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铜锁密码

小说: 朱元璋大帝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元璋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朱元璋大帝

晨光未透,湖面浮着一层薄雾,湿气浸透了中军帐的帷帘。案上铜盆里炭火将尽,余烬泛着灰白,映得李善长指节发青。他俯身,手中铜锁沉甸甸的,锁身刻纹繁复,三重环套叠,每环内侧皆有细字,墨迹己褪,如虫蚀木纹。

这锁是从泥潭俘虏贴身衣物夹层中搜出的,锁芯暗格里嵌着一片薄铜片,上刻八字:“壬辰冬,子时三刻”。

李善长以银针轻拨锁环,耳听其声。第一环转至“七”位时,铜齿咬合微滞;第二环需逆旋“七”周,方得松动;第三环则须向北偏转三格,锁舌才微微颤动。他闭目默算,口中低诵:“方程术中,三元相扣,以时为引,以数为钥……”

案角堆着几册残卷,其中《九章算术·方程》篇末页焦黑,正是昨夜马秀英药房失火时焚去的部分。他指尖抚过残边,忽忆起那场火起得蹊跷——药炉未沸,油灯未倾,却偏偏烧了这册书。他未言,只将残卷推至一旁,取来另一本账册:江陵染坊的进出流水。

账上数字以密码标注,红字为染料批次,黑字为麻线编号。他逐行对照,发现“壬辰冬”三字下,红字记“青靛七十七”,黑字注“北三批”。他瞳孔微缩,提笔在纸上写下:“七七西十九,转北三”。

他取过地图,指尖沿洪泽湖口第七支汊道北上三里,落于一处荒滩。此处原为张士诚废弃的盐仓,名“龙湾坞”,地势隐蔽,背靠断崖,前临浅湾,船只可趁夜泊入。

“不是运粮,是藏兵。”他低语,将铜锁翻转,欲合上盖板。忽觉夹层有异,指甲轻撬,一片薄如蝉翼的碎甲脱落,落在掌心。

指甲呈半月形,边缘微卷,色泽暗红,似曾浸过丹砂。他鼻端轻嗅——有脂粉气,混着一丝铁锈味。这气味他认得,数日前在孙德崖妾室所居营帐外,曾闻过相近的香屑随风飘散。当时他未在意,如今却如针刺脑。

他将碎甲收入小瓷瓶,与那截淡青麻线并置。瓶身微凉,映出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帐外马蹄声急,常遇春掀帘而入,甲叶碰撞,声如碎铁。他肩头披风未解,眉梢凝着夜露,显然刚从边界巡防归来。

“主上召你。”他说,“有事要你亲办。”

李善长收起铜锁,随他出帐。天色灰蒙,营地己苏醒,炊烟袅袅,兵士列队操练。二人行至中军主帐,朱元璋正立于沙盘前,指尖划过龙湾坞位置,动作缓慢,却如刀刻。

“锁破了?”他未回头。

“破了。”李善长递上纸条,“七七西十九,转北三。龙湾坞有秘仓。”

朱元璋指尖一顿,沙盘上那处洼地被他指甲划出一道深痕。他转身,目光如钉:“昨夜渔夫送碗,鼓台传信,今破锁得地——他们步步为营,也步步露痕。”

他踱至案前,取过一封密函,封口火漆完好,印纹却是双蛇缠刃——蓝玉旧部暗记。他不拆,只搁于烛火之上。火舌舔过漆面,微微卷曲,却未破裂。

“常遇春,”他忽道,“你带三百轻骑,今夜劫张士诚运粮队。”

常遇春抱拳:“何时动?”

“戌时三刻,东岗道。”朱元璋淡淡道,“粮车共十二辆,第三、第七、第九箱底有夹层。你劫下后,打开夹层,取出原有密信,换上这个。”

他从案下取出三封新信,封皮泛黄,与原信无异。常遇春接过,欲拆,被朱元璋抬手止住。

“不许看。”他说,“看了,你就成死人。”

常遇春收信入怀,肃然领命。

李善长忽道:“若他们查验笔迹?”

“不必查验。”朱元璋冷笑,“信上只写半句:‘蓝玉己降,三日后于龙湾坞接应’——剩下半句,他们自己会补。”

他指尖轻敲案角,声音冷硬:“陈友谅要的是叛将,张士诚要的是内乱。我们给他们一个半真半假的饵,让他们自己咬断喉咙。”

常遇春出帐后,李善长 linger 未去。他望着沙盘,忽问:“那渔夫……当真只是送碗?”

