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暖阁里的烛火摇曳生暖——桌上摆着从宫外带回的芝麻糖、花生糕,还有没吃完的馄饨汤,热气混着甜香飘在空气中,像把市井的烟火气也裹进了这方寸暖阁。伊和正趴在桌上,手舞足蹈地讲庙会上耍杂耍的场景,三公主托着腮听得起劲,时不时插嘴问一句“后来呢”,陛下和皇后、李贵妃坐在旁边,手里剥着花生,脸上满是笑意。
皇后剥了颗花生,递到念瑶手里,看着她温柔地帮三公主擦去嘴角的糖渍,忽然笑着开口:“念瑶,你今年也二十出头了吧?寻常人家的姑娘,这个年纪早就寻了好人家,你倒一首守着沉香殿,陛下和我,都替你惦记着呢。”
这话一出,暖阁里的喧闹忽然静了半分。烛火映在念瑶脸上,她指尖捏着的芝麻糖顿了顿,耳尖悄悄红了,低头轻声说:“皇后娘娘费心了,瑶瑶暂无此想法,沉香殿还有骆驼、刺猬,还有伊和与公主,我想先守着这里。”
陛下放下手里的花生,笑着接过话头:“念瑶,朕知道你重情,舍不得沉香殿。可终身大事不是小事,你这般聪慧温柔,该寻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你看星图、尝小吃,往后的日子也有人疼你。”
李贵妃也跟着点头,手里把玩着帕子:“是啊念瑶,咱们女子这辈子,不就是盼个舒心安稳的归宿?你别总想着别人,也该为自己想想。”
赵砚正啃着烧饼,听见这话,赶紧放下饼,抹了抹嘴打圆场:“娘娘们别催!念瑶这么好,得找个配得上她的!要我说,得找个身手好的,能护着她,还得懂她的心思,不然哪配得上咱们沉香殿的念瑶先生!”他说着,还悄悄瞥了苏珩一眼——苏珩正端着茶碗,指尖捏着碗沿,眼神落在茶水里的茶叶上,耳尖也泛着浅红,像是没听见这话,又像是听得格外认真。
苏珩放下茶碗,轻轻咳嗽一声,声音比平时低了些:“赵兄说得对,念瑶先生值得最好的。若真要寻,该找个能懂她喜欢星图、喜欢烟火气的,不会让她为了婚事,委屈自己的心意。”他说着,抬眼看向念瑶,目光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又很快移开,落在窗外的灯笼上。
伊和没听懂大人们的话,只知道“嫁人”就是要离开,立刻拉着念瑶的袖子,撅着嘴说:“念瑶先生不能嫁人!嫁了人就会走!我不要你走!”三公主也跟着点头,眼睛红红的:“我也不要念瑶先生走!咱们还没一起做糖画呢!”
孩子们的话让暖阁里的气氛松了些,皇后笑着摸了摸伊和的头:“傻孩子,念瑶嫁人了也能回来看你们,又不是永远不见。”伊和还是不依,抱着念瑶的胳膊不放,活像个怕被丢下的小团子。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郑大人、李大人、周大人——他们听说念瑶几人从庙会回来,特意来看看带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刚进暖阁,就听见聊婚嫁的事,郑大人赶紧笑着说:“陛下,娘娘们,臣倒觉得,念瑶先生的婚事,急不得。得找个品行端正、心性相合的,不然委屈了念瑶先生的好性子。”
李大人也附和,手里捏着之前苏珩写的春联:“臣觉得,还得找个懂文墨的!念瑶先生喜欢读书、懂星图,若找个粗人,往后连话都说不到一起,哪来的舒心?”
周大人穿得圆滚滚的,凑过来笑着说:“依臣看,疼人最重要!念瑶先生总为别人着想,得找个把她放在心尖上的,天冷了给她暖手,吃小吃给她留着,这样才好!”
