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请长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我和媳妇整顿极品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V2OC/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生七零,我和媳妇整顿极品全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七零,我和媳妇整顿极品全家最新章节随便看!

白色的病房里,时间仿佛被消毒水浸泡过,流淌得粘稠而缓慢。

第七天,张英澜的病假条到期。

主治医生李医生拿着新鲜出炉的X光片和几份检查报告,脸色比病房的墙壁还要凝重。

他将张英英叫到医生办公室,指着灯箱上那张布满大片阴影和纤维条索的肺部影像,语气沉重:

“张同志,情况……很不乐观。你弟弟这尘肺,己经到了相当严重的阶段,肺组织纤维化、结构破坏非常厉害。这次合并的感染虽然暂时控制住了,但肺功能极差,就像……一个千疮百孔的破风箱,随时可能彻底熄火。”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医者的无奈,“他现在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出院,更别说回矿区那种环境!回去,就是送死!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住院三个月,进行系统的支持治疗和康复,严密观察,预防再次感染。三个月后,才能评估是否……能尝试轻微活动。”

三个月!

张英英的心一沉。矿上只批了一周!

“李医生,我明白!三个月,必须住!” 张英英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矿上那边,我去想办法续假!请您……务必给我开一份详细的、权威的病情证明和住院建议!写得越严重越好!需要什么手续,我都去办!”

李医生看着眼前这个女人眼中的决绝,点了点头:“好。证明我马上开。但矿上和街道那边……你要有心理准备,不容易。”

拿着李医生开具的、措辞极其严重并盖着沪上第一人民医院鲜红公章的诊断证明和住院建议书,张英英再次踏入了街道革命委员会那间烟雾缭绕的办公室。

这一次,她的目标很明确——负责知青事务和开具相关证明的王干事,恰好就是上次好心规劝她的那个女同志。

“王干事,实在不好意思又来麻烦您。” 张英英脸上带着愁苦和焦虑,将那份沉甸甸的医院证明双手递过去,“您看,我弟弟张英澜,病情太重了,沪市一院的专家说要住院至少三个月,否则……否则人可能就没了!矿上那边只给了一周假,这……这可怎么办啊!” 她声音哽咽,眼圈微红,将一个为弟弟病情忧心如焚、走投无路的姐姐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王干事接过证明,仔细看着上面“严重尘肺合并感染”、“肺功能重度受损”、“随时可能呼吸衰竭”、“强烈建议绝对卧床静养及住院治疗至少三个月”等触目惊心的字眼,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她叹了口气:“小张同志,你弟弟这情况……确实太遭罪了。按政策,知青家属重病需要延长探亲时间,我们街道可以出具情况说明。但是……” 她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带着点推心置腹的为难,“矿上那边……他们有他们的生产任务和纪律。光有我们街道的说明,分量怕是不够。你得让矿上也认这个账才行啊。”

张英英立刻心领神会。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用素雅花布仔细包裹的小方包,轻轻推到王干事手边的报纸下面,脸上带着恳求:“王干事,您是明白人。我一个插队的,许久不回沪市,现在在沪市两眼一抹黑,就指着组织上帮帮忙了。这布……我托人特意带的,料子厚实,给孩子做件小褂子或者纳双鞋底都挺实在的……” 花布包裹里,是一块质地细密柔软、颜色素雅的纯棉细纺布,尺寸足够做一件衬衫。在这个布票紧缺的年代,这绝对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王干事的手指隔着报纸,触碰到了那厚实柔韧的布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她不动声色地将包裹拢进自己抽屉里,脸上露出更和煦的笑容:“唉,都不容易。这样吧,情况说明我现在就给你开!写得恳切点!至于矿上……你拿着我们街道和医院的证明,态度诚恳点,好好跟他们领导说说。毕竟人命关天,矿上也不能不讲情理,对吧?” 她说着,己经铺开信纸,刷刷写了起来,最后郑重地盖上了街道革委会的公章。

告别王干事,张英英没有丝毫耽搁,立刻登上了返回九峰山矿区的长途汽车。

颠簸一路,她首接杀向矿务局劳资科。

劳资科办公室里,马科长正端着茶杯看报纸。看到风尘仆仆、面带忧色的张英英再次出现,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期待。

“马科长!” 张英英语气急促,带着恳切,“我弟弟张英澜在沪市一院确诊了!病情非常严重!这是医院的证明和街道的情况说明!” 她将两份盖着红章的文件递过去,“医生说必须住院至少三个月,否则……否则人就没了!求您看在他也是矿上职工、为矿上出过力的份上,再批三个月的病假吧!” 。

马科长慢条斯理地拿起证明,装模作样地看着,眉头越皱越紧:“哎呀……这么严重啊?三个月……这时间也太长了!翻砂车间虽然调出来了,但仓库保管员也是岗位啊!长期空缺,影响生产怎么办?组织上……难办啊!” 他拖长了调子,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却似有若无的瞟向张英英那个帆布包。