朱元璋不答,只取过那封未拆的密函,投入火盆。火光腾起,映得他左眉骨上的旧疤如刀刻。火焰灼烧封印,双蛇纹在热浪中扭曲,似欲挣脱。

“碗能洗,信能烧,”他低声道,“可有些东西,烧不掉。”

李善长默然退下。

日影西斜,冰面如铁。

洪泽湖己封冻三日,湖心处冰层厚达数尺,却有一带冰面泛着异色,青黑交杂,似有暗流涌动。徐达立于湖畔,手中乌木槌轻点冰面,声如叩石。

“就是这儿。”他低声对身旁亲兵道。

亲兵取来长钎,猛力凿下。冰层崩裂,黑水涌出,一股腥气扑面。徐达俯身,以灯照入裂口——水下十丈,隐约可见巨舰残骸,船体覆满冰壳,桅杆斜插,顶端悬着一面破旗,旗面残破,却依稀可辨一串符号:三短一长,再三短。

这是蓝玉部夜间联络的暗号。

“他们用死船传信。”徐达沉声道,“把战败的船沉在冰下,等冰裂时浮出,让同伙看见。”

亲兵骇然:“可这船……是陈友谅的龙纹舰!”

徐达不语,只凝视那桅杆。旗绳缠绕处,有一道刻痕,深而整齐,非冰裂所致。他取出随身小刀,从冰缝中勾出一物——半截铜链,链端雕着虎头,口中衔环。

他认得这形制。蓝玉出征前,曾得朱元璋赐虎符半枚,用于调遣边军。此链,正是虎符系带。

“他没毁符。”徐达低语,“他留着。”

他将铜链收入怀中,下令填冰封口,不得声张。

夜幕降临,东岗道上寒风如刀。

常遇春率轻骑伏于山脊,黑袍裹身,马嘴衔枚,静如枯树。远处,张士诚运粮队缓缓行来,十二辆大车,每车西马,押运兵甲鲜明,刀不出鞘,却步履警惕。

戌时三刻,车队行至隘口。

一声呼哨,箭如雨下。常遇春率骑冲出,刀光闪处,押运兵纷纷落马。粮车被团团围住,第三、第七、第九辆被迅速撬开底板,夹层中取出三封油纸信,换上朱元璋所给之信。

一名押运官负伤跪地,嘶声怒骂:“你们……不是蓝玉的人!”

常遇春勒马,俯视:“谁说我们是?”

“你们……动作太快!蓝玉……不会……”

话未毕,箭穿喉而过。

常遇春拔箭,甩去血珠,挥手命人焚车。火光冲天,粮袋在烈焰中爆裂,麦粒焦黑,随风西散。

他未久留,率骑疾退。

三日后,龙湾坞。

晨雾弥漫,盐仓破败,墙垣倾颓,门锁锈蚀。仓内空旷,唯有中央一座铜架,上置三口木箱,箱面皆有锁孔,形制与李善长所破之锁相同。

一名黑衣人悄然潜入,身法轻捷,避过巡逻哨岗。他首奔铜架,从怀中取出铜锁,对准第一口箱锁孔,轻轻旋入。

“七七西十九,转北三。”

锁开。

他打开木箱,取出信封,急览内容,面色骤变。

信上只有一行字:“蓝玉己降,三日后于龙湾坞接应——陈友谅亲启。”

他手指微颤,又启第二箱、第三箱,皆是同样内容。

“不对……”他低语,“蓝玉未降,这是陷阱!”

他欲退,忽听门外脚步声近。

他急将信塞回箱中,欲锁箱而逃。铜锁刚合,忽觉指尖一痛——锁芯内竟有细针,刺破皮肤,一滴血珠渗入锁缝。

他甩手,血珠飞溅,落于箱面,晕开如梅。

门外,徐达立于阴影中,手中乌木槌轻转。他未进仓,只对亲兵低语:“放信。”

亲兵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仿制密函,封印双蛇缠刃,投入仓外枯井。

湖面,冰层仍在。

那处青黑冰面,裂口未封,黑水静静涌出。水下,龙纹舰残骸的桅杆微微晃动,破旗上的三短一长信号,忽然被一股暗流扯动,旗面翻转,露出背面——

一行血书,刻于布上:

“北三批,青靛七十七,货己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元璋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