暖阁里的气氛又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什么样的人适合念瑶。念瑶坐在中间,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暖暖的——这些人,都在真心为她着想,没有因为她是“先生”就疏远,也没有因为她无父无母就看轻,只把她当成沉香殿的一份子,当成需要疼惜的姑娘。
她轻轻挣开伊和的手,拿起块花生糕,递到陛下手里:“陛下,娘娘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王府三岁幼崽,在后宫当团宠 还有各位大人,瑶瑶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只是我总觉得,婚事不是将就,也不是完成任务。我想等的人,是能陪我在沉香殿看雪、在庙会吃馄饨,能懂我守着这里的心意,不会让我放弃喜欢的一切的人。若是遇不到,守着沉香殿,守着你们,也很好。”
苏珩听到这话,端茶的手顿了顿,眼底悄悄亮了些,又很快恢复平静,只是指尖的茶碗,捏得更稳了些。赵砚也跟着点头:“就是!念瑶要是遇不到合适的,咱们就一起在沉香殿过一辈子!我给她刷毛,苏兄陪她看星图,伊和与公主陪她玩,多好!”
陛下看着念瑶坚定的眼神,笑着点头:“好!朕不催你!往后你若遇到心仪的人,不管是宫里的还是宫外的,朕都帮你做主!若遇不到,沉香殿永远是你的家,朕和娘娘们,永远是你的亲人。”
皇后也笑着说:“是啊念瑶,别有压力。咱们女子,不一定非要靠嫁人才能安稳,你有自己的本事,有自己喜欢的日子,这就够了。往后若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欺负你,本宫第一个不饶他!”
李贵妃也跟着笑:“臣妾也帮你!咱们念瑶这么好,谁要是敢委屈你,咱们一起找他算账!”
暖阁里的笑声又响起来,伊和不再纠结“嫁人”的事,拉着三公主去玩从庙会带回的竹蜻蜓,竹蜻蜓在烛火下飞起来,影子落在墙上,活像个跳动的小影子。赵砚和郑大人他们讨论着下次庙会要去套更多的东西,李大人则和苏珩聊起了星图,说想跟着苏珩学看星象。
念瑶坐在旁边,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暖。她拿起块芝麻糖,放进嘴里,甜香在舌尖散开,混着身边人的笑声,比任何时候都甜。窗外的灯笼亮着,烛光映着窗纸上的“福”字,廊下的骆驼打了个饱嗝,嘴里飘着烧饼的香味,刺猬从石缝里钻出来,叼着块芝麻糖往回跑,一切都那么安稳、那么美好。
夜深了,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陛下走之前,特意把念瑶叫到身边,递给她一块玉佩:“这是朕年轻时戴的,你拿着。往后若遇到难处,或是遇到心仪的人,拿着这块玉佩来找朕,朕帮你撑腰。”念瑶接过玉佩,玉佩上刻着“平安”二字,触手温润,她轻声道谢,把玉佩小心地放进怀里。
皇后和李贵妃走之前,也给了念瑶不少东西——皇后给了她一块绣着兰草的手帕,说“往后擦眼泪、擦汗,都能用”;李贵妃给了她一盒胭脂,说“女孩子家,该打扮打扮自己,别总穿得那么素净”。
等人都走了,念瑶坐在暖阁里,桌上还摆着没吃完的芝麻糖、花生糕,还有陛下给的玉佩、皇后的手帕、李贵妃的胭脂。她拿起笔,在书院日志上写下:“今日的暖,是夜话的真,是牵挂的浓,是不催不逼的温柔,是把我放在心上的在意。曾以为,女子的归宿只有嫁人一条路,可今日才知道,真正的安稳,不是靠别人给的,是自己有喜欢的日子,有在意的人,有不被逼迫的自由。陛下的玉佩、皇后的手帕、贵妃的胭脂,赵兄的维护、苏兄的理解,还有伊和与公主的依赖,都比‘嫁人’两个字,更让我觉得安稳。爹爹,您看,瑶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不是某个人的怀抱,而是沉香殿的暖阁,是身边人的笑声,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守着自己在意的人的自由。往后的日子,我想继续守着这里,守着这份温暖,若能遇到心意相通的人,便携手同行;若遇不到,便与身边人一起,把沉香殿的日子,过得比任何时候都热闹、都舒心。”
笔尖的墨汁落在纸上,晕开个小小的圆,像颗芝麻糖,像块玉佩,像陛下笑着的眼睛,落在满页的笑声里,落在满院的暖意里,成了最暖的注脚。廊下的骆驼打了个哈欠,嘴里飘着甜香;刺猬从石缝里钻出来,叼着块花生糕往回跑;赵砚和苏珩在收拾暖阁,赵砚还在说“下次庙会要套个大布偶给念瑶”,苏珩则默默把念瑶的书整理好,放在她常坐的位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UY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