书卷扔了。”
“背书有什么好玩的?”念瑶眨眨眼睛,从口袋里掏出琉璃弹珠,塞到赵承宇手里,“我们玩弹珠吧!谁输了,就给对方一个烧麦!”
“好呀好呀!”赵承宇立刻把背书的事忘到了脑后,拉着念瑶就往学堂外的空地上跑。
太傅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他们的背影喊:“你们两个!回来!还没背书呢!”
可两个小娃娃早就跑得没影了。
萧逸尘和皇帝在慈宁宫等了半晌,没等来念瑶,却等来一脸无奈的太傅。太傅对着皇帝和萧逸尘拱手,苦笑道:“陛下,王爷,臣有罪,没能看好三皇子和念瑶小姐……他们两个跑到院子里玩弹珠去了,臣怎么说都不听……”
“这两个小调皮!”皇帝又气又笑,“逸尘,走,咱们去瞧瞧,看看他们玩得有多开心!”
萧逸尘跟着皇帝来到文华殿外的院子,远远就看到两个小团子蹲在地上,头凑着头,正玩得不亦乐乎。念瑶手里拿着颗蓝色的琉璃弹珠,眯着一只眼睛,瞄准地上的弹珠,小嘴巴还念念有词:“中!中!中!”
赵承宇则在旁边紧张地攥着拳头,大喊:“不准中!那是我的弹珠!”
“啪”的一声,念瑶的弹珠正好撞上赵承宇的弹珠,把那颗红色的弹珠撞出老远。念瑶欢呼一声,捡起赵承宇的弹珠,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赢啦!承宇哥哥,快给我一个烧麦!”
赵承宇不甘心地从食盒里拿出个烧麦,递给念瑶,小声嘟囔:“再来!这次我肯定赢!”
皇帝和萧逸尘站在廊下,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斗嘴,都忍不住笑了。皇帝转头对萧逸尘说:“你看他们,倒像是亲兄妹似的。”
萧逸尘看着自家闺女笑得灿烂的小脸,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刚把念瑶带回王府时,她怯生生地抓着他的衣角,喊他“爹爹”,那时候他还在怀疑她的来历,如今却早己把她当成了亲闺女。
“承宇,念瑶!”皇帝扬声喊了一句。
两个小团子听到声音,回头看到皇帝和萧逸尘,都吓得缩回了手。赵承宇吐了吐舌头,拉着念瑶的手,小声说:“是父皇!他会不会生气呀?”
念瑶却不怕,拉着赵承宇走到皇帝面前,仰着小脸说:“陛下叔叔,承宇哥哥玩弹珠输给我了,他还没给我烧麦呢!”
皇帝被她这理首气壮的样子逗笑了,弯腰把她抱起来:“玩弹珠可以,但不能耽误念书,知道吗?太傅教你们念书,是为了让你们变得更聪明。”
“念书能让弹珠变得更厉害吗?”念瑶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问。
“当然能,”皇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你想想,要是你会念书,就能算出怎么才能一下子把承宇的弹珠都赢过来,是不是?”
念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皇帝怀里滑下来,拉着赵承宇的手说:“承宇哥哥,我们先去念书吧!等学会了算数,我就能赢你更多弹珠了!”
赵承宇也觉得有道理,跟着念瑶就往学堂跑,还不忘回头喊:“父皇,王爷叔叔,我们去背书啦!等会儿再玩弹珠!”
看着他们两个小身影跑进学堂,太傅松了口气,连忙跟了进去。皇帝笑着对萧逸尘说:“你看,还是念瑶有办法,连朕都劝不动承宇,她三言两语就把承宇劝回去了。”
萧逸尘看着学堂的方向,眼里满是温柔:“这丫头,也就这点用处了。”
学堂里,太傅正在教两个小团子念《三字经》。赵承宇坐不住,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抓抓耳朵,念了两句就忘了下一句。念瑶却学得认真,小脑袋跟着太傅的节奏一点一点的,虽然有些字发音不准,却念得有模有样。
“人之初,性本善……”念瑶拖着长音,小手指在书页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点,“性相近,习相远……”
太傅满意地点点头:“念瑶小姐真聪明,比三皇子学得快多了。”
赵承宇不服气,大声说:“我也会!苟不教,性乃迁!”他念完,得意地看了念瑶一眼。
念瑶也不示弱,接着念:“教之道,贵以专!”
两个小团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念起来,倒把枯燥的背书变成了比赛,连太傅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念到“养不教,父之过”时,念瑶忽然停下了,歪着头问太傅:“太傅爷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是不是说,爹爹不教我念书,就是他的错?”
太傅捋着胡子,耐心解释:“正是这个意思。做父母的,要是不教孩子念书学道理,就是他们的过错。”
念瑶一听,立刻从椅子上滑下来,跑到萧逸尘身边(萧逸尘和皇帝一首在学堂外旁听),拉着他的手说:“爹爹!太傅爷爷说你不教我念书,就是你的错!你要教我念书,不然你就是过错爹爹!”
萧逸尘哭笑不得,捏了捏她的小脸:“好,爹爹教你念书,不过你得答应爹爹,以后不许再在御膳房乱跑,也不许在学堂里捣乱。”
“我答应!”念瑶重重地点头,小手指着赵承宇,“那承宇哥哥的爹爹也要教他念书,不然他爹爹也是过错爹爹!”
皇帝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好好好,朕也教承宇念书,咱们念瑶真是个小法官。”
夕阳西下时,念瑶坐在萧逸尘的怀里,手里拿着太傅奖励的小书签,上面写着“勤学”两个字。她指着那两个字,奶声奶气地念:“勤……学……太傅爷爷说,念瑶要勤学,才能赢更多弹珠!”
萧逸尘抱着她,走在回宫的路上,看着她认真的小模样,心里忽然觉得,或许这皇宫,也不是那么冰冷。至少在这里,他的小团子能笑得这么开心,能有这么多人真心疼爱她。
回到王府时,刘伯早就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件厚厚的披风。“王爷,念瑶小姐,外面冷,快披上。”他接过萧逸尘怀里的念瑶,笑着说,“念瑶小姐今日在宫里玩得开心吗?张妈给你留了莲子羹呢。”
“开心!”念瑶搂着刘伯的脖子,叽叽喳喳地说,“我在御膳房吃了翡翠烧麦,还和承宇哥哥玩了弹珠,太傅爷爷还夸我念书念得好呢!”
看着她兴奋的小脸,萧逸尘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他的小团子,注定要在这皇宫里,掀起更多的“风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UY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