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赵德全是个心里有杆秤的明白人。赵欣欣具体卖给酒楼的价格,赵大石兄弟悄悄只告诉了他一人。听到那几分钱的差价,老村长心里非但没半点眼红,反而对赵欣欣这丫头更高看一眼。
“这钱就该她赚!”他心里暗道,“方子是她的,路子是她搭上的,操心费力的是她家,还要负责最后的查验、送货、结账。担着风险,赚这点差价是天经地义!更何况,她愿意把这捡钱的活儿分给全村,己经是天大的仁义和恩情了。”
于是,在宣布的时候,赵德全只高声公布了给村民的收购价:“都听清楚了!田螺,两文钱一斤!要个大新鲜的,死的、瘦小的不要!河虾和小杂鱼,五文钱一斤!螃蟹按个儿算,三文钱一只!都给我把招子放亮点,别拿孬货充数,坏了名声,砸了大家的饭碗,我第一个不答应!”
即便如此,这价格也足以让村民们疯狂了。
“天老爷!两文钱一斤?那玩意儿田里一摸一大把啊!”
“河虾五文?我那鱼篓子随便下下水,一天不得弄个两三斤?”
“这……这真是白捡钱啊!欣欣这丫头……哎哟,以前真是错看她了!”
“谁说不是呢!谁说她是灾星?这分明是咱赵家坳的福星下凡了!”
“就是!镇上药铺掌柜都收她当徒弟,能是一般人吗?那是文曲星……呃,不对,是药仙娘娘座下的童女吧!”
“老实家这是要起来了,还带着咱们一起沾光,仁义啊!”
看着激动的人群,村长再次敲锣让大家安静,趁热打铁说道:“安静!都听我说!东西由大石和二木统一收到他家,检查过了,再一起送到镇上去。银钱,酒楼会统一跟欣欣结算。到时候,卖了多少钱,按各家交上来的分量,该分多少,一文钱都不会少你们的!咱们公开透明,谁家交了多少,卖了多少钱,都会记下来,大家随时可以来查账!”
这话更是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由赵家统一经手,虽然赚了点差价,但省了他们各自跑去镇上的麻烦和路费,而且公平公道,大家都服气。
“村长,我们信得过您,信得过大石兄弟,更信得过欣欣丫头!”
“对!就这么办!”
村长点点头,最后语重心长地补充:“以前采药,欣欣丫头只带我们几家,一是药材量少,值钱,带不了全村,她记恩,先紧着帮过她家的人,这大伙没话说吧?二是药材这东西金贵也危险,认错了、处理不好,那是要出人命的!不敢胡乱带人。如今,她想了这吃食的法子,能带着大伙一起挣点活泛钱,是她的情分!大伙心里要念着她的好,要知道感恩!别学那眼皮子浅、心肠坏的,得了好处还卖乖!”
“那是自然!” “村长您放心,谁要是敢说欣欣丫头不好,我第一个不答应!” “对!以后老实家的事,就是咱大家的事!”
村民大多是淳朴的,被村长这么一点拨,心里那点因为之前没被带上采药而产生的小小芥蒂也烟消云散,只剩下对赵欣欣一家的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当天下午,整个赵家坳都轰动了。无论是壮劳力还是妇孺老幼,几乎能动的都挎着篮子的、提着桶的、拿着网兜的,涌向了稻田、河沟、溪流。平日里寂静的田埂河岸,此刻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发现“宝藏”的惊呼。
“这儿!这儿田螺多!”
“快看,我网到一窝虾!”
“娘,我摸到一只大螃蟹!”
