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冬夜里的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叶落归巷甜糕正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UZL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梧桐镇的冬天是踩着冷雨来的。先是淅淅沥沥下了三天,石板路被浸得发亮,倒映着老巷两侧挂起的红灯笼,像打翻了的胭脂盒。等雨停时,檐角竟凝出了细冰,彤彤给铺子门轴上油时,指尖碰着木头,凉得指尖发麻。

“阿彤,把窗缝再糊严实点。”母亲正往竹屉里撒桂花,白雾从蒸笼里漫出来,在玻璃窗上结了层薄霜,“听说明天要降温,别让风把糕的热气吹散了。”

彤彤应着,转身去找浆糊。目光扫过墙角的相机包时,心里忽然一动——昨晚小杰说,记忆馆的展柜今天该装好了。她放下浆糊刷,往包里塞了两盒刚出炉的梧桐糕,踩着木屐往巷口走。鞋底敲在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响,惊得趴在墙根晒太阳的老黄狗抖了抖耳朵。

记忆馆就在纺织厂旧址上。红砖墙被雨水洗得格外鲜亮,老烟囱上的“时光钟塔”西个字在阴天里依然醒目。彤彤走到门口时,正撞见小杰蹲在地上,给展柜的木框刷清漆。他穿着件深蓝色工装外套,袖口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沾着的木屑,侧脸被窗棂漏进来的光切出半明半暗的轮廓。

“刷这么仔细?”彤彤把糕点盒放在旁边的木箱上,“我爸说这樟木框子本来就防蛀,你再刷三层漆,是打算传代啊?”

小杰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点漆雾,看见她手里的相机,嘴角弯了弯:“等会儿有贵客来,得拾掇干净点。”

“贵客?”彤彤刚想问,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纺织厂的老厂长,拄着根梧桐木拐杖,由孙子扶着慢慢走来。老人穿了件藏青色棉袍,领口别着枚褪色的厂徽,看见展柜里陈列的旧机床零件,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

“这是……三号车间那台老车床的齿轮?”老厂长伸手想去碰,又怕碰坏了,指尖悬在玻璃上颤了颤,“当年王铁匠为了锻这个,守在火炉边三天三夜没合眼。”

小杰放下漆刷,从展柜底层翻出个笔记本递过去:“这是王师傅画的图纸,您看看是不是这个。”

老厂长戴上老花镜,手指点着泛黄的纸页,忽然笑出声:“没错!就是这道弯,他当年总说‘机器要像人一样,得有口气喘’。”

彤彤悄悄举起相机,镜头里,老人的手指在图纸上轻轻,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金。小杰站在旁边,听着老人讲机床的故事,眼里的专注比看建筑图纸时更甚。她忽然想起前几天整理照片时,翻到纺织厂倒闭那天拍的画面:老工人们蹲在厂门口,有人抹眼泪,有人抱着机器零件不肯撒手。那时候她不懂,为什么一堆旧铁能让人这么上心,现在看着老厂长眼里的光,忽然就懂了——那些不是零件,是他们的青春。

“厂长爷爷,您再看看这个。”小杰转身从木箱里抱出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时,里面的东西哗啦啦滚出来:褪色的厂徽、磨破边的工作证、还有一卷用红绳捆着的细棉纱。

“这棉纱……”老厂长捏起一缕,忽然红了眼眶,“是当年出口法国的‘梧桐牌’细纱,那时候咱们厂的纱,细得能穿过绣花针的针眼。”

彤彤按下快门,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老人的叹息。巷口传来卖炒货的吆喝声,风卷着炒栗子的香气飘进来,和记忆馆里的木头味、油墨味缠在一起,竟生出种奇妙的暖意。她忽然明白小杰为什么要做这个记忆馆——不是为了留住旧时光,是为了让那些被时光磨旧的故事,能有个地方好好说话。

中午时,老木匠父亲带着徒弟来装展柜的雕花门。老爷子今天穿了件新做的藏蓝棉褂,手里的刨子磨得锃亮,推在樟木上,“沙沙”的声响像春蚕啃桑叶。“阿杰,你要的‘万字纹’,我给你加宽了三分,”父亲首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老辈人说,这样才能兜住福气。”

小杰走过去,指尖摸着门框上的纹路:“叔,您这手艺,比电脑画图还准。”

“那是自然。”父亲眼里泛着光,忽然压低声音,“我给彤彤的嫁妆箱,也雕了这花纹。”

彤彤正在给相机换胶卷,听见这话,脸“腾”地红了,转身假装看窗外。小杰的笑声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刻意的坦荡:“叔,那我可得好好学学,以后给我家孩子做木马,也雕这花纹。”

父亲的笑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落下来。彤彤望着窗外,雨不知什么时候又下了起来,打在记忆馆的玻璃窗上,噼啪作响。远处的老梧桐树下,几个孩子举着伞在踩水,笑声顺着风飘进来,和屋里的说话声、刨木声、相机快门声混在一起,像支不成调的歌,却听得人心里发暖。

下午雨停时,来了群特殊的客人——几个穿校服的学生,背着画板,说是来写生的。领头的女生扎着高马尾,看见展柜里的旧相机,眼睛一亮:“彤彤姐,这是你说的那台老海鸥相机吗?”

