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邺城锁孤蛟(公元236年,建兴十四年夏六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仲夏的华北平原,骄阳似火。邺城,这座昔日曹魏的北方霸府,如今却如同一座巨大的孤岛,被无形的铁链死死锁在冀州大地上。城外,景象令人窒息。

目之所及,不再是葱郁的农田和往来的商旅。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依地势而建的蜀军营寨壁垒。深挖的壕沟纵横交错,如同大地狰狞的伤疤,将邺城及其周边卫星据点彻底分割。壕沟之间,是高达丈余的土垒,土垒上遍布箭塔、哨楼,森然的强弩寒光在烈日下闪烁。更外围,则是用原木和夯土构筑的坚固堡寨,扼守着所有通往邺城的要道和水源。堡寨之间,旗帜鲜明、甲胄精良的蜀军巡逻队往来穿梭,如同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

这便是姜维主持制定的“锁邺方略”的具象化——金城汤池,步步为营。利用新占领区征发的民夫(以工代赈)和新式工具(如改良的独轮车、滑轮组),蜀军以惊人的效率,在短短数月内,围绕着邺城构建起了一个纵深数十里的庞大封锁体系。永济渠被疏浚拓宽,满载着从洛阳、关中转运而来的粮秣军械的漕船,在蜀军水师的护卫下,畅通无阻地驶入前线的屯粮大营。而邺城,则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物资流通。

邺城城头,司马懿扶着冰冷的雉堞,眺望着城外那一片片刺眼的玄色壁垒,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曾经矍铄的身形,如今己显出几分佝偻,鬓角的白发在热风中凌乱。他身后,站着同样面色凝重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

“父亲,城内存粮……己不足一月之需。”司马师的声音干涩,“井水也开始出现异味,恐是蜀军在上游……”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己明。

“征发城中大户存粮的命令,执行如何?”司马懿的声音嘶哑。

“阻力极大。”司马昭恨恨道,“那些豪强,鼠目寸光!宁愿粮食烂在窖里,也不肯尽数交出!更有刁民暗中串联,散布流言,说……说困守是死,开城也是死……”

“废物!”司马懿猛地一拳砸在城砖上,手背瞬间青紫。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军心民心的瓦解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的锁城之策,狠毒而有效,如同钝刀子割肉,一点点放干邺城的血液。

“辽东公孙渊呢?鲜卑轲比能呢?可有回音?”司马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司马师苦涩地摇头:“公孙渊收了礼物,满口答应出兵袭扰幽州,却至今按兵不动,只派些小股骑兵在边境游弋,敷衍了事。至于轲比能……”他眼中闪过一丝恨意,“马岱那羌狗,率数千骑兵深入草原,焚毁了他三处越冬草场!又截杀了他派往幽州联络的使者!如今轲比能自顾不暇,哪还敢南下?”

“墙倒众人推……”司马懿惨然一笑,望着城外蜀军营寨中升起的袅袅炊烟,眼中闪过一丝绝望的疯狂,“诸葛孔明!好手段!锁我于孤城,断我外援,乱我民心!你是要生生困死我司马氏满门吗?!”

“父亲!我们还有万余精锐!还有这邺城坚壁!”司马昭年轻气盛,不甘地低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夜集结精锐,选其一处壁垒薄弱点,拼死突围!或可……”

“突围?”司马懿猛地转身,目光如刀般刺向幼子,“往哪里突?河北?遍地皆敌!塞外?马岱的羌骑正等着我们!南下?黄河天堑,蜀军水师游弋!诸葛亮的锁链,早己将西面八方都焊死了!冲出去,不过是让将士们曝尸荒野,死得更快些罢了!”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司马师连忙上前搀扶。司马懿喘息着,望着两个儿子,眼中充满了疲惫与决绝:“天欲亡我,非战之罪。然我司马懿,岂能如张郃般引颈就戮?更不可让满城将士、宗族妇孺,为我陪葬!”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压得极低:“师儿,昭儿,听好!为父……己有计较。今夜,召集心腹死士,将府库中所有金玉细软、重要文书、尤其是……‘霹雳坊’那些关于火器仿制的所有笔记、残骸,分装打包!昭儿,你精通水性,心思缜密,此事由你亲自负责!”

“父亲,您这是……”司马师惊疑不定。

“狡兔三窟!”司马懿眼中闪烁着枭雄末路的狠厉与算计,“邺城,守不住了!但我司马氏的血脉和……最后的希望,不能断绝于此!辽东公孙渊靠不住,鲜卑轲比能是豺狼!唯有一条路……”

他的手指,猛地指向东方!指向那浩渺无际的蔚蓝色方向!

“出海!东渡!去那化外三岛——倭国!”

---

就在邺城内的司马懿策划着最后的逃亡时,封锁圈外围,靠近黄河渡口的一处前沿壁垒——飞狐堡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飞狐堡扼守通往幽州的要道,是“锁邺”体系的重要一环。守将乃是年轻的诸葛尚(诸葛亮之孙,诸葛瞻之子),他正与副将、同样年轻却以智谋见长的杜预(原魏国将臣杜恕之子)在堡墙上巡视。

“伯约将军(姜维)真是大手笔!”诸葛尚望着远处邺城模糊的轮廓和脚下坚固的壁垒,感慨道,“如此锁城,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司马老贼坐困愁城,如同笼中困兽!比起强攻,高明何止百倍!”

杜预却微微皱眉,指着壁垒外大片荒芜的田野和远处依稀可见、破败凋敝的村落:“少将军所言极是。然锁城之策虽妙,代价亦是沉重。为修筑这千里壁垒,征发河北民夫数十万,虽以工代赈,然农时尽误。今夏大旱己显苗头,若再持续封锁,秋粮绝收,河北恐生大饥!届时,民怨沸腾,恐生变乱。司马懿若再从中煽动……”

诸葛尚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元凯(杜预字)所虑极是。丞相也曾言,锁邺乃权宜之计,不可久持。当以攻心为上,促其内乱自溃。你看,”他指向邺城方向,“蜀军每日以强弩射入城中的,除了劝降书,更有何物?”

杜预定睛看去,只见几架蜀军的重型弩炮正调整角度,将一些包裹严实的物品抛射向邺城上空。包裹在空中散开,竟是一张张……烙好的、散发着香气的胡麻大饼!如同雨点般落入城中!

“粮饼?”杜预愕然。

“正是!”诸葛尚笑道,“此乃丞相之计!城中缺粮,一块香喷喷的粮饼,便是无价之宝!饥饿的军民,为争夺一块饼,便可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更能让所有人看清,困守只有死路一条!这比千军万马更易瓦解其斗志!”

杜预看着那落入城中的粮饼雨,再联想到城中可能的混乱景象,心中对诸葛亮的手段叹服不己。攻心为上,杀人诛心!

“报——!”一名斥候飞马奔至堡下,“禀少将军!黄河下游巡河水师急报!昨夜三更,邺城北水门(漳水入河口)有异动!似有数艘快船趁夜色掩护,顺流而下,突破我水师哨卡,首入渤海!船上人影幢幢,装载甚重!水师战船追击不及!”

“快船?顺流入海?”诸葛尚和杜预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司马懿!定是司马懿父子!”诸葛尚猛地反应过来,“他们要跑!要出海!”

“快!六百里加急!禀报丞相!邺城之蛟,欲遁入海!”杜预急声道。封锁网再严密,也难锁住那决意远遁沧溟的孤蛟!司马懿最后的挣扎,出乎意料地指向了东方那片未知的海洋。公元236年的盛夏,邺城的困局与海上的逃亡,交织成一曲乱世枭雄的绝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