张英英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恳求之色,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马科长,我弟弟的命……就指着这几个月了!求您帮帮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她说着,手仿佛无意地探进帆布包,实则是从空间里,拿出一个用旧报纸卷成的正正方方的盒子,极其隐蔽而迅速地塞进了马科长摊在桌面的报纸下面。

报纸卷入手沉甸甸的。

马科长经验老道,手指一捏,隔着报纸就感觉到了里面那冰冷坚硬、棱角分明的正方体轮廓,想到上次这女人给他的那件高级货!他的心脏猛地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迅速将那份报纸卷连同底下的手表一起拢进抽屉,动作快如闪电。

“咳咳……” 马科长清了清嗓子,脸上瞬间换上一副体恤下属的为难表情,“唉,张英澜同志的情况……确实特殊。组织上也不能见死不救嘛!这样吧,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我们劳资科特事特办!先批两个月病假!” 他拉开抽屉,拿出矿上的请假单,龙飞凤舞地签上字,又“啪”地一声盖上了劳资科的鲜红大印!“让他安心养病!岗位……组织上会暂时协调!记住,只有两个月!到期必须回来复查!”

“谢谢马科长!谢谢组织关怀!” 张英英连声道谢,脸上满是感激,心中那块巨石却只落下一半。

两个月……至少争取到了喘息之机!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拿着来之不易的两个月续假条,张英英马不停蹄地赶回沪市第一人民医院。

而马科长送走张英英后看西处无人立马关好门,打开抽屉拿出被旧报纸裹着的盒子,精致的盒子在阳光的衬托下闪着细腻的光,马科长迫不及待打开,瞬间呼吸一滞,是一块他在百货大楼甚至是友谊商店都没见过的样式的手表,大气又好看,他颤抖的手小心翼翼的抚摸表盘,眼里满是不可思议,这个张英澜家不愧是大资本家出身,看来以后得多关照关照,谁知道他姐弟俩手里还有多少好东西。

当她将那张盖着矿务局劳资科红印的请假条交给护士站时,明显感觉到周护士长和小赵护士看她的眼神都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最难伺候的几家单位居然这么快就搞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英澜依旧是三病区的重点监护对象。

但病房里的氛围,却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周护士长查房时依旧嗓门洪亮,要求严格,但训斥其他护士“动作慢”、“记录潦草”的次数似乎少了些。她对张英澜的病情关注度明显提高,有时甚至会多停留几分钟,仔细听听他的呼吸音,或者翻看一温单和护理记录,然后对张英英点点头:“嗯,今天痰少点了,氧饱和度也稳在90以上了,不错。” 她头上那支温润的淡绿色有机玻璃发簪,在护士帽下若隐若现。

小赵护士更是成了张英澜病房的常客。

她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现在总是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用那对璀璨的银色蝴蝶发夹固定住,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明亮的眼睛,显得格外精神利落。

她给张英澜打针、换药、做雾化的动作越发轻柔细致。换药时,她会小声哼着歌;做雾化时,她会轻声鼓励:“张英澜同志,深吸气,对,就这样,把药吸进去就好了……” 那对蝴蝶发夹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像两只停驻的小精灵。张英澜偶尔清醒时,茫然的目光偶尔会落在她头上那闪闪发光的发夹上,空洞的眼神里似乎会闪过一丝极微弱的好奇。

张英英看在眼里,并未再送什么显眼的礼物。

她只是在小赵护士值夜班时,偶尔塞给她一个洗干净的苹果或一个煮鸡蛋,或者在她忙着给其他病人换药来不及吃饭时,递上一块用干净手帕包着的、松软微温的蛋糕。

“大姐,您又给我留吃的!这怎么好意思……” 小赵总是红着脸推辞,却又忍不住接过,小口吃着,眼睛弯成月牙,对张英澜的照料更是尽心尽力。

张英澜胜在有个年轻的身体,在精心的治疗、充足的营养和这种无声的妥帖关怀下,如同久旱龟裂的土地终于迎来细雨,极其缓慢地、一点点地开始恢复。

高烧彻底退了,咳血止住了,痰液变得稀薄易咳。

虽然依旧瘦得惊人,呼吸也依旧费力,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依旧在90-92之间艰难徘徊,但那张枯槁的脸上,死灰般的青灰色渐渐褪去,深陷的眼窝里,也终于开始有了一丝生气。

他能清醒的时间变长了,偶尔能在姐姐的搀扶下,极其缓慢地在床边坐一会儿,看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张英英日夜守在床边,看着弟弟那微弱却持续的生命之火在白色堡垒里艰难地燃烧着,摇曳着,却终究没有熄灭。她紧绷的神经并未放松。



    (http://www.220book.com/book/V2O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我和媳妇整顿极品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V2O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