彤彤点点头,从展柜里取出相机递给她:“小心点,这是我爸当年跑遍县城给我淘的。”

女生小心翼翼地捧着相机,忽然抬头问:“彤彤姐,你当初为什么放弃城市工作回来啊?我爸妈总说,留在小镇没出息。”

屋里忽然安静下来。老厂长停下手里的茶杯,父亲的刨子悬在半空,连小杰都转过头,目光落在彤彤身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叶落归巷甜糕正暖》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她着相机冰凉的金属外壳,忽然想起十年前离开小镇的那天,也是这样的雨天,母亲塞给她一包梧桐糕,说“累了就回来”。

“你看这相机,”彤彤笑着举起相机,对准窗外的老梧桐树,“在城市里,它只能拍高楼大厦,但在这里,它能拍下张婶送糕时的笑,王师傅修机床时的皱纹,还有……”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小杰,“有人偷偷给我留的、没有青红丝的梧桐糕。”

学生们都笑了。那个扎马尾的女生忽然说:“彤彤姐,我也想学摄影,以后把小镇拍下来,发到网上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有多好。”

“我帮你!”小杰忽然开口,从包里掏出张图纸,“我打算在记忆馆隔出个小暗房,以后你们可以在这里洗照片。”

父亲在旁边接话:“我来做暗房的木架子,保证不透光。”

老厂长敲了敲拐杖:“我把当年厂里的暗房钥匙找出来,那里面的红灯,还是我亲手装的呢。”

彤彤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忽然觉得眼眶发烫。雨又开始下了,这次却不大,像牛毛似的飘着,把窗外的世界染成一片朦胧。她举起相机,镜头里,小杰正和父亲比划着暗房的尺寸,老厂长在给学生们讲当年的厂史,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在他们身上镀了层金边。

傍晚收工时,小杰要送彤彤回家。两人并肩走在老巷里,伞沿偶尔碰到一起,发出轻轻的碰撞声。路过张婶家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张婶探出头,手里举着个油纸包:“阿彤,刚炒的花生,给你和小杰带点。”

“谢谢张婶。”彤彤接过纸包,指尖触到温热的纸壳,忽然想起小时候,张婶也是这样,总把炒货偷偷塞给她和小杰。

走到彤彤家铺子门口时,母亲正站在檐下张望,看见他们,笑着喊:“快进来,给你们留了热汤。”

屋里的灯光暖黄,映着墙上彤彤拍的照片:有老梧桐的春芽,有记忆馆的钢梁,还有小杰蹲在地上刷漆的侧脸。母亲端来两碗萝卜排骨汤,蒸汽模糊了眼镜片:“阿杰,今晚别走了,雨大路滑,就住楼上吧。”

小杰刚想推辞,就被父亲按住肩膀:“听你婶的,楼上那间房,我早给你收拾出来了,铺盖都是新晒的。”

夜里躺在床上,彤彤听着窗外的雨声,翻来覆去睡不着。她起身走到窗边,看见小杰房间的灯还亮着,窗帘缝里漏出的光,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一道,像条温暖的河。她忽然想起傍晚在记忆馆,那个扎马尾的女生说:“以后我也要像彤彤姐一样,守着小镇。”那时候她没说什么,现在却忽然明白,所谓“守着”,不是困在原地,是心里有片不会褪色的风景,走到哪里都带着。

凌晨时,雨终于停了。彤彤被冻醒,披了件外套走到窗边,竟看见小杰站在梧桐树下。他仰着头,手里拿着个速写本,借着月光在画什么。她悄悄下楼,走到他身后,看见本子上画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树下有个女孩举着相机,旁边写着行小字:“要让每片叶子,都记得回家的路。”

“醒了?”小杰转过身,眼里带着点笑意,“刚才看见月亮出来了,想着给树画张像。”

彤彤指着本子上的女孩:“这是我?”

“嗯。”小杰把速写本递给她,“十年前你举着相机的样子,我一首记着。”

彤彤翻开本子,后面全是小镇的画:老巷的石板路、记忆馆的烟囱、父亲刨木头的侧脸,甚至还有张婶家的炒货摊。最后一页,画着个小小的工作室,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梧桐建筑工作室”,旁边是家铺子,招牌上是“彤彤的摄影屋”。

“这是……”彤彤的声音有点抖。

“我想好了,”小杰望着她,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工作室就建在你家铺子隔壁,以后我设计房子,你记录生活,咱们一起看着小镇慢慢长。”

风从梧桐树梢掠过,落下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在两人脚边。彤彤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冬夜,她和小杰偷偷溜出来看月亮,他说:“等我成了建筑师,就把小镇盖得像城堡一样。”那时候她以为是玩笑,现在却看着他眼里的认真,忽然想,原来有些承诺,真的会在时光里慢慢发芽。

天快亮时,两人并肩走回巷子。石板路上的水洼里,映着渐亮的天色,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彤彤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小杰——是片压在相册里的梧桐叶,叶脉间用钢笔写着“等你回来”,字迹是十年前的,稚嫩却用力。

“这是……”小杰的指尖颤了颤。

“你走的那天,我夹在你书里的,”彤彤的耳尖有点红,“可能你没看见。”

“看见了。”小杰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一首夹在建筑课本里,翻了十年。”

晨光爬上老巷的屋檐时,彤彤家的铺子飘出了梧桐糕的香气。母亲掀开蒸笼,白汽漫出来,在玻璃窗上写下朦胧的画。父亲坐在门槛上,给新做的木框打磨边角,刨花卷着晨光落在他脚边。小杰站在梧桐树下,手里捏着那片梧桐叶,望着彤彤举相机的背影,忽然觉得,所谓故乡,从来不是某块土地,是有个人在等你,有缕香气在盼你,有片叶子,记得你所有的来处。

远处的记忆馆传来第一声晨钟,是老厂长在试鸣新修好的时光钟塔。钟声穿过薄雾,漫过老巷,落在每个人的心上,像句温柔的提醒:冬天会冷,但总有光,在冬夜里悄悄亮着,等春天来的时候,长成满树的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UZL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叶落归巷甜糕正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UZL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