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仿佛摸到的不是田螺鱼虾,而是一枚枚温热的铜钱。
当然,也有例外。
吴婆子家就是一股“逆流”。她回家把这事一说,她那好吃懒做的老伴赵老歪首先就嗤之以鼻:“呸!糊弄鬼呢!那泥巴里的玩意儿能换钱?肯定是赵德全那老家伙和赵老实家合伙骗你们去白干活!傻子才去!” 她那两个儿子,赵大懒和赵二惰,更是连屁股都没抬一下,翻个身继续睡他们的回笼觉。“娘,有那功夫去泥里刨食,不如去睡一觉实在。”
吴婆子自己也是将信将疑,但看到村里人都疯了一样往外跑,又怕万一真能换钱自家吃了亏。她眼珠子一转,叉着腰就冲进了后院,对着正在吭哧吭哧砍柴的两个瘦小女儿骂道:“两个赔钱货!耳朵聋了?没听见村里人都去摸田螺了?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老娘拿桶去田里!摸不满一桶别想吃饭!摸得多,卖的钱给你们扯尺头做新衣裳!”——当然,这后一句纯属空头许诺。
两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吓得一哆嗦,扔下柴刀,拎起一个破木桶,低着头就慌忙往田里跑。她们知道,娘说的新衣裳是绝不可能的,但摸不满一桶,今晚的野菜粥肯定就没份了,甚至可能还要挨打。
吴婆子看着女儿跑远的背影,啐了一口,嘟囔道:“哼,要是真能换钱,这钱也得老娘收着,将来给我儿说媳妇用!赔钱货还想穿新衣?美得你!”
赵欣欣坐着师父陈大夫安排的顺路驴车回到赵家坳时,太阳己经西斜。眼前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愣。平日里这个时候,村里应该炊烟袅袅,准备歇息了,但今日,田埂上、河沟边,依然有不少人影在忙碌地弯腰摸索,孩童们的欢笑声和大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她哑然失笑,心里明白,定是大哥二哥把好消息带回来了。
等她走到自家院门口,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院子里灯火通明(点起了难得的油灯和火把),挤满了人,比白天村长召集开会时还要热闹。
院子里、屋檐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盆、木桶、甚至是大号的瓦罐,里面全是哗啦作响、吐着泡沫的田螺和活蹦乱跳的鱼虾螃蟹。
“哎呀,欣欣回来了!”眼尖的王婶子第一个看见她,立刻笑着迎上来,“快来看看,大伙儿今天劲头足着呢!都怕你家家伙事不够,自家能装的都拿来了!”
赵老实和赵小山正满头大汗地帮着整理,不断提醒大家轻拿轻放。阿奶的气色似乎也好了不少,坐在屋门口的小凳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村长赵德全正拿着他那杆宝贝的旧秤,一脸严肃地主持大局:“排好队排好队!别挤!赵铁柱家,田螺三十一斤半,记上!河虾五斤二两,记上!下一个,李翠花家……”
赵欣欣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悄悄走到爹和哥哥身边,用手比划着询问。赵大石兴奋地压低声音:“妹,你猜怎么着?大伙儿都快疯了!一下午没停手!村长叔说了,今晚就得称完记好账,明儿一早就让我和二木赶牛车送去镇上!”
正说着,村长看到了她,冲她招招手,眼中满是赞许和感激。赵欣欣走过去,村长拍了拍她的肩膀,对排队称重的村民大声道:“看看!咱们的福星回来了!都沾了欣欣的光了!”
村民们纷纷投来热情和善意的目光,七嘴八舌地夸赞: “欣欣丫头真有本事!”
“谢谢欣欣带我们挣钱!”
“以后有啥事,招呼一声!”
赵欣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摆手,然后也加入帮忙的行列,仔细检查着大家送来的货物品相,看到有死掉的或者太小太瘦的,就挑出来放到一边,比划着解释。村民们也都理解,毕竟这关系到所有人的信誉和长久的买卖,都配合得很。
这一夜,赵家小院几乎灯火未熄。算盘声(村长和赵二木在用树枝在地上划拉计算)、记账声、水声、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首到深夜才渐渐散去。
许多村民回家后,都激动得辗转反侧,盘算着明天能换多少钱,盘算着这笔意外之财该怎么用,几乎都没睡踏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V1M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